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將安全監管觸角延伸到終端

  • 發佈時間:2016-03-30 09:31:52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將安全監管觸角

  延伸到終端

  □ 陳志勇 本報記者 李 艷

  近日,內蒙古呼和浩特市質監局開發區分局向市民發放了自行編印的《液化石油氣鋼瓶安全使用須知》《特種設備安全知識宣傳冊》等宣傳材料共1萬份,並在密集地區向市民宣傳講解了特種設備安全使用常識。

  早在去年年底,該局就把《關於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氣鋼瓶的通告》張貼在公園、小區、商場、超市外等人流密集區,《通告》上詳細列出了使用、維修、操作液化石油氣瓶的法定規範及購買建議,方便市民了解、掌握和自行學習使用液化石油氣和鋼瓶的正確方法。

  從2015年11月19日起,該局就進行了為期40多天的連續檢查,出動執法人員1600多人次,執法車輛200多臺次,共排查了生産企業55家,賓館、飯店、學校、醫院等液化石油氣瓶使用單位1372家,排查了22個住宅小區的15000多戶居民,消除各類液化石油氣鋼瓶隱患193處,查扣各類不合格鋼瓶700余只。將安全監管觸角延伸到終端,對金川開發區15000余戶小區居民逐戶進行“安全過濾”,切實消除液化石油氣鋼瓶使用終端安全隱患。

  經檢查發現,部分賓館、飯店、生産企業、臨街門店等各液化石油氣使用單位負責人安全意識淡薄,安全責任不落實,在液化氣使用過程中未建立安全使用制度,未指定專人進行管理,沒有對員工進行必要的操作及安全常識培訓,存在安全隱患;非法液化氣鋼瓶經營、配送站點“隱蔽”存在。在排查中發現,在1個約500戶居民的小區就存在10家以上的液化石油氣配送單位(個人),這些配送單位無《燃氣安全經營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配送車輛無《危化品運輸許可證》,人員無相關從業資格證的情況下,盜用其他經營單位名稱,配送大量超過檢驗期限及報廢的液化氣鋼瓶,非法從事液化氣經營活動;液化石油氣鋼瓶使用者,特別是住宅小區居民,普遍存在安全意識不強、安全使用知識欠缺的問題。大部分使用者不知道液化石油氣鋼瓶週期檢驗、限期報廢、正確點火方法等基礎知識,不會辨別“螺絲瓶”、不合格、無標識、超期未檢、超年限等“隱患”鋼瓶,不掌握液化氣管線簡單檢漏方法,不具備應付液化氣泄漏的處置能力,缺乏自我防護意識。

  針對發現的問題,該局大力開展宣教,普及液化石油氣及鋼瓶安全使用知識,增強液化石油氣及鋼瓶使用者的安全和自我防範意識。監察人員印製了小卡片,明示了液化石油氣鋼瓶檢驗機構的具體地址、聯繫電話和聯繫人,逐一發放到用戶手中,以便鋼瓶使用者及時、快捷的檢驗到期鋼瓶;嚴格查處了各石油液化氣儲存、使用環節,嚴禁存儲、使用超過檢驗期限、報廢及標識不清、來歷不明的鋼瓶;嚴格查處了擅自倒氣、無證充裝的違法行為,堅決維護液化石油氣及鋼瓶市場的良好經營秩序,確保安全。同時,該局加強與各相關部門的聯合執法,進一步完善綜合監管體制,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監管網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