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暨第八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6月14日在京舉辦。中國食品安全論壇為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題活動之一,邀請有關部門負責人及嘉賓圍繞宣傳周主題演講,並有多個分論壇活動。圖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政策資訊研究室主任李祥洲。
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政策資訊研究室主任李祥洲在今日舉行的第八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指出,通過對食品安全問題的報道輿論分析發現,其中將近一半是謠言、傳言,有些屬於消費認知問題,有些屬於企業之間,包括國外企業之間的不正當競爭,從而製造出來的問題。
“但這些情況都反映出公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擔憂,即使是在採取了很多措施後,這種擔憂沒有與日遞減,而是出現反覆炒作、週期性炒作,引起很多恐慌。”李祥洲強調, 目前有些問題確實存在,但是沒有想像中那麼嚴重,要實現食品安全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需要所有人參與進來,形成利益共同體。
以下是發言全文: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好!我是昨天下午臨時接到通知,代表農業部來參加今天的座談會,很遺憾剛才説的風險交流和檢測方面,我沒有這方面的準備,但是我跟大家彙報的是什麼呢,我這幾年主要是做資訊方面的研究,而且近幾年以來主要關注的農産品品質安全、網路輿情的監測、分析與應對工作。我簡單介紹一下。
近年來大家也注意到,每天不同的媒體,尤其是網路媒體都有關於食品安全新的品質安全問題的報道,媒體這幾年評論曝光的一些問題,主要是兒童奶、瘦肉精、多寶魚的問題、催生雞、毒羊肉等等,甚至有的在超市買的小白菜安全資訊,這些問題有的是屬於食品安全隱患方面的問題,有些是科學爭議和標準差異的問題,標準學識的問題,因為我們有些標準和國際上的標識還沒有完全接軌,實際上更多我們是通過輿論分析發現,將近一半甚至是謠言、傳言,還有些是屬於消費認知的問題。當然還有一些是企業之間,包括國外一些企業,為了相互之間的不正當競爭,為了獲取利益製造出來的問題。
不管説出哪種情況,反映了我們公眾對食品安全問題的一些擔憂,缺乏安全感。而對這種安全感的缺乏這幾年來説,我們也採取了很多辦法、很多措施,包括剛才杜司長、羅院長、楊總監講的採取了很多方法和路徑,但是現在的擔憂並沒有與日遞減,反而好多東西反覆的炒作、週期性炒作,引起很多恐慌,有些媒體也喜歡這麼做。我們目前,有些東西確實存在,但是沒有想像的那麼嚴重。去年有一個數字,我們公佈的數字,不管是農産品合格率96%、97%,尤其是去年到今年連續97%以上,實際上日本的專家統計的數據,在日本檢測的境外的産品,中國農産品安全檢測不合格率是0.21%,而日本本國不合格率0.3%,美國的不合格率是0.81%,我們的不合格率遠遠低於美國,我們不合格率才0.21%,就是從我們國家進口到日本,或者是從美國進入到日本,和日本本國産的,反過來説我們的合格率還是比較高的。
尤其我們國家的消費者更多喜歡生鮮農産品,覺得越鮮活越新鮮的農産品越受歡迎,並且我們做一個統計,我國居民一天至少吃40萬噸糧食、10萬噸肉、50多萬噸蔬菜,20多萬噸的水果和其他的食物,加起來是非常大的。不管是檢測,還是我們的監管,應該説每天把這些東西都及時地檢測出來,有時候有很大的難度。尤其是今天早上上市的,沒檢測出來已經被消費掉了。包括我們現在也多次提倡,“兩學一做”裏面,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裏面説的,呼吸新鮮的空氣、吃放心的食品也是居民的要求,也是小康社會的基礎,也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但是確保農産品品質安全,包括我們監管部門和有關方面的專家最基本的職責,責無旁貸。
通過我們的輿情監測和分析來看,我們要在風險監測上加強,應該提高風險認知。我們風險交流的對象不僅僅是消費者,不僅僅是一般普通的公眾,還包括我們的管理部門,尤其是基層管理部門,還有一些生産經營者,還有普通的媒體和網民,更大的群體是消費者。我們要通過剛才羅老師講的,通過一些路徑、一定的方法、一定的措施制定法律法規認真的宣傳下去,把科學生産、科學消費的知識普及下去。有些人甚至認為西瓜是長在樹上的,這是很好笑的事,他們認為這麼大的東西怎麼會長在地上,有時候城市和農村越來越遠了,不知道農産品是怎麼産生的,一些食品是怎麼産生的也不知道,所以就想當然的去推測,我們盡可能用簡潔的方式把這些宣傳下去,讓生産者、管理者充分認識食品安全是食品的風險,同時讓媒體報道以及報道人員也要知道,有一種造謠、傳謠的風險,同時讓消費者認識食品安全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也知道哪些風險是可控的,那些風險是不可避免的。同時還有哪個級別的風險有危害的可能性,哪些不足以引起危害。有些存在危險的可能也不見得産生傷害,甚至現在有些媒體報道,什麼毒藥多少倍,致畸致癌,但是有那種風險不見得會致癌,造成傷害,這種東西我們要讓公眾認識到,加強風險交流,不能讓公眾動不動杯弓蛇影。同時我以前也提到,我們要讓公眾知道,食品安全是相對的,就沒有絕對的安全,食品安全要有一定的方法和一定的途徑和大家進行充分的交流。
同時,剛才羅教授也提到,要注意食品安全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要大家都參與進來,形成利益共同體。因為安全問題不是某一個監管部門問題,不是消費者個人的問題,經營管理者他們有利益方面的驅動,這些是利益驅動性的安全隱患我們應該打擊,但是有些自己明知道不安全的東西消費的時候怎麼科學消費的問題。比如説四季豆明明要炒九成熟才能吃,你炒到四成熟就吃,那肯定有問題。所以有些消費資訊和消費習慣的問題,我們的輿情分析説明我們了風險交流是很必要、很重要的。
(責任編輯:金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