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火箭豬"回落豬價持續走弱 "進口豬"狼煙又起

  • 發佈時間:2015-11-02 07:53:1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葉斯琦  責任編輯:吳起龍

  豬週期難破“進口豬”狼煙又起

  “連漲了小半年,豬肉價格終於下來了。之前豬肉一天一個價,我們都改吃雞鴨魚肉了,現在豬價下來了些,我們又開始買點豬肉。”在北京一個菜市場上,王女士告訴記者。

  今年4月份開始,豬肉開始漲價,6至8月份漲幅很大,9月份開始平穩,國慶節後豬價出現快速下降。豬價下跌帶動居民“菜籃子”減負的同時,也使得通縮“回馬槍”的隱憂縈繞。

  在國內豬價大幅波動的背景下,“進口豬”衝擊尤其值得關注。據悉,國內生豬産能劇烈調整,而其他多數國家生豬産量增加,豬價平穩。今年以來,進口豬肉數量持續攀升。隨著國內外價格聯動加強,“大豆”風波會否在生豬養殖行業重演的“遠慮”似有漸成“近憂”之態。

  “如果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如基辛格所言,對於有著13.4億人口的中國來説,食品供應安全不僅是廟堂之上的大課題,更是關乎鄉野村民一食一飲能否豐足的必選題。

  “火箭豬”回落 豬價持續走弱

  北京新發地市場公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10月30日,新發地市場白條豬的批發平均價是9.65元/斤,比2015年10月23日的10.33元/斤下降6.58%;比2015年9月30日的10.08元/斤下降4.27%,周環比明顯下降,月環比降幅較小。

  從全國範圍來看,曾經“火箭豬”的趨勢也不復存在。據芝華數據監測,2015年10月第4週全國外三平均價格為16.42元/公斤,較上周小幅下跌0.67%。全國白條豬肉周均價為22.82元/公斤,較上周下跌0.7%。全國仔豬平均價格為31.59元/公斤,比前一週下降2.3%。

  在豬價走弱的帶動下,其他農副産品價格也出現下降。雞蛋方面,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産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9月中旬以來,全國雞蛋價格下降明顯。與9月15日相比,10月26日全國普通鮮雞蛋價格降幅已經超過一成。分地區看,超過八成省區市的雞蛋價格下降,其中山西、黑龍江、山東、河南、寧夏的價格降幅居前,均已經超過兩成。蔬菜價格也有小幅下降。10月30日,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是1.70元/公斤,比10月23日的1.78元/公斤下降4.49%。

  芝華數據高級分析師袁松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自8月上旬創近年新高後,豬價就呈現出震蕩下行的走勢。除中秋國慶雙節期間,豬價出現短暫反彈,9月中旬以來一直處於持續下跌趨勢中。

  袁松指出,進入10月以後,豬價的持續下跌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消費需求的季節性回落。10-11月份相對而言是消費淡季,而且沒有節日因素刺激消費,因此終端消費無力拉動豬價。其次,下半年以來,豬價一直處於比較高的水準,即便近兩個月豬價出現持續回落,目前價格仍處於較高水準。在目前的價格水準下,屠宰加工企業以及冷庫都不願意增加凍肉庫存。根據芝華調研,相關企業和貿易商認為未來豬肉價格難有太大上漲空間,因此不太願意冒險增加凍肉庫存,這進一步減弱了對生豬的直接需求。第三,生豬出欄供應增加。一方面氣溫適宜,生豬生長速度加快,相當於增加了供給;另一方面二季度仔豬存活率回升,也促進了近期出欄的回升。

  “受國內玉米價格持續下跌影響,養殖成本整體呈現下降趨勢,10月份國內豬糧比持續高出8:1,養殖戶出欄意願不減,市場出欄穩定,屠宰企業收購順暢,不斷下調收購價格,同時天氣轉涼,生豬疫情高發也對生豬出欄起到一定推進作用,生豬價格持續下調。屠宰場持續下調收購價格引發養殖戶惜售心理,養殖戶與屠宰企業博弈再次形成,全國豬價漲跌互現,整體弱勢趨穩。”生意社分析師李文旭表示。

  CPI漲幅回落 警惕通縮“回馬槍”

  我國的CPI由8類商品構成,分別為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費、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其中食品消費指數的佔比為33.2%,食品類在CPI指數中佔到三分之一。

  CPI指數受國內食品價格影響比重較高,豬肉作為肉蛋奶中比重較高的部分,豬價的劇烈波動會對肉蛋奶等相關食品的價格形成影響,進而影響CPI。

  10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在經歷了連續3個月反彈後,9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同比上漲1.6%,漲幅有所回落,重新回到2%以下。

  多位市場人士分析,9月CPI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1.6%,均不及市場預期,並較8月有所放緩,主要是因為食品價格增速下降所致。數據顯示,食品中,鮮果、水産品和鮮菜供應充足,價格環比分別下降1.5%、1.2%和1%;豬肉價格雖連續第5個月環比上漲,但漲幅比上月回落7.3個百分點。非食品中,受開學季影響,學前教育和高等教育價格環比分別上漲2.5%和0.8%;受國內成品油兩次調價影響,汽油和柴油價格環比分別下降3.1%和3.3%。

  “近期豬價的回落,減弱了前期豬價快速上漲對CPI的壓力。”袁松表示,9月CPI的回落,反映了9月豬價下跌後,豬價對CPI影響的減弱。10月豬價繼續下行,有助於10月CPI繼續減小。CPI維持在較低水準,為寬鬆的貨幣政策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發佈的9月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5.9%,連續43個月下滑;環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

  海通期貨分析師姜超認為,這表明當前通縮風險整體升溫。9月CPI在連續4個月回升後首現回落,主因食品、非食品同比增速均有下降。豬價繼續下跌,但由於玉米價格繼續回落,豬糧比再創8.28的4年新高,短期豬價仍受到成本下行的拖累。9月PPI顯示主要工業行業價格仍持續下跌,三季度總體通縮風險較高。

  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也表示,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內在通貨收縮,PPI已經連續43個月負增長,而且這樣的情況還沒有看到非常明顯的改善趨勢。造成通貨收縮的原因是産能過剩後,企業要去庫存和去杠桿,有效需求就會下降,這又導致過剩産能的增加。

  “從長期看,去産能未完結,仍需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降低中國經濟整體債務杠桿率。寬鬆週期遠未結束,未來降息降準仍有空間。”姜超説。

  豬價走高 進口豬大增

  近些年來,在豬價的暴漲暴跌中,養殖者難逃“一年賺、一年平、一年虧”的怪圈,生豬價格波動風險更成為養殖業不可承受之重。這個怪圈,正是赫赫有名的“豬週期”。

  “豬週期”的迴圈軌跡一般是:肉價上漲——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肉價下跌——大量淘汰母豬——生豬供應減少——肉價上漲。這個週期仿佛魔咒一般難以擺脫,而且通常2-3年迴圈一次。

  國內生豬産能劇烈調整,豬價快速上漲,而國際多數國家生豬産量增加,豬價平穩或下降。一漲一跌,內外價差加大,進口利潤增加,進口企業進口動力增強,擴大豬肉進口數量。因此,今年以來,進口數量持續攀升。

  例如,2007-2008年我國生豬價格暴漲,進口豬肉數量隨之出現較快增加。2009年豬肉進口出現下滑,但2010年後豬肉進口再次快速增長,2011年12月達到峰值,單月進口達到8.9萬噸。2014年全國豬肉進口量為56.2萬噸,佔國內豬肉産量1%左右。

  芝華數據生豬分析師姚桂玲援引海關統計數據指出,2015年9月份國內進口豬肉近74710噸,環比8月增長15.9%,與去年同比增長83.2%,今年1-9月累計進口豬肉51.8萬噸,與去年1-9月份累計量同比增長22.3%。從今年2月份開始,除7月份環比減少外,其他月份的豬肉進口數量環比均增加。

  “在我國,豬肉的進口量佔國內豬肉産量的比重在1%左右,雖然比重很小,但是由於長期以來,國內豬肉價格比國外豬肉價格高很多,今年二季度至2016年,又遇豬週期的上漲階段,豬肉價格還將高位運作,勢必加大國外豬肉的進口量,對國內豬肉市場的衝擊不斷加重。新獲批並已經啟用的內陸進口肉類指定口岸——河南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進口肉將直通鄭州、漯河,隨後陸續進入百姓餐桌。消息稱,目前該地查驗運營公司已經和雙匯、眾品等多家大型食品加工公司達成合作意向,國外牛肉、豬肉以及禽肉的進口量將不斷加大。”姚桂玲説。

  分析人士指出,原料成本偏高、養殖水準偏低直接決定了我國生豬養殖成本在國際競爭中處於劣勢。2010-2014年中國豬肉進口量暴增的核心因素在於,近幾年不斷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國內飼料原料成本快速上升,中國生豬養殖平均成本上升。巨大的成本差價,使進口豬肉出現不斷增加的趨勢。

  相似的情況曾經給中國的大豆産業帶來不小衝擊。2003年8月-2004年8月,在美國大豆上市前後,作為國際大豆貿易定價基準的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的大豆期貨價格發生劇烈波動,導致大量中國大豆加工企業高位採購,並在隨後的價格回落過程中由於無力支付貨款或高成本帶來的鉅額虧損而陷入危機。

  應對“豬週期” 破解價格怪圈

  如何應對“豬週期”給生豬産業上中下游帶來的不穩定影響?姚桂玲認為,主要有四點措施。

  首先,生豬養殖規模化發展。芝華數據監測,在經歷2013年至2014年生豬嚴重虧損階段,大規模養殖場比中小養殖場戶的抗風險能力強,生存能力更強。中小養殖場戶抗風險衝擊能力很弱,豬價大幅下跌,損失慘重,其資金鏈很容易斷裂,退出比例很高。建議中小養殖戶建立養殖合作社,抱團取暖。

  其次,向上下游延伸,風險共擔,大中養殖場戶應該加強和大型食品加工企業的合作,簽訂合作協議規避豬價大幅漲跌風險,比如借鑒廣東溫氏、金新農等企業的發展模式。

  第三,豬場應加強科學管理,降低成本。

  第四,應該為養殖戶提供抗風險工具,探索建立生豬期貨市場或者遠期現貨市場。養殖企業也應該加強在金融工具方面的學習,在生豬期貨市場和遠期現貨市場,利用諸多金融工具來規避因生豬價格大幅漲跌帶來的風險。

  中糧期貨研究員陳建業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對於生豬期貨,行業期盼已久。“生豬養殖是整個生豬産業鏈當中抗風險能力最薄弱的環節,暫且不説疫病的風險。首先,行業集中度偏低,和下游屠宰企業相比,缺乏定價權;其次,活畜由於其自身的屬性,不耐儲存,抵禦價格下跌風險的能力較弱。”

  迄今為止,世界期貨市場上開展過豬類期貨交易的交易所主要是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國中美洲商品交易所、荷蘭阿姆斯特丹農業期貨交易所、匈牙利布達佩斯交易所、波蘭波茲南交易所、德國漢諾威商品交易所和南韓交易所。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相關部門採取有利措施調控豬價。10月29日,國家發改委聯合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發公告,對2012年初發佈的《緩解生豬市場價格週期性波動調控預案》(2012年第9號公告)進行了修訂。在新版豬價調控預案中,豬糧比預警點為5.5:1和8.5:1。豬糧比價是指生豬出場價格與玉米批發價格的比值(豬糧比價=生豬出場價格/玉米批發價格)。

  據介紹,國家加強對生豬等畜禽産品價格監測,採取綜合調控措施,主要目標是促進豬糧比價處於綠色區域(5.5:1—8.5:1),防止價格出現大幅波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