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男子銀行卡40分鐘內被多地盜刷13次

  • 發佈時間:2016-03-08 16:34:58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3月3日下午,李先生在短短40分鐘內連續接到了十幾條短信,短信中顯示,他在某銀行的信用卡有十三筆付款記錄,其中九筆已經交易成功。李先生嚇了一跳,因為信用卡一直在自己手上並沒有進行任何消費。他趕緊打電話給信用卡中心把卡凍結,但無奈為時已晚,卡內60000元的透支額度已經被刷光。

  更詭異的是,根據事後李先生從信用卡中心拿到的消費明細,這十三筆消費分別是在廣東省天河區曉聯超市、太平洋酒水超市以及黑龍江哈爾濱市力歐檯球射箭超市三個地方被刷。短短40分鐘怎麼可能在這些地點完成付費?李先生細想都覺得哭笑不得。辦案民警告訴他,這很有可能是犯罪分子拿著移動POS機完成的盜刷。

  李先生説,平時自己也很注意保護信用卡,本身卡裏也沒設置密碼,不存在自己把密碼洩露的問題。為什麼會被人盜刷呢?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信用卡被盜刷的兩天前,李先生開通了apple pay,並通過美團團購在中信廣場某自助餐餐廳完成了一次線上快捷支付。但這是否與本次盜刷有關,依然有待相關部門調查。

  是不是只要不設置密碼、不開通網銀、apple pay等新支付方式,就不存在被盜刷的情況呢?如果這樣想就錯了。今年1月份,一名退休老人的工資卡就曾經被盜刷11萬元,但老人家事前並沒有開通網銀,甚至連手機銀行短信提醒都沒有開通。

  有銀行人士坦言,很多市民外出吃飯、旅遊住酒店時,消費往往都是刷卡,但其實裏面風險很大。因為現在一些專業的犯罪團夥研製出一種刷卡工具,只要一刷就能把銀行卡資訊複製,從而造出一張克隆卡,把用戶銀行卡裏的錢刷走。這些犯罪團夥會安排手下去各大酒店、娛樂場所應聘,在用戶埋單結賬時,趁他們不注意偷偷把卡進行複製。此外,現在很多小區會引入一些賣柴米油鹽等雜貨的臨時攤檔,價錢往往要比市面便宜,但前提條件是只能刷卡不能付現,但暗地裏可能會偷偷竊取用戶銀行卡資訊。(記者何偉傑報道)

  專家

  支招

  網路專家提醒廣大用戶,在選擇支付産品與服務時要兼顧便捷性與安全性——

  ●在支付過程中如果涉及賬戶資金安全的重要資訊如短信動態驗證碼等務必妥善保管

  ●千萬不要輕信“低價”網站以及郵件、短信、聊天工具等發來的連結

  ●時刻注意保護手機等移動終端設備的安全

  ●用戶所使用的各種應用也在隨時隨地讀取用戶資訊,盡可能避免用戶資訊洩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