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中檔酒店拉動復蘇 酒店業走出寒冬開始回暖

  • 發佈時間:2015-04-02 16:16:00  來源:羊城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時習

  受八項規定打擊奢侈浪費風的影響,中國酒店業經歷“寒冬”已有兩年光景,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這種境況正在悄然改變,酒店業已經開始回暖。在日前于廣州召開的第十五屆中國飯店全球論壇上,來自全球最大的酒店數據專業研究機構STR Global發佈《2014年全球與中國飯店業經營業績對比分析報告及2015年預測》(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酒店業已開始出現供少於求現象,不少城市酒店入住率出現增長,中國酒店業開始回暖。麗楓酒店戰略合作副總裁蘇雷認為,這是得益於國內中檔酒店市場快速增長的帶動。

  中檔酒店需求被激發

  廣州酒店業仍在下行?

  根據《報告》,2014年國內中高端酒店出現回暖。STR Global的相關負責人張晉燁表示,從2011年至2015年酒店市場需求和供給數據來看,從2011年開始酒店需求增長量持續下降,至2013年需求量增速已低於供給量增速,在5%以下,一直持續至2014年初。2014年後,需求增長開始加速,並重新超過了供給增幅。

  “可以説,中國酒店業開始回暖。”張晉燁表示,隨著新增供給放緩,2015-2016年中國酒店市場很是樂觀。

  而在麗楓酒店戰略合作副總裁蘇雷看來,中國酒店業供求關係的改善很大一部分得益於中檔酒店市場快速擴張成長,這一階段消費者需求的延伸。“連鎖中檔酒店經過一年多的運作,市場需求已經被激發,”蘇雷表示,“這一需求來自於傳統三四星酒店、經濟型酒店和豪華酒店的客戶群需求轉化。”在國外此類酒店佔比約在50%,而中國這塊佔比僅2%,空間巨大。

  STR提供的數據也印證了蘇雷的説法。2014年多個城市的中檔偏上和中檔酒店市場,每間可銷售客房收入出現增長,其中,廣州增長0.9%、上海增長8.8%,杭州增長9.2%,西安增長6.6%,蘇州增長4.8%天津增長4.7%,瀋陽增長2.2%,而三亞和重慶則出現雙位數增長,分別是11.9%和11.5%。

  蘇雷也透露,許多一向“高傲”,只和國際酒店品牌合作的房地産項目近來也向國內中檔酒店拋來橄欖枝。“一來我們更了解市場,二來我們費用更低。”

  廣州酒店業仍在下行?

  酒店業是否已經擺脫困境?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趙煥炎卻並不像STR那麼樂觀,在他看來,這種復蘇並非全局性,而是結構性的。他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2014年中國酒店依然總體上供大於求,總體上仍在探底中。上升通道、下降通道取決於各地不一的供求關係,部分城市已經觸底反彈,個別城市有回暖的徵兆。”趙煥炎預計,2015年回暖城市有所增加,但是總體上依然供大於求。

  針對北上廣三地酒店業復蘇情況,趙煥炎給出另外一組數據。北京2015年1至2月已經回暖,從1星到5星酒店平均房價、平均出租率、每間可供房收入均同比上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總部設在北京的最新消息更為北京酒店業的繁榮打開了想像空間。”趙煥炎表示。

  而上海2011年二季度以來的連續10個季度同比下降的嚴峻局面從2013年四季度開始逆轉為上升,2013年四季度至2015年1月已經連續16個月同比上升。

  反倒是廣州三星級及以上酒店在2014年四季度表現欠佳,在平均房價、出租率、每間可供房收入上均同比下降。

  趙煥炎表示,廣州酒店業的經營指標2010年至2014年基本處於下降通道。以五星級酒店為例,廣州五星級酒店四季度的平均房價2010年、2011年在1000元以上,2013年、2014年下降到在900元以下;平均出租率2010年至2014年維持在65.52%至70.81%之間;每間可供房收入2010年、2011年在700元以上,2012年起下降到600元左右。

  趙煥炎認為,廣州旅遊的綜合競爭力僅次於北京和上海,居全國旅遊城市第三,已成為廣州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但是廣州接近香港,香港口岸可24小時通關,容易造成客源流失。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