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窩窩團赴美上市 大眾點評、美團等按兵不動

  • 發佈時間:2015-05-20 08:00: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瀟

  北京時間5月14日,本地生活服務電商窩窩(原名“窩窩團”)發佈了2014年財報,這是其今年4月8日赴美上市後的首份財報。該財報顯示,由於平臺級産品在去年三季度進行了重大升級,第四季度凈收入總額為940萬美元,同比增長9.4%。平臺使用費凈收入為480萬美元,同比增長46.4%。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78.6%上漲至83.9%。然而這份財報似乎沒有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窩窩在美國東部時間5月18日收盤價為8.25美元,與其發行價10美元相比,已下跌17.5%。

  窩窩是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國團購網站,而佔有行業較大市場份額的大眾點評、美團、百度糯米仍無動作。

  從窩窩上市,能看出什麼?去團購化瞄向市場更大的O2O(線上到線下)前途如何?5年來,團購為何從“資本寵兒”變為“投資毒藥”?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士。

  “全國比較有競爭力的團購網站不出5家”

  團購鼻祖Groupon2008年在美國正式上線,我國2009年底開始出現團購網站。“2010年團購網站迎來爆髮式增長。”易觀國際分析師劉旭巍介紹,美團、糯米、拉手、窩窩團都是在2010年上線。

  回想當年,“團粉”小曹曾經為了某個團購跑過大半個北京城。不過,在團購網站野蠻增長時期,最瘋狂的不是消費者,而是背後的投資者。據易觀國際數據統計,2010年底至2011年上半年團購行業企業從2612家增長至5300家,幾乎以平均每天10家的速度快速增長著。“團購網站進入門檻比較低,很多創業者紛紛加入,市場規模野蠻增長。”劉旭巍説。

  但隨著2011年至2013年負面新聞頻現,團購網站交易量下滑,用戶活躍度下降,網站裁員關站、IPO折戟、資本斷糧……雖然也有手機端團購爆發的利好變化,但無法挽回團購網站從“資本寵兒”變成“投資毒藥”的趨勢。

  易觀國際統計,經過盤整期後,截至2014年6月,團購網站已經銳減至176家,存活率低至3.5%。並且,有研究機構認為,2014—2017年,團購市場競爭呈現進一步加劇趨勢。“目前,行業內除了一些地域性團購網站外,全國看來比較活躍的團購網站也就十幾家,比較有競爭力的團購網站不出5家。”一家大型團購網站從業人員透露。

  “資本寵兒”為何被冷落

  搞個團購商家就爆滿,消費者就排隊?2010年時團購的火爆現象現在已經很難看到了。

  對此,劉旭巍分析,從資本角度而言,“團購網站同質化競爭嚴重,靠燒錢打廣告奪流量,一旦融資鏈斷裂便難逃失敗的命運。團購行業是網際網路泡沫的典型行業,團購雖然有其盈利模式,能夠通過從線上向線下引流用戶,但是資本過度追逐就是噩夢。”

  另一方面,對於消費者來説,雖然網路團購最初的低廉價格和便捷服務讓人追捧,但由於行業魚龍混雜,一些網站的不規範做法使用戶體驗大打折扣,損害了行業信譽。而且,隨著團購市場逐漸成熟,團購網站給出的折扣幅度也開始減少,消費者從最初的狂熱變得越來越理性。“現在很少刷團購網站了,吃飯的時候才會順便用手機查一下有沒有團購。”小曹説。

  此外,窩窩的上市情況,也折射了當前大家對團購的判斷。

  窩窩發行價10美元,融資4000萬美元,而很多創業公司在C輪、D輪融資時就能拿到這一量級的融資數額。截至5月18日收盤,窩窩股價8.25美元,也未受到市場熱捧。目前國內團購市場份額前三名被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佔據,其背後分別是阿裏、騰訊和百度三巨頭的身影。雖然搶在優秀小夥伴之前上市,窩窩能否突破巨頭重圍,還是懸念重重。

  團購網站集體“去團購化”

  如今,窩窩正在努力地去團購化,2012年起轉型商城模式,2014年又推出“網店通”,目前,團購只佔窩窩營收的一成左右。

  團購雖然不那麼火了,但是服務業的市場仍然大得讓人激動。“吃喝玩樂是一個巨大的産業,現在餐飲市場大概有3萬億元,酒店市場有3000億元,電影市場300億元,總體大盤是非常大的,整個吃喝玩樂的市場裏面被網際網路影響的2%、3%只是很小的比例,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美團首席執行官王興認為。在他看來,未來10年電子商務比拼的將主要是服務。

  説到服務業,在“網際網路+”的時代,整個團購行業的目光都在瞄向市場前景更大的O2O。

  王興認為2015年將是真正的O2O大決戰之年。美團已從團購入手,深入滲透進入酒店、電影、外賣等垂直領域,致力於打造連接人與服務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線上外賣、酒店分銷,甚至涉足婚慶……大眾點評、糯米也都在佈局各自的本地生活服務。

  業內人士分析,面對當前同質化嚴重的團購行業,只有差異化競爭,深耕産品,提升服務,抓住消費者才能抓住投資者。要借網際網路的“風口”起飛,最終還是需要自己會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