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市場觀察 > 正文

字號:  

搭建平臺賣“出廠莞貨” 本土電商巨無霸下爭食

  • 發佈時間:2015-04-01 06:32:2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時習

  製造業轉型升級,自建電商平臺永遠是一塊“難啃的骨頭”,但前仆後繼者眾多。日前,以“出廠莞貨”、“運營全包”為賣點的B2C“莞式服務商城”浮出水面,目前已吸引步步高等百餘家莞企入駐。其負責人稱將投資億元打造另一個“京東”,業務範圍不僅瞄準國內市場,歐美等國外市場也將是進攻目標。

  其實,東莞以往並不乏此類以東莞製造為賣點的綜合性平臺,但大多前景不明,而看似活得不錯的生鮮類“小而美”網站其實面臨的壓力也不小。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在“平臺為王”時代,現有淘寶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的盈利空間有限,龐大的“東莞製造”目前正好缺乏強有力的統一“出口”,新興電商平臺若經營得當,未必不能在這類巨無霸下成功突圍。

  化解莞企“短板”的另類電商平臺

  3月底的一個下午,東城中雲智慧城市産業園內,來自茶山創未電器公司的駱先生一邊忙著介紹新品微波爐的功能,一邊向眾人遞上烤好的雞翅期待品嘗。這並不是普通的産品售賣,而是“廠商互動 跨界互聯”為主題的莞企廠商資源對接會。此次活動,也被業內稱之為2015年東莞的首場千人電商峰會。

  除了駱先生外,此次對接會吸引了200余家東莞製造企業參與。主辦方廣東中雲資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稱,此次“廠商資源對接會”是2015年首次將東莞本土製造企業與電商平臺進行對接的一次大型活動,也是其旗下“莞式服務商城”舉行的一場推介會。

  莞式電商平臺總經理王志勤認為,東莞製造業聞名於世,但目前不少傳統東莞企業面臨轉型困惑,如何將莞貨銷往全國乃至全世界,是各界探索的課題。而此次打造的“莞式服務商城”,將與東莞優秀本土工廠合作,打造一家只提供“出廠貨”的B2C全國乃至國際性購物網站。

  據其描述,該電商平臺是東城政府大力扶持的電商平臺,與現有的平臺不同,其充當的不只是平臺租賃商的角色,主要擔當運營商的角色。“通俗的講,東莞傳統製造企業只要提供産品給我們,其他的事情全部交給我們就行。”按照王志勤的解釋,運營、售後服務等讓傳統製造企業“頭疼”的電商難題全由該平臺“一手包辦”,從根本上化解企業不懂電商的“短板”。

  該平臺CEO劉勝稱,雖然現在網站還處於測試階段,但目前已經有100多家知名莞企入駐。為有良好的售後體驗,該電商平臺將會在廣東、北京、上海、武漢、濟南建立運營與倉儲中心,再在東莞建一個大規模自動化B2C電商倉庫,在廣東省推出“準點達”,並在全國推出“貨到付款”政策。

  “前期進駐網站都是免費服務,目前以國內消費市場為主,但也將瞄準海外消費者,目前正在佈局這一市場。”劉勝透露,這一平臺預計6月份正式上線運營。記者登錄目前還處於測試階段的“莞式服務商城”(www.0769fuwu.com)網站發現,該網站産品以服裝、箱包、特色食品、數位電子、家居類産品為主,其中不乏步步高旗下VIVO手機、衣訊、領亞電子等知名莞企的産品。

  不可忽視的本土B2C平臺困局

  目前國內電商平臺如京東、淘寶等全國性電商獨領風騷,消費者粘性極強,想要在這類“巨無霸”下爭食,難度可想而知。

  事實上,這一立足東莞面向全國乃至全球的莞貨綜合性平臺,近幾年來東莞出現過數十家,包括東莞國際商貿平臺、東郵網等多家綜合性莞貨網站。然而時至今日,這類東莞製造為主打的區域性龍頭綜合電商平臺似乎仍然缺位。

  東莞郵政曾打造了東郵網,但後來也在天貓上開了旗艦店。東莞有大型連鎖零售商曾經自建了網站,最終以失敗告終。到目前,雖然也有企業打造自己的購物平臺,但大多數停留在“培育”階段。

  “做電商平臺就是燒錢,前幾年京東名氣就非常大了,但當時卻還在虧損階段。”東莞一企業高管呂先生透露,目前公司的購物平臺雖然已運營幾年時間,但情況並不樂觀,打響一個自主電商平臺,産品價格、運營、物流等全鏈條打造缺一不可,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是此前沒有料到的。

  想打造一個響噹噹的電商平臺確實並非易事。近幾年生鮮電商平臺做得風生水起,東莞也有這類本土電商平臺,這類“小而美”專業細分電商平臺由於避免了與全國性電商寡頭的直接競爭,看似都活得較為滋潤。然而最近公佈的統計數據卻顯示,全國4000家生鮮電商,只有1%實現了盈利,絕大多數還在虧損或持平。其主要原因就在於生鮮電商的産業鏈太長,包括了種植、選品、包裝分揀、物流、損耗和行銷等六大環節。看似省下了鋪租成本,實際經營壓力不可小覷。

  新興電商平台獨辟蹊徑期待破局

  然而,儘管以“東莞製造”為賣點的綜合性電商平臺前景難料,但也並非沒有機會。

  有業內人士認為,東莞作為製造業名城貨源優勢無可比擬,但東莞一直缺乏一個強有力的大型電商平臺來集中展示並銷售“東莞製造”。也恰恰是這一因素,給市場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東莞眾多傳統製造企業苦苦尋覓轉型渠道,多一個新興渠道未必不是件好事。眾所週知,東莞傳統企業轉型升級電商時,探索渠道眾多,其中主要渠道便是入駐電商平臺。但近年來,東莞一些企業在“巨無霸”電商平臺經營的並非外界所認為的那麼光鮮。

  虎門一服裝企業負責人李先生就告訴記者,前幾年借助大型電商平臺轉型,企業得以迅速發展,然而近一兩年來雖然每年線上的銷售額比線下銷量大,但隨著價格戰的激烈及各項成本的增長,每年的純利潤一年不如一年。“碰上雙十二這類節點,有時候各項成本算下來幾乎沒有什麼利潤。”對於他們來説,如果有迅速崛起的新興電商平臺可以進入,或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

  然而僅有企業入駐需求顯然不夠。想要與現有的電商巨頭爭食,東莞本土電商平臺還須在多領域突圍。細尋以往同類網站發展可知,如何吸引東莞知名製造企業進駐、進駐後如何讓消費者認識進並認同到購買、價格體系是否足夠強勁、售後服務體驗是否等同甚至優於現有大型電商平臺等等,任何一個環節失誤都可能讓此前的努力功虧一簣。電商平臺得夯實基礎,東莞傳統企業才能通過電商這一載體完成轉型升級。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除了“東莞製造”這一獨特賣點,緊抓消費脈博獨闢蹊徑也尤為重要。低價是網購平臺比拼重點,但隨著行業的不斷成熟,低價這一代名詞或將逐漸弱化。常常網購的用戶或許發現,在有的平臺上只需要花幾分鐘就可以買到性價比高的産品,而在有的平臺上雖然價格低,但買到一件稱心如意的産品甚至要花上半個至一個小時。“便利性與否將成為購買的重要因素,莞電商平臺若能抓住這些特點獨闢蹊徑,或許成功幾率更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