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消費要聞 > 正文

字號:  

新消費時代:網際網路催化中國消費新變局

  • 發佈時間:2015-07-12 07:33: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接近40%。在網際網路不斷向各産業滲透的背景下,網路消費正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倍的增速,成為當前中國消費領域的最亮點。

  網路消費的異軍突起,給社會消費方式帶來了哪些變化,對傳統零售業造成了怎樣的衝擊,中國消費市場是否形成了新的格局?日前,新華社記者走訪了眾多消費者、電商企業、傳統零售企業、以及專家學者和政府部門,探尋網際網路背景下的中國消費新變局。

  早晨起來,用網購的智慧體重儀稱體重、測體脂,出門前用“滴滴快車”下單叫車,中午足不出戶用“餓了嗎”訂餐,用手機給寵物貓咪買點吃穿用的商品……一天下來,“90後”女生賈海瀾發現她的錢包變化大多都與網路相關。

  賈海瀾的移動網路消費是當下許多人消費生活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網購人數已達3.6億人,佔人口比例近四分之一,已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網路零售市場,當前網路消費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已超過10%,與餐飲業佔比相當。

  數據顯示出一個新消費時代已經到來。手機裏越裝越多的購物軟體、各大購物網站推陳出新的用戶體驗、每天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快遞小哥……快速變化的網路消費撲面而來。

  “與過去排浪式、模倣式消費完全不同,網路平臺加速了個性、互動消費方式的興起。”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説。

  專家認為,當一國每人平均GDP超過7000美元時,大眾消費就開始從模倣式、排浪式的消費進入到個性化、定制化的消費階段。“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大規模應用,這一變化在我國表現得更加明顯。”趙萍説。

  “網際網路背景下,社會消費呈現出三個不可逆變化:網購群體正由年青一代向全民擴散,PC端網購快速被移動端網購取代,模倣式消費日益向個性化消費轉變……隨著大數據技術、移動支付、現代物流的進一步發展,這些不可逆的變化必然深深改變中國人的消費方式。”“中糧我買網”線上行銷部總監尚炎判斷。

  據中國零售業網站聯商網發佈的報告,2014年國內主要零售企業(不含家居、電器)關閉201家門店,與2013年35家的關店數相比,激增474.29%,創歷年之最。

  傳統店商日漸式微的背後,是網際網路對傳統商業文化的顛覆和改變。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晉斌認為,傳統百貨商店秉承以商家為中心的商業文化,而網路時代的商業文化則是以消費者為中心。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為留住消費者,當前很多百貨商場加快轉型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的掃描二維碼即可享受低價等服務;有的加速“去百貨化”,致力打造集購物、餐飲、娛樂等於一體的購物中心;還有的推出自有網上商城和APP客戶端,並推出折扣和送貨到府服務。

  “貼近消費者才是王道。”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副司長王德生認為,“網際網路+”對傳統百貨業轉型升級是難得的機遇,百貨業要從單純建立網路渠道,向線上線下渠道融合的立體化轉變。

  網路專家指出,由於網際網路具有開放透明、去中心化、資訊整合等特點,因此網際網路消費一方面簡化了傳統消費的流通環節,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商家和消費者資訊不對稱問題,甚至通過大數據技術的廣泛應用,實現了消費潛力的挖掘。

  “網際網路本身並不能産生消費,只是促進流通和資訊的對接,但正是這種對接,讓拉動新消費成為可能。”蘇雲電商董事長張近東説。

  “傳統消費中,一件商品從生産到批發、到分銷再到配送,要經過多個環節,最後方能抵達消費者手中,而網路消費則大大簡化了流程,帶來成本的降低,並最終能讓利消費者。此外,網路消費中,消費者可以在網上了解到更多産品資訊,有效緩解資訊不對稱問題。”菜鳥網路戰略合作總監李瑋説。

  麥肯錫的一份報告認為,約有40%屬於替代的消費,同時又有60%的網路消費屬於新創造的消費。由於網際網路的創新,帶動了商品和服務的創新,會激發消費者新的消費需求。

  創造出的新消費,因為大數據技術體現得尤為明顯。阿里巴巴副總裁魯眾以服裝行業舉例指出,網際網路可以通過大數據技術記錄和整合消費者的消費傾向,形成賬戶體系,那麼未來服裝企業完全可以把每個人的身材、數據消費傾向都記錄在案,做到“量身訂制”,形成新的消費需求

  “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創新,可以為不同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的産品,激發出與以往不同的新的消費需求。”在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看來,網際網路技術産生的供給層面的變化,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消費格局。

  消費新變局的背後,有著深刻的工業基礎。經濟學家認為,相比於以流水線、標準化為特徵的傳統工業模式,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正在開啟更加個性化、小型化的生産和商業模式。

  “由於網際網路的産業滲透,標準化、流水線式的工業生産模式開始演變為個性化、定制式工業生産模式,使得未來的消費行為可以變得更加個性、多元,我們正在進入一個私人訂制的時代。”經濟學家、國務院參事湯敏認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