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標保護結出扶貧“金果子”
- 發佈時間:2015-11-25 09:32:18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謝揚帆
11月,是甘肅隴南油橄欖的收穫季節。近日,隴南武都區漢王鎮油橄欖鮮果收購點裏停滿了車輛,種植戶們正忙著交售自家採摘的油橄欖鮮果。興原油橄欖農民合作社負責人賈生軍承包了20公頃地種植油橄欖,是這裡的油橄欖種植和銷售大戶,“鮮果按照當下價格,平均每公斤賣7至8元錢,預計收入可達60多萬元。”賈生軍樂呵呵地説,“獲得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後,現在的油橄欖鮮果售價比原來高出30%左右,這幾年的收入也水漲船高增加了不少。”
搭乘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快車”,隴南油橄欖在2008年獲得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後産業迅速發展,現已發展成為中國油橄欖果原産量和産品銷售第一的産業集群,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一個重要産業。近幾年,武都花椒、禮縣蘋果、文縣綠茶等先後登上了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大舞臺,改變了“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況。數字顯示,隴南市目前有14個産品獲得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的産品種植面積和産值分別佔該市特色農林産品種植總面積、總産值的31%和43%,産值比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前增長了52.5%,獲地理標誌保護産品銷售收入佔農民每人平均收入的1/3,地標産品生産從業人員已達137.5萬人,地標産品已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助推器。段春敏是三河鎮花椒種植與銷售大戶,他説:“以前,我們就吃虧在不會保護自己,現在申報了地理産品保護,武都‘大紅袍’花椒再也沒人假冒了,花椒價格這幾年也跟著一路看漲。”地理標誌産品保護不僅惠及農民,企業也成為最大受益者。祥宇油橄欖開發有限公司是當地最早參與申報、使用國家地理標誌的企業,使用地理標識後産品銷售量增長了20%以上,銷售收入增長了8.7%。
地標産品保護不僅凸顯了隴南品牌效應,同時助推了電子商務發展,通過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的産品已成為網路行銷的通行證。目前該市有電子網店6000多家,累計銷售農産品19.3億元,其中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銷售收入達7億元,佔該市電子農産品總銷售收入的36%。禮縣蘋果在今年全國蘋果滯銷的情況下,由於加貼了國家地理保護標誌,銷售收入比去年增長6.6%。焦武民是隴南武都區電子商務中心主任,他見證了近幾年地標産品保護對電商發展帶來的變化,“武都花椒今年售價已經達到60多元,價格比2012年成為地標産品前幾乎翻了一番,以前是在賣土特産,現在是在賣品牌,電商在銷售中嘗到了甜頭,更加注重地標標誌的加貼使用。”
發展地理標誌産品不僅成為隴南、更是成為甘肅全省促進農民增收脫貧致富的重要手段,多個地標産品已經在甘肅遍地開花。截至目前,該省有52個産品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地標産品的結構日趨多樣化,實現了地標産品在該省的全覆蓋。甘肅質監部門加大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的申報和保護力度,建立健全了地理標誌保護使用管理制度和檢驗檢測體系,加強了對地理標誌産品品質的監督檢查,有效維護了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他們依託龍頭企業和行業協會或專業合作社,推廣“地標産品+龍頭企業+農戶+市場”新型産業化經營模式,示範帶動一大批特色企業或農業生産組織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推動了特色産業集群發展。該省涌現了不少産業帶動能力強、市場佔有率高、國內乃至國際上都有一定知名度的地理標誌保護品牌。武都油橄欖、茶葉、河西走廊葡萄酒、金徽酒、紅川酒等一大批地標産品已經獲得甘肅名牌産品殊榮,90%以上的農産品獲得有機、綠色等産地認證。地標産品在促進區域首位産業發展、延伸産業鏈條、提高産業競爭力,特別是在推進精準扶貧、助力電商發展方面更是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該省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總産值145.97億元,年利潤54.99億元,直接從業人數達到325.7萬人。
如何複製和推廣隴南模式,加快地標工作與精準扶貧有機融合,真正發揮“培育一個産品,做好一個保護,帶動一個産業,搞活一地經濟,富裕一方百姓”的作用,成為擺在甘肅質監部門面前的一大“考題”。近日召開的甘肅省地理標誌保護工作推進精準扶貧現場會議為這個“考題”定出攻堅戰略。“隴南市地理標誌保護工作做得好,有特色,有成效,就是把這項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到扶貧攻堅的大格局中,形成了具有獨特形式、豐富內容和實際成效的地理標誌保護‘隴南模式’,其中有很多可以在全省複製、推廣、借鑒的成功做法和鮮活經驗”,該省質監局局長馬平在會上提出了在全省複製推廣隴南模式的總體任務和具體要求,要求把地理標誌保護工作與精準扶貧、助推電商發展及品牌培育密切結合起來,加大與扶貧産業的融合力度,著力提高地標産品知名度、美譽度及市場競爭力。他表示,質監部門要發揮主力軍作用,加快申報步伐,做大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總量,建立健全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的服務體系,助推甘肅省扶貧攻堅戰略。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