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絨毛産業共建信用聯盟

  • 發佈時間:2016-03-30 09:32:02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張曉航

  3月28日,為期3天的中國畜産品流通協會第二十三屆全國絨毛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流通分會會長夏令敏,中國畜産品流通協會會長潘種樹,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社團管理部部長孔培聰等領導和嘉賓以及來自國內百餘家絨毛行業的龍頭企業匯聚北京,共同總結行業“十二五”的經驗,探討“十三五”行業持續穩定的發展之路。全國絨毛産業信用共建聯盟成立成為本次會議的亮點,

  中國畜産品流通協會會長潘種樹在會上表示,中國是絨毛生産、加工、消費的大國,是世界羊絨中心,“十二五”期間,中國絨毛産業發展穩中有進,整體趨於穩定。全球每年的羊絨原絨産量大約有2.1萬~2.3萬噸,中國年産原絨1.5萬~1.6萬噸,其中優質山羊絨佔全球總量的95%以上。

  由於羊絨生産的資源優勢,目前除中國生産的羊絨大部分在國內加工外,每年從國外進口的6500噸原絨也在中國加工。國內集中了世界95%以上的羊絨原料,加工産品主要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佔世界出口量的80%。2015年世界羊絨總折合無毛絨産量在1.2萬~1.3萬噸,國內産量仍然佔世界總産量的70%左右。絨毛産業已經成為很多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西部牧區發展農業經濟、助農增收的支柱産業,成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的新亮點。

  會議舉行首日,全國絨毛産業信用共建聯盟成立。聯盟顧問、北京大學信用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晟盛在發言時談到,信用聯盟平臺的建立,將助推行業在産業鏈各環節信用體系的建立,同時也將為企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他説,企業要在信用平臺搭建的同時做好信用管理,讓企業利用誠信經營之道,更好地發展起來。

  中國畜産品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倪靜介紹説:“中國在從畜産品大國向畜産品強國邁進的進程中,也出現了行業不守信用等問題。從原料的摻假,到加工企業的不正當競爭,到産品標識欺詐,再到故意拖欠金融機構貸款等等,信用缺失行為困擾著整個産業的發展,甚至使有的企業出現生存危機。在“十三五”開局之年,中國畜産品流通協會攜手行業同仁、龍頭企業及相關單位共同發起成立‘全國絨毛産業信用共建聯盟’,必將為加強行業自律、注重培育行業講信用的商業道德,努力引導行業誠信經營,維護羊絨價值,促進行業建康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行業發展和市場建設日趨重要,消費需求升級對絨毛原料及製品的供給品質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對企業而言,唯有做出精品才能適應消費需求升級的新常態,也才能實現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此,中國畜産品流通協會組織了“共論新經濟、共謀新發展”的行業峰會。峰會上,國家統計局相關人士就供給側改革與當前經濟形勢進行了主題演講。他談到,雖然當前經濟形勢較為複雜,但隨著消費結構的升級,消費正在步入活躍期,因此,生産企業要通過技術創新和産業結構調整來贏得市場份額和機遇。中國畜産品流通協會聯合相關協會和媒體還對“十二五”期間中國羊絨、羊毛行業優秀人物以及五十強企業進行了評薦和公佈,同時還總結和展示了“十二五”期間絨毛行業取得的優秀成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