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冰淇淋不化緣于添加劑過多?專家:符合標準是安全的

  • 發佈時間:2015-08-05 08:0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孔瑤瑤  責任編輯:金瀟

  天氣越來越熱,冰淇淋、雪糕也越來越熱銷。不過,有很多人疑惑:跟以前相比,現在的冰淇淋、雪糕越來越不容易融化了,放外面很久都不會完全融化。

  有人説,冰淇淋、雪糕越不容易化,説明它所含的添加劑越多,這是真的嗎?

  抗融性決定冰淇淋不易化

  冰淇淋(雪糕)的主要原料是水、乳、蛋、甜味料、油脂和其他食品添加劑(包括穩定劑、乳化劑、著色劑以及各種口味來源的香料等)。這類産品通常在炎熱的夏天銷售,在運輸和貯藏過程中也需要冷凍保存,但是,由於條件影響,難免會無法全程冷鏈。所以,這類産品在製作過程中也必須考慮到這些因素,讓它在不是冷凍的環境裏也能保持不融化一段時間,不然破了“相”賣不出去,就會損失慘重。我們通常用“抗融性”來衡量冰淇淋防止過快融化的能力。

  不過,冰淇淋是一種複雜的混合體系,它由水、糖、脂肪、蛋白、乳化穩定劑及加工過程中形成的氣泡、冰晶等構成。冰淇淋的融化速率也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製品中的空氣含量、冰結晶性狀以及凝凍過程中脂肪球的網路結構等,都會影響冰淇淋的抗融性。

  添加劑賦予冰淇淋抗融性

  那麼,食品添加劑是否有影響呢?以大家愛吃的一款巧克力冰淇淋為例,配料表中顯示添加了乳化劑、增稠劑、穩定劑等十來種添加劑。其中,乳化劑、增稠劑和穩定劑都有利於增加冰淇淋的抗融性,而且這幾種添加劑功能很多是有重疊的,比如很多乳化劑、增稠劑也有穩定劑的作用。

  乳化劑能提高原料的均勻性和穩定性,這樣在凝凍的時候才不會形成不均的冰碴,它還能抓住原料中的脂肪小顆粒,鎖住微小的氣泡,最終形成柔軟細膩的口感。增稠劑可讓原料顯得更黏稠,常用的包括黃原膠、卡拉膠、瓜爾膠等,它的作用是在凝凍的過程中改變水的結晶形態,也能使融化的冰淇淋仍然粘附在表面,而不是滴得到處都是。這幾種添加劑聯合使用,除了可以賦予冰淇淋爽滑的口感,還能增強冰淇淋的抗融性,延緩融化速率、防止過快融化塌落。

  冰淇淋不易融化不代表添加劑更多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添加劑使用越多越好。

  其實,添加劑的使用量具體還是得看配料及生産工藝。

  有研究分別添加不同量大乳化劑和穩定劑對冰淇淋進行分析,其中穩定劑添加到濃度分別是0.40%、0.45%和0.50%,結果發現,當添加量為0.45%時,冰淇淋的抗融性最好。

  可以看出,冰淇淋是否更容易融化,的確與所使用的乳化劑、穩定劑有關係。在一定工藝條件下,適當添加穩定劑的確可以增加冰淇淋的抗融性,防止冰淇淋過快融化或者坍塌。但是,添加劑的使用並不像大家所認為的那樣越多越好,實際使用還要考慮工藝條件及成本等因素。

  而且不易融化的冰淇淋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事實上,前幾年日本一家名為“海藻食品研究所”的公司推出了一種在常溫下可以保持1小時不融化的冰淇淋。這款冰淇淋的特別之處其實只是添加了一種比較少用的成分——豆渣,研究人員發現,混入豆渣的牛奶冰淇淋比一般的冰淇淋更加難以融化。

  冰淇淋裏的添加劑都是安全的

  很多人擔心冰淇淋中的添加劑不安全。其實,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歸根結底是要看用了多大的量和吃了多少。只要符合標準的要求,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以乳化劑為例,國際上通用的乳化劑大概有70種左右,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對食品乳化劑進行安全性評價,結果顯示,這些乳化劑大多都很安全,絕大部分甚至都沒有對每日容許攝入量進行限制,合理使用並不會對健康産生危害。如果你擔心冰淇淋和雪糕中的添加劑太多,那就只能自己在家製作了。 (食品安全與營養專家 阮光鋒)

  -延伸閱讀

  冰淇淋不應劃入“垃圾食品”

  夏天,來一隻口感爽滑的冰淇淋是一大享受。不過,很多人認為冰淇淋高脂、高糖,吃下去只能帶來一時的快感,吃過後卻難免擔心會長胖,因而不少父母把美味的冰淇淋劃入“垃圾食品”的範疇,嚴格限制孩子食用。

  對此,營養專家范志紅表示,其實,在營養方面,冰淇淋並非那麼一無是處。她介紹,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冰淇淋主要包含乳冰淇淋和乳冰兩大類。乳冰淇淋相對來説更為高檔,通常乳脂肪不低於6%,總固形物不低於30%。這類冰淇淋含脂肪最多的是“高級奶油冰淇淋”,其次是“奶油冰淇淋”,然後是“牛奶冰淇淋”。總的來説,含奶油越多,冰淇淋就越高檔、越美味。乳冰當中的脂肪僅有3%,和普通牛奶相當,因而價格也相對便宜一些。

  在糖分方面,范志紅説,其實各種冰淇淋相差不多,平均在15%左右,不過,這個程度的含糖量已經比甜飲料還高了。

  蛋黃脂肪和乳脂肪為冰淇淋帶來了膽固醇和部分飽和脂肪。蛋黃當中的脂肪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對健康倒沒什麼不利影響。牛奶中的脂肪則以飽和脂肪為主。兩者都含有膽固醇,特別是蛋黃脂肪中更高,不過,由於蛋黃富含卵磷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減輕大家對膽固醇的擔心。

  有家長擔心冰淇淋中含有反式脂肪。范志紅説,這的確是冰淇淋可能帶來的一個健康問題。為了讓冰淇淋更可口,同時降低成本,很多産品會添加“部分氫化植物油”來代替真的奶油。氫化植物油的問題在於含有比飽和脂肪更壞的反式脂肪酸,不僅對心臟不利,還有促進肥胖的效果。購買冰淇淋時,如果看到包裝上的配料表中有“部分氫化植物油”、“植物奶油”、“精煉植物油”、“固態植物油”之類的原料,就意味著産品中含有人造的反式脂肪酸。如果吃了這樣的冰淇淋,一天之內,其他可能含有氫化植物油的食品,如曲奇、華夫餅乾、派、起酥麵包、歐式蛋糕、奶茶、咖啡伴侶之類就最好不要碰了。

  不過,冰淇淋的營養價值也不低。范志紅介紹,冰淇淋富含維生素,還可以幫助補鈣。100克最普通的香草冰淇淋中含有128毫克的鈣,這個水準比純牛奶還要高一點兒。另外,蛋白質也是冰淇淋的一大營養優勢。“優質的蛋白質含量相當於市面上高蛋白牛奶的水準,比酸奶還要高。兒童夏天吃冰淇淋作為零食,比起吃冰棒、喝甜飲料得到的營養成分更多。可以這麼説,在各種冷飲當中,除了酸奶之外,冰淇淋可以説是其中營養價值的佼佼者。”

  -小貼士

  冰淇淋吃太多可能導致心絞痛

  專家提醒,冰淇淋吃得過快或引起“冰淇淋頭疼”。這是因為極度寒冷的食物或飲料接觸舌根後會發生一系列連鎖反應。因此,吃冰淇淋時要儘量放慢速度。

  心血管醫生也提示,夏季不要貪食過多冰淇淋,也不要過度貪涼,對著空調吃冰淇淋,否則會引起腦血管強烈收縮,導致頭痛,當冷飲進入食道後,還會導致心臟附近的血管收縮,引發心絞痛等心血管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