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自有品牌是走向貿易強國的必由之路

  • 發佈時間:2016-01-25 10:31:51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觀察家

  □ 徐建華

  加工貿易是我國對外貿易和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推動産業升級、穩定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全球産業競爭格局深度調整,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加工貿易承接國際産業轉移放慢,産業和訂單轉出加快,企業生産成本上升,傳統競爭優勢逐漸削弱。為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加快推動加工貿易創新發展,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國務院近日專門出臺了《關於促進加工貿易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動我國産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躍升,助力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加工貿易實現了高速度、跨越式發展。目前,全國10萬家加工貿易企業帶動直接就業4000萬人,大約佔我國第二産業就業人數的20%。據WTO統計,我國已連續3年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2015年1~11月,超出美國566億美元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這其中加工貿易作出了重要貢獻。

  然而,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和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我國的加工貿易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其中突出表現為承接國際産業轉移受到來自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雙向擠壓”,傳統的粗放式發展模式難以為繼。當前,我國加工貿易發展出現了“一慢、一快和一升、一降”的態勢。“一慢”,是跨國公司主導的大規模國際産業轉移明顯放緩,發達國家轉向大力推動“産業回歸”和“再工業化”。“一快”,是我國加工貿易産業和訂單向外轉移加快,同時越南等發展中國家承接産業及資本轉移加快。“一升”,是我生産要素成本快速上升,沿海地區雇傭工人成本已達5500元/月左右,是緬甸、孟加拉等周邊國家的3~5倍,接近匈牙利、羅馬尼亞等東歐國家。“一降”,是我國低成本製造的傳統優勢明顯弱化。

  為此,必須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創新驅動和擴大開放為動力,以國際産業分工深度調整和實施“中國製造2025”為契機,加快推動加工貿易創新發展,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意見》中專門提出要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推動加工貿易企業由單純的貼牌生産(OEM)向委託設計(ODM)、自有品牌(OBM)方式發展。

  貼牌生産,這是我國加工貿易發展之初,依靠勞動力、土地等低成本要素,承接國際産業轉移時選擇的一種適合自己的生産方式,也確實助推我國的加工貿易快速發展,取得了令全球驚嘆的成績。然而,隨著我國傳統優勢受到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擠壓”漸漸變得微弱,這就迫使我國的加工貿易及其從事加工貿易的企業必須開啟轉型升級之路。

  經濟學裏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微笑理論”,意思是説在市場經濟下,一個企業的研發、製造和銷售組成了一個笑臉,其中兩端是研發和銷售,中間是製造。在中國企業大多從事OEM時,主要集中在“微笑曲線”最低端的製造領域,儘管利潤相對較低,但由於中國製造具有的一些傳統優勢,還是給中國經濟發展以及貿易增長帶來了巨大貢獻,但隨著“兩邊擠壓”的加劇,使得OEM的發展空間和利潤更加嚴峻,加工貿易就必須朝著“微笑曲線”的兩端攀升,通過製造研發、品牌經濟,實現“中國産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

  從貼牌生産到自有品牌,是我國加工貿易提質升級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其鳳凰涅槃之路。必須承認,實現從OEM向到ODM、OBM的發展方式轉變,並不是一條平坦的道路,而是會充滿荊棘、挑戰的道路,甚至有的企業會在其中受到巨大衝擊,但從長遠來看,中國的加工企業必須有計劃、分批次的逐步實施過渡。事實上,在《意見》中也對不同的産業升級予以了區別對待,提出了“留、來、轉”3類創新發展的路徑。無論是“留下來”“引進來”還是“轉出去”,加強核心技術研發、加快智慧製造升級和技術改造,提升産品和服務品質,打造自主品牌,實施創新驅動,堅持品質為先,才能實現我國加工貿易的持續健康發展和提質增效升級。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