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奶粉追溯體系推進一年:資訊紊亂 關鍵資訊難查

  • 發佈時間:2015-07-21 07:10:1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郭鐵  責任編輯:吳起龍

  

  

某奶粉包裝上印有二維碼,可查詢追溯資訊。

  

  掃描一罐嬰幼兒奶粉的二維碼,奶粉生産、檢驗、運輸、銷售等環節一一呈現,這是嬰幼兒配方乳粉追溯的藍圖。

  上周,廣東省食藥監局公佈其嬰幼兒配方乳粉電子追溯系統覆蓋率已達60%,“掃碼知身份”。就在7月初,《北京市貫徹品質發展綱要實施意見2015年行動計劃》也提出建立嬰幼兒配方奶粉可追溯體系。工信部則于去年6月把6家嬰幼兒乳粉企業納入“食品工業企業品質安全追溯平臺”試點。

  但新京報記者近日查詢發現,不同品牌奶粉的追溯程度不同,消費者看到的追溯資訊不一,除個別乳企外,最受關注的奶粉奶源地資訊普遍“缺席”。乳業專家指出,奶粉追溯還應在內容上細化,貼近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做到政府、企業、消費者三方監督。

  乳企 追溯公示資訊各不同

  為查看各乳企的嬰幼兒奶粉追溯情況,新京報記者走訪了北京部分超市、母嬰店。

  國外品牌奶粉中,記者掃描“雀巢能恩”升級配方乳粉罐底二維碼,頁面直接跳轉出來了包含産品名稱、含量、生産工廠、收貨客戶、轉机倉等17項資訊;“雅培”二維碼掃描後,可顯示産品名稱、批號、奶源地進口質檢證書編號等7項內容。

  國産品牌裏,雅士利、三元、伊利、輝山、飛鶴、完達山等均在外包裝上貼有二維碼,但用手機掃描,並不能直接顯示資訊,多數只是出現一串溯源數字,需到官網查詢,少部分不能識別。隨後,記者登錄上述乳企的官網嘗試輸入追溯碼,均能查看到追溯資訊,但公示的內容有不少差異。

  完達山網上可看到10項追溯資訊,包括食品名稱、規格、生産日期、生産者名稱等;輝山官網查詢到産品標準、名稱、外包裝、標簽、檢驗報告5項追溯資訊;飛鶴的溯源涉及18項資訊,且可了解到鮮奶的奶源地;雅士利官網則顯示産品資訊、企業資訊、檢驗報告、使用説明、營養成分等5大項18個資訊。

  對於乳企追溯資訊各不相同的現象,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給出解釋,“國家對追溯體系不做統一規定,由各個企業制定自己的追溯系統。”追溯系統是企業對自己産品的資訊收集,提供追溯技術的不是一家企業,“所用的方式也不一樣,能夠達到目的就行了”。

  消費者 最希望查到具體奶源地

  採訪中,許多消費者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在商超正規渠道購買奶粉時,並不太關心奶粉追溯問題。不過通過網購、代購等渠道購買,往往會通過掃碼方式來辨別産品真偽。

  同時,奶粉追溯上,消費者普遍反映最關心的還是奶粉所用的奶源情況。北京市民李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無論奶源來自國內還是國外,我都希望了解購買的奶粉奶源具體出自何地,是不是真如廣告描述的那樣”。

  但記者在實際體驗中很少能通過手機掃碼查詢到奶源資訊;登錄官網追溯系統,除飛鶴提到了鮮奶來自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外,大多數企業追溯系統裏只顯示生産地資訊,未涉及奶源情況。

  三元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吳松航説,國內嬰幼兒乳粉行業由於有政府政策要求,建立追溯系統比較普遍,目前試點企業的追溯技術已經達到歐美等發達國家水準。但由於受成本、認知等條件限制,供消費者查詢的資訊還較少,發生問題後依然存在追溯時間長、效果差的問題。

  乳業專家宋亮也認為,奶粉追溯還應在內容上細化,貼近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做到政府、企業、消費者三方監督。

  政府 追溯平臺進展緩慢

  乳企在追溯上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在消費信心不足的大環境下,難免讓消費者對追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心存疑慮。於是,政府紛紛主導醞釀追溯平臺。

  目前,北京、廣東等均在建立統一的奶粉追溯平臺。2014年6月,工信部牽頭的“食品工業企業品質安全追溯平臺”開通,三元、蒙牛、伊利、完達山、輝山、明一6家乳企納入試點,以往企業各自的可追溯系統與國家平臺對接。

  工信部的平臺把追溯分産品資訊、企業資訊、消費資訊三大部分。不過,很多消費者稱此前並不知道有這個官方平臺,加上企業自身追溯平臺和政府平臺共存,查詢起來有些摸不著頭腦。比如完達山育兒慧金裝嬰兒配方奶粉罐身下方有“00121”開頭的20位追溯碼,憑該碼可在完達山官網查到資訊。而如用手機掃描該二維碼,又會出現以“86”開頭的追溯碼,經記者驗證,該追溯碼為工信部追溯平臺使用。

  根據媒體報道,按工信部當時公佈的時間表,是要“在2014年底,把我國全部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産企業納入追溯體系,實現企業所有應公開資訊和産品生産、流通、使用等産業鏈全程資訊的實時實地跟蹤、匯總與分類使用。”不過,據某乳企透露給記者的資訊,目前工信部第二批試點尚未正式啟動。

  在三元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吳松航看來,國家建立統一溯源平臺,與企業自己建立追溯體系相比更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

  四川新希望乳業有限公司品牌經理王鵬的感受是,國內乳企包括政府層面對追溯體系的強調,尤其是在面向消費者的層面,其程度要遠高於國外。王鵬説,她在紐西蘭走訪乳品市場時並沒發現有那麼多的追溯碼,“當地消費者對奶粉品質信任,並不像中國消費者這樣緊張。”

  普天盛道乳粉行銷董事長雷永軍説,追溯體系可從兩方面理解,一種是滿足消費者的知情權,一種是方便企業對問題産品進行追溯召回,而後者才是建立追溯的本質需要。

  乳業專家宋亮説,現在最大的困難在於奶粉的跨國追溯。“跨國産品會越來越多,國外原料運到國內加工,這種溯源是很難的。”

  延伸閱讀

  奶粉能追溯到“牛”?瞎扯!

  曾有一些地方政府或企業在提及追溯體系時稱,奶粉出問題能追溯到具體某一頭奶牛身上。

  但包括雷永軍在內的多位業內人士均指出,追溯到奶牛多是企業為自己“鍍金”的噱頭,很難做到。

  “奶牛身上擠出的奶都會通過管道混合進入到冷卻罐。” 四川新希望乳業品牌經理王鵬還根據牧場擠奶流程向新京報記者分析,“為保證新鮮,奶車會在2小時內將所有的奶罐收集、運送至工廠。此時牛奶早已混淆,所以很難追溯到具體的奶牛身上。”

  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也認為,溯源到奶牛可能是誤傳消息,不大可能實現。

  在專業人士看來,消費者如果能夠追溯到牧場這一級別的資訊,就已經比較完善了。很多企業通過綁定在奶牛身上的耳標、牛腳踝上的電子設備,準確掌握奶牛的健康狀況,這些問題奶牛的資訊其實在生産源頭就已得到處理,並不會體現在追溯環節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