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快消品 > 正文

字號:  

媒體報"黑盒飯"後遭讀者指責:吃了幾年都沒事

  • 發佈時間:2015-01-07 08:40:00  來源:大河網  作者:手記  責任編輯:時習

  連日來,《河南商報》持續報道“黑盒飯”,引發廣泛關注。相關部門表態,一定嚴查盒飯市場,給老百姓一個交代。

  昨天,鄭州市各區全面出動,加緊排查。目前,已有71家盒飯生産點被查,其中,責令整改2家,停業整頓43家,取締6家。

  相關部門表示,要探討建立長效整治方案,堅決取締“黑盒飯”。

  行動

  探討建立長效整治方案 “黑盒飯”要堅決取締

  《河南商報》“黑盒飯系列報道”發出後,河南省政府食品安全辦對此事高度重視,鄭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鄭州市食藥監局)下發《關於立即對盒飯加工單位開展食品安全專項監督檢查工作的通知》,統一部署各區食藥監局、食安辦對轄區內的“黑盒飯”窩點進行查處。

  河南商報記者從鄭州市食藥監局獲知,此次部署查處盒飯市場,共出動執法人員144人次,執法車輛27車次,檢查71家,責令整改2家,停業整頓43家,取締6家。

  針對鄭州管城回族區東大街附近盒飯加工窩點較集中的情況,鄭州市食藥監局表示,管城回族區食安辦牽頭,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商、城管、公安、辦事處等部門40余人組成聯合執法隊,採取聯合執法。

  目前,鄭州市食藥監局工作人員認為,在盒飯新的參考標準出臺之前,只能對無證的盒飯進行取締。“我們正在出臺整治方案,報市政府同意後執行。”

  方案的具體內容,該工作人員介紹,主要是要求各縣市區加緊排查“黑盒飯”,發現一處,取締一處。

  “單純取締不是長久之計,我們正在探討建立長效整治機制,期待全國,或者省裏能出臺對盒飯的整治標準。”他説。

  查處

  昨天,鄭州管城回族區食安辦、食藥監分局、工商分局、質監分局等聯合執法,共排查出非法加工窩點及經營攤販13家,已全部取締。此次查處,共沒收各類加工工具28件,一次性飯盒2500個,搗毀灶臺6個,成品及原材料360公斤。

  A 一見執法人員 他就説“不賣盒飯”

  昨天上午9點多,在鄭州東關南裏294號樓二樓,傳來叮噹的聲音。執法人員與社區工作人員多次敲門後,才有人應聲。開門的中年男子見到執法人員脫口而出:“我們不賣盒飯。”

  執法人員跟隨其進入屋內,一個3平方米的操作間內,有一台煤爐,鍋上正燉著馬鈴薯塊。煤爐旁的墻壁被熏得發黑,有一層厚厚的油垢。操作間外,有3名工人正在摘菜,當被問到有沒有健康證時,他們説自己是來串門的。在執法人員告知從事餐飲經營必須辦理證件時,開門的男子仍堅持不銷售盒飯。

  可是,墻壁上張貼的菜品廣告、送餐電話,讓他無法再狡辯。執法人員現場沒收了該“黑盒飯”窩點的廚具,對其進行教育,並告知他們,如果想從事盒飯生産,必須整改,在取得相關資質後才能運營。

  B 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一窩點被“徹底清除”

  在鄭州東大街附近,有間小平房,如果不仔細看,還以為是哪家住戶的倉儲室。附近的居民稱,這是個“黑盒飯”窩點,每天臨近中午都會燒煤球,周圍的空氣裏瀰漫著粉塵,對於這個“污染源”,周圍居民怨聲載道。6平方米的屋子裏,墻壁漆黑一片,“長”滿油垢。

  屋子的一角有個磚砌的土灶,在執法人員進入時,一對夫妻正在灶臺前忙碌。

  “這裡存在極大安全隱患。”執法人員被眼前的“臟亂差”驚呆了。

  現場,執法人員將土灶進行拆除,並沒收所有灶具。“這裡必須徹底清除,之後,還要定期巡查,防止‘死灰複燃’。”

  治理“黑盒飯” 他們怎麼看

  業內人士:引導比零容忍更實際

  河南省一名從事簡餐行業研究的人士分析,政府的應對措施不能停留于“市民舉報、記者曝光、專項整治”上,從準入門檻、生産製作到流通環節,要制定系統性、規範性的度量標準。

  “對盒飯市場,監管部門更應該是‘引導者’的角色。”他認為,單純取締無法長久根治,而引導市場力量進行淘汰,鼓勵正規外賣、品牌外賣,擠壓“黑盒飯”的生存空間,“總之,引導比零容忍更實際。”

  集體配餐單位:市場儘快發揮凈化作用

  市場上“黑盒飯”猖獗,也困擾著正規的集體配餐單位。“期待市民擦亮眼睛,市場儘快凈化。”鄭州市工蜂簡餐有限公司總經理靳山説。去年7月,經過4個月的審批,工蜂簡餐終於證件齊全,開始送餐了。

  在靳山辦公室裏,懸挂著“餐飲服務許可證”,經營類別為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只有有這個證,才具備集體送餐資格。”他説。

  按照集體用餐配送制度規定,集體配餐單位3公里內不能有任何污染源,對設備及場地、分裝車廂都有嚴格要求。而目前市場上,一些流動“黑盒飯”攤位投入低,造成該行業混亂無序。“對這一行業,我還是保持樂觀。”靳山説,政府加大監管後,市場總會凈化。

  一個樣本:將生産環節外包

  還有些外賣商家選擇了新的運營模式,與證件齊全的製作商簽訂供應協議,將要求嚴格的生産環節外包出去。如即將參展由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河南商報承辦的首屆中原創業大會的“The One”外賣項目,由幾名大學畢業生創立,該公司一天只做一道菜,把菜品的製作外包給了餐飲資質齊全的河南頤膳達餐飲服務有限公司,而他們自己專注于配送和市場開拓。這種新模式為“難做的盒飯”開闢出一條好路。

  記者手記

  報道“黑盒飯” 我們該挨罵嗎?

  從1月4日起,《河南商報》開始持續關注鄭州的盒飯市場,在經過11天的調查暗訪後發現:大量盒飯生産點未辦理任何證件。

  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鄭州市每天消耗約50萬份盒飯,其中80%的盒飯來自黑窩點或小作坊,“黑盒飯”猖獗。

  食品安全關乎民生,報道發出後,引發強烈反響。

  針對《河南商報》“黑盒飯”的報道,上百位讀者打進河南商報熱線“點讚”,但也有少數人“罵娘”。

  1月5日,有一位自稱大學生的讀者打電話給我:“為何要對外來務工者‘趕盡殺絕’,我吃了幾年盒飯也沒見出事!”近半小時的電話指責,他數次“問候”了我的長輩。

  還有一位讀者,發短信質問,“你們想過那些辛辛苦苦從農村來的人嗎?他們好不容易有一個能掙錢養家的事。”在他看來,《河南商報》的報道,“把他們的活路堵死了。”

  面對他們的“審判”,我不知該如何應對。

  從前期調查到稿件刊登,近半個月的時間裏,我和同事走訪的“黑盒飯”加工窩點及流動攤位不下20家,塗料桶裝米飯、蔬菜放地上,幾平方米的操作間環境極差,工作人員隨地吐痰、邊吃邊幹活……

  眼前的“殘酷”告訴我,只有加強監督管理、完善法律法規,才能防止“病從口入”,才能維護更多人的利益。

  事實上,在採訪過程中,我也看到“黑盒飯”攤主的辛苦,可是,“法理”怎能讓位於“人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