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同仁堂:老字號的海外新征途

  • 發佈時間:2016-03-07 09:32:24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望八仙嶺,南臨吐露港,坐落在香港大埔工業區內的花園式工廠是同仁堂在海外的第一家生産研發基地。雖然最近香港天氣驟冷,工廠園區裏仍是綠意盎然。從2005年一塊雜草叢生、溝壑縱橫的荒地,到現如今11700平方米的現代園區,大浦生産基地打破了同仁堂此前“制藥不出京”的傳統,也加快了同仁堂海外發展的步伐。

  如今同仁堂已在海外25個國家和地區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海外累計諮詢和診療的患者超過3000萬人次。“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揚帆“出海”的老字號同仁堂用品質和誠信傳播著中國中醫藥文化的精髓,用科技和創新叩開了歐美市場的大門。

  “叮噹車”上的創業路

  走出國門,347歲的老字號同仁堂成了海外市場上的“創業者”。據北京同仁堂集團副總經理丁永鈴介紹,同仁堂的産品之前在香港就有很好的口碑,香港也就成了同仁堂海外發展的“前哨站”。

  香港寸土寸金,地價昂貴,人工成本也很高,在草創階段,同仁堂在香港可謂是精打細算,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盡力控制運營成本。據第一批入境的員工回憶,當時大家雖然有補助的交通卡,但為了給公司節約開支,只要是不趕時間,都會自覺地選擇乘坐價格最低廉的“叮噹車”。

  “叮噹車”其實就是有軌電車,行駛中司機時常用腳觸動挂在車下的腳鐘,發出叮噹叮噹的聲響。“其實在香港一般只有遊客才會體驗一下叮噹車,本地居民鮮有搭乘,原因很簡單,這種車子設備陳舊,速度緩慢,沒有空調,但最大的優勢是便宜。”

  隨著同仁堂在香港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大埔生産基地已經擁有60多名員工,大約三分之二都是香港本地人。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北京同仁堂國藥(香港)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丁永鈴表示,為了更好地融入當地,同仁堂在保證藥品品質的前提下,積極使用當地員工、工廠甚至原材料。除安宮牛黃丸製作工藝等核心技術外,一些加工任務也委託當地生産。“這樣既降低成本,也能為當地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4500平方米的潔凈區、1500平方米的庫房、500平方米的設備操作間、1500平方米的外包裝區,同仁堂在香港成為極少數獲得香港衛生署GMP認證的中藥製造商。消費者所熟知的安宮牛黃丸、靈芝孢子粉等産品就是從這裡走向世界。

  海外市場三步走

  據北京同仁堂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梅群介紹,按照同仁堂的規劃,國際化分為三步走。1993年邁出的第一步是借道香港。2003年,以在香港的北京同仁堂國際有限公司成立為標誌,邁出了第二步,目標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同仁堂”。2013年,以北京同仁堂國藥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為標誌,同仁堂開始第三步,進軍歐美主流國家。

  “海外門店既是同仁堂産品的銷售終端,同時也傳播著中國中醫藥文化。”梅群説。位於波蘭華沙的同仁堂門店每天都有金髮碧眼的外國人預約針灸推拿、調理按摩。據同仁堂健康理療師孟祥紅介紹,拔火罐在中國比較常見,有些家庭把拔火罐當成日常養生的手段,但利用拔火罐進行診療,外國客人都是第一次聽説。“大部分客人在接觸了罐診及嘗試調理後,願意長期來接受中醫的養生調理,效果不錯,有時我們也通過中醫文化和養生調理的講座等盡可能讓洋客人了解中醫治療的理念”。

  “今年,我們在中國香港、德國、阿聯酋、紐西蘭、瑞典、捷克新開了9個店面,2015年是在歐美市場上動作非常大的一年。”丁永鈴説,以前同仁堂只開藥店,現在中醫診所和養生中心也開到了海外。據統計,同仁堂已在海外25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31家公司,115家零售終端、中醫診所和中醫養生中心,在海外累計診療的患者超過3000萬人次,讓數以億計的海外人士認識了同仁堂,認識了中醫藥。

  國際化倒逼現代化

  由於中西醫理論體系差異,中醫藥國際化屢屢碰壁,中醫藥企業“走出去”也步履維艱。

  中醫藥的“身份認證”對同仁堂來説尤為重要,但老字號能延續上百年,骨子裏必然有創新的基因。在藥品準入嚴苛的歐美國家,同仁堂先把中醫藥診所和養生中心建起來;為了打破準入壁壘,同仁堂還和海外醫藥研究機構聯手科研,共同培養中醫藥人才,展開中藥成分安全性研究。科研領域的進展讓中醫藥有了話語權,在海外市場逐漸得到認可和推崇。

  丸藥如何服用,湯藥如何熬製,這些在北京市民看來已是“常識”的知識,對於大多數境外消費者而言卻十分陌生。仔細觀察,同仁堂的丸藥包裝上印著一行字:本品不可整丸吞服。據香港同仁堂尖東店工作人員介紹,以前這樣的説明是沒有的,但有一次客人到門店質問,説同仁堂的藥根本不能消化,經過詢問才發現客人竟然將蠟丸整體吞下。在這之後,同仁堂在包裝上就特別印刷了如何拆解包裝、如何服用藥丸的示意圖,在同仁堂飲片的外包裝紙上,也增加了煎煮湯藥詳細的程式説明。

  在走向海外的征途上,同仁堂不斷創新完善,展露出國際化、規模化、專業化的大企業風範。去年10月上線的跨境電商平臺“天然淘”,則在讓中醫藥“走出去”的同時,將海外的健康産品也“引進來”。

  據介紹,同仁堂現在出口經營産品的品種規格已達680多種,商標在海外7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註冊。據梅群介紹,雖然國外門店的銷售人員都是洋面孔,不過每家店經營的産品品質與國內的同仁堂藥店都保持一致。“十三五”期間,同仁堂預計將在40個國家或地區開設網點200個,建成覆蓋全産業鏈的國際化中醫藥健康産業集團,讓中華老字號的種子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

  (陳雪檸)

同仁堂(600085)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