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商業案例 > 正文

字號:  

點餐類APP獲資本追捧 傳統高端餐飲"鋼镚都沒了"

  • 發佈時間:2015-04-02 07:4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李媛  責任編輯:時習

  一方面是傳統餐飲慘澹衰落。俏江南上市失敗易主,全聚德營收第三年下降,湘鄂情自賣商標……

  一方面是點餐類APP不斷獲得鉅額融資。餓了麼獲得3.5億美元E輪融資,美團網完成新一輪7億美元融資。雷軍投資了“我有外賣”,阿裏“淘點點”、百度外賣這些巨頭也擠了進來。

  低迷的餐飲業中仍存在大量的財富機會,只是“吃”的方式方法因網際網路的介入而有所改變。

  在手機上點個外賣吧

  不久前一條新聞引發了大眾關注:俏江南創始人張蘭資産被凍結,被闊少譏諷“鋼镚都沒了”。

  張蘭之所以“鋼镚都沒了”,究其根本原因,是高端餐飲業乃至傳統餐飲業的不景氣。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非餐飲業人士做的點餐APP們,如今做得風生水起。

  現在,隨便在朋友圈吆喝一聲“誰常在APP上點外賣”,立馬有人舉手。

  小王是死宅+外賣控,從不做飯,一天三頓飯都靠外賣養活;小姜是上班族,每週有兩三天變著花樣叫餐,在辦公室裏一邊看看視頻一邊就吃午飯;小李是學生,常常因為醉心於遊戲錯過食堂飯點兒,餓了就打開手機APP點外賣,然後繼續打遊戲。

  一夜之間,點餐類APP就戳中了用戶痛點。

  2014年,點餐類APP進入“大年”。餓了麼、美團等企業冒尖露頭。巨頭緊隨其後,百度外賣、阿裏淘點點相繼入場。

  點餐APP以及外賣網站,被看成是繼打車軟體後,又一個流量搶奪的中心,資本也兇猛地砸進來。2014年,“到家美食會”宣佈獲得5000萬美元融資,“零號線”公佈融資3000萬美元,雷軍投資了“我有外賣”,“生活半徑”融資5000萬元後,正秘密啟動第二輪融資。

  這其中,兩個85後年輕人創立的“餓了麼”是出發最早的外賣網站。

  6年前,張旭豪和康嘉在上海交大的宿舍裏打遊戲,因為餓了要吃飯,萌生了做外賣的念頭。6年後,2015年1月28日,餓了麼正式宣佈獲得3.5億美元E輪融資,由中信産業基金領投,騰訊、京東、大眾點評、紅杉四家跟投。

  同一年,餓了麼狂飆突進,從年初20個城市拓展到年底的250個,相當於每兩天拿下一個城,人員從200人擴充到4000人。

  康嘉預計,外賣網站真正的高潮會在2015年到來,因此餓了麼剛剛成立自配送部門,要從快餐向中高端餐飲覆蓋,推動未來所有餐廳都將提供外賣。

  團購成為“墊場戲”

  在這場熱潮中,餓了麼只是其中冒尖的一個。它的對手都很強大。最為近身肉搏的,是美團。

  美團在2013年切入外賣市場,有消息稱美團“3年要砸進去10個億”。

  切入外賣之前,美團主要做團購,是前幾年“千團大戰”的倖存者之一。

  至於為什麼切入外賣?美團外賣業務負責人王慧文説過,在餐飲行業裏,團購解決了“省”的需求,外賣要解決“懶”的需求。

  前幾年,團購曾是第一種改變餐飲業的網際網路形式。打折、低價為食客們追捧。團購還解決了傳統餐飲的展示問題,犄角旮旯的館子可以不用怕巷子深。因為食客的評價,餐館有了排名,這對於一提到吃什麼就發愁的人而言,是一種福利。

  更早以前的2009年前後,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和康嘉剛開始摸索創業,當時的餐飲業既沒有經過團購洗禮,也沒有經過外賣洗禮。“餐館和網際網路幾乎是絕緣的,很多餐廳都不上網,跟他們講我們做的事情也講不清楚,那時候每家餐廳我們都要跑二三十趟,跟老闆死磨。”康嘉説。

  經過前一波團購的鋪墊,而今外賣又在弄潮,網際網路對餐飲業的影響也深入骨髓。

  一方面網際網路給餐廳帶來顧客,另一方面,網際網路化的軟硬體系統,幫助餐廳提升效率。更重要的是,中國人在“吃”上有了一些新習慣。一些人漸漸養成訂外賣的習慣,商家也有了送外賣的意識,從餐品組合到包裝配送,環節逐步完善。

  而且,在網際網路與餐飲業的結合中,網際網路始終未越過餐飲製作這一雷池,這為雙方合作排除了基本障礙。

  傳統餐飲老闆被收編

  老高是餓了麼當年起步打天下時,搞定的第一個餐廳老闆。張旭豪和康嘉陪他一起游泳、吃飯,軟磨硬泡拿下了這個客戶。合作半年多,老高就賺到了錢。過了一年多,老高轉讓了店舖,全職加入餓了麼。

  康嘉説,能明顯感覺到傳統餐飲對網際網路態度的轉變,“一些國際連鎖餐飲,2014年前根本不理會我們,創始人過去也不見,2014年下半年,他們主動找到府來了。”

  傳統餐飲行業從業者的思想發生了改變。肯德基、漢堡王、海底撈、阿杜打邊爐等連鎖餐飲也推出或加強了網上訂餐外送服務。它們或入駐第三方訂餐平臺,或用微網志、微信平臺互動直銷,或自建品牌網站以及手機APP。

  2014年,全國餐飲業營業總額28760億,增長9.7%,比2013年的歷史最低增速9%有所回升。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説,這其中餐飲企業使用網際網路的增速,超過企業營業收入的增速,網際網路功不可沒。

  對於網際網路與傳統餐飲的關係,眉州東坡董事長王剛不久前在一個論壇上説,網際網路是一種能服務於餐飲業的可續生産力。站在網際網路企業的角度,叫網際網路餐飲業,站在餐飲業角度,叫餐飲業網際網路。

  “總的一句話,只要不與時俱進就叫傳統,與時俱進就叫當代,而每個行業都應該做當代的行業,餐飲業都應該擁抱網際網路,這是必修課,要不然你就很危險。”王剛説。

  ■ 另一面

  傳統餐飲反思:團購沒得玩

  在與網際網路碰撞磨合中,傳統餐飲漸漸有了一些思路,懂得運用網際網路,也懂得如何不迷信網際網路。

  向大眾餐飲轉型

  “八項規定”出臺後,高端餐飲遇冷,與此同時,團購、外賣、包括雕爺牛腩、黃太極煎餅等網際網路形式迅速積累了口碑效應。見狀,高端餐飲也就不再端著,轉向大眾。

  凈雅原本定位高端餐飲,2013年起開始全面佈局火鍋、團膳、快餐等大眾品牌,稱未來三年內,大眾餐飲在集團的收入佔比將提高到70%-80%的份額,徹底改變高端餐飲佔比90%的現狀。

  俏江南也已經在嘗試,目前已經可以在餓了麼等訂餐網站上訂到俏江南的外賣。

  轉向大眾餐飲的同時,這些餐廳共同的選擇是重視網際網路行銷。像線上支付、預訂、點餐等環境設計,俏江南、金百萬、眉州東坡、小南國等中高檔餐企都在嘗試。在這方面技藝嫺熟的海底撈式行銷、粉絲經營、口碑傳播也為他們所借鑒。

  團購帶來的是傷害

  瞄準大眾市場,但並不意味著一定要降價賠錢。商家對網際網路玩法也有了一定底線。

  俏江南高級市場總監趙錫剛去年7月在一次沙龍上表示,團購給傳統商家的傷害太深,目前整個俏江南集團團購比率控制在6%以下,這一水準是歷史最低點。

  山東老家董事長尹江波不久前在談到“團購”話題時説,對餐飲企業來説,再搞團購,絕對是“自殺行為”。

  業界的共識是,大流量的團購平臺確實可以通過低價為傳統商家帶來大量用戶,但因價格低廉而來的用戶最終很難轉換為二次到店客流。這造成了很多餐館“不用團購沒客流,用了團購沒錢賺”的尷尬。

  尹江波説,中國餐飲行業已進入微利時代,人工、材料等各種成本不斷上升,利潤空間越來越小。用利潤換流量的團購方式,已經無法為企業帶來穩定流量等實際效益,而是成為了商家純粹的讓利。70%顧客到店消費後才購買團購券的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餐飲行業行銷需要新思維。

  ■ 再延伸

  餐飲外賣現在“有點亂”

  網際網路餐飲出現後,新的食品安全問題出現了。

  去年,有浙江媒體曝光餓了麼、美團外賣、淘點點等違規操作,幽靈餐廳和無證無照的黑作坊滲透訂餐網站。2014年12月,杭州市工商局對網際網路“黑外賣”事件做出處罰決定:“美團外賣”罰款2.8萬元,對“餓了麼”網站立案調查,同時責令“淘點點”網站整改。

  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馮恩援曾表示,在新業態方面,當前餐飲業的外送服務很活躍,但在外送服務業中,食品從生産、加工到進入消費群體,中間環節的監管,包括運輸方式、檢測標準、時間限制等這些規範化的嘗試,都值得關注和研究。

  馮恩援對新京報記者説,當前的難題是:作為餐飲服務商,外送網站需不需要領取餐飲業服務許可證?外送專業技術上,什麼溫度,該用什麼樣的包裝,配送過程中食品是否變質,這些都沒有服務規範;而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消費者是找配送方還是找餐廳方,責任界定也很難。記者

  點餐APP融資情況

  2014年5月,大眾點評網向點菜平臺“大嘴巴”注資5000萬。

  2014年5月,大眾點評網8000萬美元入股外賣訂餐網站“餓了麼”。

  2014年9月,外賣平臺“到家美食會”宣佈完成5000萬美元的D輪融資。

  2014年9月,易淘食宣佈獲B輪2000萬美元融資,領投方為新希望産業基金。

  2015年1月,美團確認最新一輪融資,數額為7億美元。

  2015年1月,餓了麼宣佈獲得3.5億美元E輪融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