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民生評論 > 正文

字號:  

評論:“美白豬蹄”理應崴腳

  • 發佈時間:2014-09-10 14: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冷庫出來的生豬蹄乾癟瘦小泛黃,為何到了市場上就變得又白又胖,白裏透紅?北京朝來萬通農貿綜合批發市場肉類大廳內,有很多攤點銷售這樣光鮮白嫩的豬蹄。有商販稱,這類豬蹄是加工點通過“藥水”浸泡而來。記者將樣品送交第三方機構檢測發現,多個攤位的樣品殘留雙氧水和工業火鹼。

  販賣“美白豬蹄”的商販自己都不敢吃,卻居然敢銷售給消費者,一隻經過“美白化粧”的豬蹄價格,要比普通豬蹄多賺2元錢,動輒就是數百斤乃至上千斤的銷量,利潤非常可觀。

  制售問題食品的商家,在利益的誘惑下丟掉良心,甘冒風險賺“黑心錢”牟利,對於此等一味鑽進錢眼裏的商家,絕對不可姑息,理應依法予以嚴懲。 江德斌

  銷售:賺的都是“黑心錢”

  監管:介入前置更主動

  監管“失足”才是“美白豬蹄”等有毒産品在市場上隨處可見的重要原因。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關係到億萬人民餐桌安全,廣大消費者的健康安全。監管部門不能總是在出事後才引起高度重視,而要主動介入認真履職,把好食品安全源頭關。 左崇年

  檢疫:行業標準須量化

  事實上,正如食品添加劑不能一棍子打死,食品美容的市場需求也是客觀存在。雙氧水被用於食品加工也並不完全是禁區。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等地均在食品領域使用雙氧水作為漂白劑,但使用的都是食用級雙氧水,並有嚴格的市場監測與監管。

  如果有了明細的行業檢驗檢疫標準,並配以嚴苛的市場監管,不僅能讓“食品美容”能在合乎法規的範圍內良好運作,也能讓消費者更明白、放心。武潔

  維權:人人都是監督員

  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工作不能僅停留于行政監督和技術監督上,更要著力於培養公眾權利意識和安全素養上。老百姓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常識和識假防假能力,同時還因為普遍性的消費誤區而産生錯誤的導向。假若人人都能成為“編外監督員”或者“義務管理者”,那麼對商業誠信、行政監管,也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食品安全一直都存在,而有七分之一的人在合法權益受損後仍會放棄維權。還應該讓我們認識到,構建良好的安全環境和消費環境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離不開每一位消費者的攜手努力。提高消費能力和權利意識,是實現食品安全保障的基礎性構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堂吉偉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