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去年中國汽車投訴量增三成 自主品牌投訴多

  • 發佈時間:2016-03-09 07:53:37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鐘源  責任編輯:吳起龍

  汽車或將再次成為消費維權月的關注焦點。中國消費者協會8日在京發佈《2015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汽車産品投訴統計分析》,去年全國消費者協會投訴與諮詢資訊系統共錄入受理汽車産品(含零部件)投訴18863件,同比增長31.18%。其中,産品品質、合同爭議和售後服務投訴佔投訴總量的70%以上。就具體品牌來看,上汽通用、一汽大眾、長安福特位居投訴榜的“前三甲”。

  數據顯示,2015年,自主品牌汽車的投訴量為2739件,佔全年投訴總量的14.52%,排名第一;德係品牌汽車投訴2612件,佔全年投訴總量的13.85%,排名第二;美係品牌汽車投訴2409件,佔全年投訴總量的12.77%,排名第三。統計報告還對具體汽車品牌的投訴量逐一進行了披露,上汽通用、一汽大眾、長安福特、上海大眾、北京現代、東風日産、寶馬汽車、東風悅達起亞等品牌投訴量靠前。

  在當日的新聞發佈會上,中消協的統計報告顯示,汽車投訴呈六大熱點、難點:一是車輛合格證抵押問題成為行業潛規則;二是汽車消費領域出現“三倍賠償”成功案例;三是同一品質問題屢修不好困擾消費者;四是“三包”期內免費項目收費維修;五是簽訂購車合同後經營者不履約;六是車輛自燃索賠難,消費者維權證據至關重要。

  以車輛合格證抵押出問題為例,近年來消費者購車付款後不能按時取得車輛合格證的問題經常發生,且有增加的趨勢,中消協及各地消協組織也不斷收到此類投訴。抵押貸款問題已經成為汽車領域的維權熱點,此類投訴涉及範圍廣、受眾多,極大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車輛合格證是機動車生産企業開具的證明車輛合格的法定文件。消費者購車後沒有車輛合格證就不能上牌照、不能合法上路。“車輛合格證本來不具有財産屬性及權利內容,但在現實中,市場普遍存在以車輛合格證抵押貸款的融資模式。”業內人士表示。他坦言,如果汽車經銷商因挪用消費者購車款而不能贖回合格證並交付消費者,消費者正常上牌照等權利就無法實現。

  對此,中消協律師團成員王惠娟表示,生産廠家應盡到管控義務,保證消費者在購買車輛的時候獲得合格證。而生産企業直接參與的行為肯定是錯誤的,它直接侵犯了消費者的權益。至於生産企業對於經銷商是不是從物權法上具有約束義務,王惠娟認為,生産企業對經銷商具有管控義務,應當保證經銷商在銷售汽車的時候,向消費者交付合格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