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萬達百貨撤店:首富的轉型決心和商戶的切膚之痛

  • 發佈時間:2015-07-28 14:16: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郭曉偉  責任編輯:金瀟

  船小好掉頭,企業轉型的道理也如出一轍。地産界大佬萬達選擇“去地産化”跑步向輕資産運營模式轉型,但自身蛻變過程中難免引發各個末梢神經的顫抖。

  這兩天,萬達40多家萬達百貨、80多家KTV門店被割掉的消息,讓很多局外人忍不住爬上墻頭窺視這個龐大商業帝國的手術刀如何落下,是快刀亂麻抑或沾血帶肉?

  2010年併入萬達集團大歌星原屬王健林夫人林寧的林氏投資集團;左手到右手,再加上大歌星薄薄的賬本,對王健林而言,基本不算負擔。所以,萬達對大歌星的判決,市面上並無太大異議。

  而萬達百貨撤店,卻關聯著諸多小商鋪的直接利益。據昨日中國青年報報道,撤店潮給福建莆田、湖北荊州、河北廊坊等地萬達百貨的商戶帶來的是“貸款、裝修款、人工費的損失”和“沒有得到任何合理賠償”,一幹商戶的態度基本全是“無法接受事實”。

  “如果雙方不能就提前解除租賃合同達成一致,應當通過司法裁決來解決,萬達方面不得自行動用暴力或採取切斷水電的不正當手段來實現驅離商戶的目的。”荊州萬達百貨的商戶還收到這樣的“友情提示”。

  企業轉型,是為了更好的發展。商戶要求合理解決,也是為了生存,本質上,這都是沒有錯。然而在這種利益的對立中,企業作為重量級更大的一方,是不是該承擔更多的責任?換句話,商戶該不該為企業大刀闊斧的改革付出血淋淋的代價?這些問題都值得細細品味。

  或許,一切問題都沒有最圓滿的結局,但總會有更合理的解決方案。

  萬達轉型步履匆匆

  對於萬達的轉型,董事長王健林總是不遺餘力的去催促、去解讀。

  今年初,萬達正式宣佈要轉型為“輕資産公司”。“作為全球領先的不動産企業,萬達基於對房地産未來發展趨勢的分析,開始全面轉型。”王健林在內部會議上的講話,為萬達的發展定了個調。

  同樣,萬達集團給媒體放出來的風是,按照王健林設計原計劃,也是萬達集團轉型的第一個目標:“2020年集團服務業收入、凈利潤佔比超過65%,房地産銷售收入、凈利潤佔比低於35%。”

  不過,王健林則顯得更為迫切。不久前,在萬達內部半年會議上,王健林説“到2016年,萬達服務業將會首次超過房地産。從嚴格意義上講,明年萬達就不再是房地産企業。”

  王健林規劃的藍圖是:到2018年,萬達服務業收入和凈利潤兩項核心指標要佔集團總體的三分之二以上,萬達集團形成四個支柱産業,萬達商業、文化集團、金融集團和電子商務

  如何瘦身,首當其衝的應該是資金鏈條長、盈利能力差的産業;萬達百貨和大歌星KTV率先倒在了這都巨輪掉頭的前夜。

  今日,媒體曝出消息稱,全國40多家萬達百貨和80多家大歌星KTV將被砍掉,且內部消息稱這是王健林要求“儘快完成的工作”。

  大歌星十年後謝幕

  砍掉大歌手KTV,對萬達來説難度不大。

  2005年,王健林的夫人林寧成立了林氏投資集團。2006年,大歌星開始不斷布點。截至,2008年,大歌星在全國擁有7家分店。

  2010年,大歌星“認祖歸宗”,投入萬達集團懷中。2010年6月,北京大歌星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歸屬萬達集團,註冊資金1億。

  轉化身份後,大歌星開始以更快的速度“唱響全國”。據不完全統計,大歌星在全國各大城市約有90家門店;原計劃到去年年底,總數達到105家。

  不過,在去年9月份大歌星閉店13家後,萬達這一板塊的去向也成了市場的焦點。這次關閉80家KTV的消息,也算是萬達方面做出的一個回應。

  另外,據媒體報道,上海、武漢、濟南、溫州、泉州等地的大歌星KTV已于7月7日宣佈暫停營業,其他城市的門店也正在進行結業相關工作。

  為何大歌星“唱”不下去了呢?業內仍是猜測紛紛。有觀點認為,大歌星不賺錢。“萬達的高標準,導致運營成本過高。發展速度過快,專業化程度不夠,都是大歌星關門的原因。”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大歌星退休理所當然。“説白了,在萬達的發展過程中,大歌星已經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

  不論如何,由於血緣關係的存在,萬達在處理大歌星過程中,都不會遇到太棘手的問題。

  萬達百貨商戶的眼淚

  但是,這項王健林要求“儘快完成的工作”,還是遇到了些許“意外”。

  在中國青年報的報道中提到,相關商戶成了萬達百貨撤店的“犧牲品”。

  面對萬達百貨發來的業態調整通知書,福建莆田萬達百貨的商戶孫娜不知該如何接受。據她估算,調整會導致她損失25萬元貨款、10萬元裝修費、每月7000元人工費用中的絕大部分。

  與孫娜的情況類似,莆田萬達百貨的40多家個體商戶均在合同未到期時被要求撤櫃。他們要求萬達百貨賠償自己的裝修費用、品牌加盟保證金、撤櫃搬運費等費用,但雙方簽訂的合同中,並沒有關於萬達百貨違約的賠償規定。

  中國青年報報道中還提到:《萬達百貨聯營合同》關於萬達百貨違約的條款也只有一款——“甲方如需要單方面修改、解除合同文本的,需要提前一個月告知乙方,雙方協商解決”。

  同樣,湖北荊州萬達百貨商戶林芳也沒有拿到相應的補償。林芳表示,她為下兩季的服裝支付了6萬元的訂金。突然撤櫃會遭受22萬元的損失,然而萬達百貨僅僅同意給其免除7月份1000多元的物業費用。

  因為對萬達百貨的處理方式不滿意,林芳和20多個商戶已經在荊州萬達廣場門口等待了2天,希望萬達百貨能夠給個説法。

  針對萬達百貨拒絕賠償的問題,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斌表示,萬達單方解除租賃合同,須有合法依據。

  而北京市合川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提醒荊州萬達百貨的商戶:“如果雙方不能就提前解除租賃合同達成一致,應當通過司法裁決來解決,萬達方面不得自行動用暴力或採取切斷水電的不正當手段來實現驅離商戶的目的。”

  相比合同的契約精神,荊州萬達百貨商戶收到的提醒顯得“底氣十足”;所謂的不正當手段,也著實有些令人不寒而慄。

  換個角度,如果轉型成功了,卻失掉了用戶的口碑和信譽,孰輕孰重?現在看來,二者似乎並不成為制衡天平的對等砝碼。那麼,以後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