譜就計量藍圖 有效助推成都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 發佈時間:2015-11-16 10:34:00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張 東
成都計量事業將迎來發展春天。近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正式下發《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四川省計量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作為成都市第一個經市政府同意發佈的全市計量工作專項規劃,《實施意見》是新時期全市計量工作的行動指南,對促進成都計量事業科學發展、服務全市經濟社會建設大局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計量與人們的生産生活密不可分。“柴米油鹽醬醋茶,事事關心;衣食住行購樂遊,處處牽連”,濃縮的不僅是計量工作關乎民生、情係百姓的責任與情懷,也見證了計量發展推動産業進步和城市繁榮的堅實步伐。
在傳承中發展 計量已成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
計量,一項古老而又新興的事業,自大禹“以身為度”勘測治水以來,計量已貫穿人類文明幾千年的發展歷程。秦始皇曾以當時最高的法律形式統一了全國的度量衡,從此揭開了中國計量事業的歷史篇章。隨著物品交換活動誕生和發展,人類的進步和社會的生産分工,促使古代度量衡逐步演化為現代計量技術。
時至今日,計量科學所包括的長度、熱學、力學、電磁學、無線電、時間頻率等十大計量,已經成為促進科技進步、保障國防安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打造區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技術支撐。計量測試技術的每次突破,都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革命性發展。
計量被喻為工業生産的“眼睛”。國外發達國家把計量檢測、原材料和工藝裝備作為現代工業生産的三大支柱。據統計,在工業化國家,測量活動對國民生産總值的貢獻佔4%~6%;在經濟交往中,超過80%的貿易必須經過計量才能實現;企業安全生産需要安全防護用計量器具來進行生産監控和險情預警。
計量是提高産品品質的重要技術保障。計量貫穿于生産過程的各個環節,從原材料進廠,到最後生産出成品的各個階段,都要不斷地進行各種參量的計量檢測。只有憑數據把好原材料品質關、監控生産工藝、嚴格成品檢驗,品質才能真正得到保證。沒有準確的計量,就沒有可靠的數據,就無法優化生産流程,改進産品品質,也就不可能生産出高品質的産品。
計量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電能表、煤氣表和水錶等都需要準確的計量;購買商品需要用到電子秤等進行計重,用到尺子等測量尺寸,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需在包裝前準確計量防止缺斤短兩;食品是否安全必須經過嚴格的檢測才能判定;醫院用於日常診斷的體溫計、血壓計、B超、X光機、心腦電圖機等儀器設備都屬於計量器具,它們對疾病的預防診治至關重要。
近年來,作為西部大開發的引擎城市,成都市大力實施計量發展戰略,不斷增強計量競爭能力,全面提升計量工作在提高産品品質、促進産業發展、推進節能減排、加快創新驅動以及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的基礎保障作用,為全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特別是此次《實施意見》的出臺,首次將計量工作提高到政府層面整體推進,無疑正是成都進一步夯實計量基礎、完善計量體系、提升計量整體水準、堅定計量發展信心的有力見證。
實施計量興業 提升城市繁榮指數
成都市以制度創新為切入點,依託著長遠的頂層設計為全市計量事業發展謀篇佈局。該市先後頒布實施了成都市計量監督管理條例、成都市醫療衛生計量工作規範、成都市加油站(油庫)計量體系等級確認評審標準、成都市固定集貿市場誠信計量建設規範等一系列規範性文件,制定或參與制定了102項國家技術規範、18項地方檢定規程及校準規範,建立了較為完善的計量法規體系。此次隨著《實施意見》的正式出臺,一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企業主體、行業自律、社會參與”的大計量工作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技術創新是計量發展的重要基石。為此,成都市以科技創新為支撐點,不斷提升重點産業量傳溯源體系覆蓋率,積極構建滿足成都市産業發展需求的計量檢測技術體系。目前,該市已建立3個國家級計量中心(站)、16個省級計量技術機構、28個市級計量技術機構,建立並保存40項國家計量基準、副基準,659項不同等級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形成了覆蓋長、熱、力、電等十大計量領域的量傳溯源體系,初步打造出上下聯動、互為補充的計量檢測“綜合體”,為成都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量值溯源保障。
目前,成都市全力推進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成都)項目建設,不斷拓展大流量、高精度、節能減排等計量檢測工作新領域。2015年4月,作為全國副省級城市中首個開建的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成都)項目順利通過國家質檢總局專家組考核驗收。
與此同時,選址天府新區、投資6.4億元建設的“成都市品質技術監督檢測檢驗服務中心”項目此前已正式啟動……一系列高端計量平臺的拔地而起,必將為成都大力發展迴圈經濟、低碳經濟和綠色經濟,調整優化産業結構,推進城市業態高端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企業是品質提升的主戰場,更是轉型升級的排頭兵。為了幫助企業通過精細化管理實現能耗物耗下降、産品品質提高的目標,成都市以服務創新為突破點,鼓勵企業建立符合生産需要的計量實驗室,指導企業在原材料驗收、生産加工、産品檢驗等關鍵環節合理配置計量器具,有效分析和運用計量檢測數據,實現對生産全過程的精準控制,推動企業産品升級和精益管理。該市還圍繞119家重點耗能企業深入開展能源計量審查,指導企業科學配備能源計量器具、實施能源計量監控、建立能源計量保證體系,實現從能源採購到能源消耗全過程監管,為企業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鋪平道路。
計量興,百業旺。經過多年馳而不息的計量建設,成都目前已基本實現食品、化工、機械、建材、建築、冶金、輕工等傳統産業,電子資訊、汽車、石化、軌道交通等重點優勢産業和航空航太、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産業的常規量傳溯源能力;實現貿易結算、安全防護等重點民生領域計量檢測能力全覆蓋,具備醫療衛生、環境監測等領域常規計量檢測量傳溯源能力……它們為産業的進步與城市的繁榮默默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當前成都正圍繞“再造一個産業成都”的核心目標,加快建設現代高端産業集聚區。為了推動成都産業結構調整,加速經濟轉型升級,此次出臺的《實施意見》對成都計量發展制定了高屋建瓴而又切實可行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堅持計量為民 描繪民生幸福畫卷
成都市質監局把民生計量作為建設和諧成都的具體實踐,牢固樹立“精心、精細、精準、精益求精”的服務理念,大力創新誠信計量監管長效機制,精思國計,細量民生,全面推進民生計量工程優先發展,其民生計量的“成都經驗”已在全國推廣。
監管到位,不僅要管得全,更要管得細。為此,該局從創新監管手段入手,堅持集貿市場“兩免費”“兩巡查”的精細化監管,形成了適應成都經濟發展和地域特色的集貿市場“誠信計量建設成都模式”,更促進了市場計量管理的良性迴圈。該局還通過網際網路、RFID技術等現代化手段為民生計量保駕護航,在全國首創研發了基於物聯網技術的電子秤防作弊系統,做到電子秤使用全過程可記錄、可追溯。此外,該局還在西部地區率先組織開展對基層公益性醫療衛生機構的彩超、B超、血壓計和體重秤等4種常用醫療計量器具實施免費強制檢定,促進了城鄉社會服務資源均等化,有力地助推了成都“圈層融合”發展戰略。
小計量牽動大民生。近年來,計量惠民,已成為成都市踐行“民生優先”的重頭戲之一。224個集貿市場每年兩個週期的計量器具免費強制檢定;218個鄉鎮衛生院、10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798個村衛生站和16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在用的B超、彩超、血壓計和體重秤等4種常用計量器具的登記、建檔和免費強制檢定;1000多位學生免費視力檢測、驗光;監督檢查集貿市場、餐飲業、加油(氣)站、商場(超市)、醫院的計量器具46100余臺件;監督抽查加油站600余家、加油機2700余臺,組織編印《成品油經營企業計量人員工作手冊》,培訓加油站計量管理人員220余名,年均惠民金額700萬元……這些數字所折射出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計量工作成果,更包含了普通群眾在計量惠民中所獲得的點滴實惠。
目前,計量發展在成都各區(市)縣呈現出“多點開花、全面發展”的良好勢頭。青羊區在創建全國首個旅遊品牌示範區進程中,狠抓集貿市場、餐飲娛樂、商場超市的民生計量監管,積極探索餐飲業、零售業誠信計量建設長效機制,為文博旅遊産業轉型發展不斷注入活力。而不久前在成都舉辦的“OIML法制計量與民生國際研討會”上,來自英國、德國、加拿大、紐西蘭、馬來西亞等1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名國內外計量專家專程參觀考察了高新區和平菜市場、芳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其民生計量建設成果更是贏得一致肯定和高度評價。
當前成都正全面落實城市建設管理“五個轉型升級”和“大城市、細管理”要求,以群眾滿意為第一追求,全面完善社會公共服務,著力推進民生工程建設。為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在此次出臺的《實施意見》中,民生計量建設依然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以推進,這將為更加幸福、更加公正、更加和諧的“宜人成都”建設增光添彩。
打造計量高地 譜就發展宏偉藍圖
科學發展離不開藍圖指引。作為成都計量發展史上的標誌性事件,《實施意見》的出臺,無疑吹響了成都攀登“西部計量高地”的衝鋒號角。
為加快推動全市計量事業發展和品質強市建設,《實施意見》明確了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市委“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總體戰略和五大興市戰略,以成功創建“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為契機,堅持“突出重點、夯實基礎、統籌兼顧、服務發展、完善法制、依法監管”的原則,提升計量工作在促進産業發展、提高産品品質、推進節能降耗、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和保障民生等方面的基礎保障作用,為服務全市經濟社會建設大局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發展目標有3個方面。一是計量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升。進一步完善量值傳遞與溯源體系,提升汽車製造、精密機械、生物醫藥、電子資訊技術、環境保護等領域的計量檢測能力,構築資源配置合理、保障能力齊全、服務功能完備、國內水準一流的計量技術基礎支撐體系。到2020年,全市計量標準和量值傳遞與溯源體系覆蓋率達到95%以上,全市行政區域內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達到780項以上,建立1至2個國家産業計量測試中心、2個計量重點實驗室。
二是民生計量監管體系基本完善。全市計量法規體系和計量監管體系基本健全,計量監管機制和方法不斷創新,行政許可行為規範、計量監督管理科學有效;社會誠信計量體系基本建成;公平和諧的市場計量環境基本形成。到2020年,重點管理計量器具受檢率96%以上,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合格率96%以上,計量産品品質監督抽查總體合格率95%以上,引導培育誠信計量示範單位600家以上。
三是能源計量服務平臺基本建成。進一步加強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成都)建設,加快推進合同能源管理節能量審核、能源審計等項目建設,構建基本滿足該市經濟轉型升級需要的能源計量服務平臺。到2020年,全市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達標率100%,培育市級能源計量示範單位100家以上。
為了實現計量發展在成都“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進程中的嶄新使命,《實施意見》不僅提出多個量化指標,還將重點打響“三大戰役”。
——加強計量技術研究與創新成果轉化。在産業計量領域,重點開展工業線上計量器具檢測、線上感測器檢測、能源數據遠端傳輸和分析等計量技術研究,促進産業計量技術能力穩步提升。在醫療衛生領域,重點開展涉醫電離輻射等計量器具量值溯源的技術研究,保障診斷、治療的準確性。在環境保護領域,重點開展大氣環境中顆粒污染物總懸浮微粒(TSP)、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等線上監測系統量值溯源研究,開展水質評價標準物質及儀器研發,保障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在貿易結算方面,開展電子計價秤、加油(氣)機等計量器具防作弊技術研究,保證公平交易,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積極參與計量技術規範制(修)訂。針對重點領域技術規範空白,在環境保護、醫療衛生、生物醫藥等方面,積極參與國家和地方計量技術規範的制(修)訂,每年不少於2項,滿足量值傳遞與溯源及計量執法需要。
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完善、提高現有長度、熱學、力學、電磁學等十大計量領域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的性能,重點提升測力、氣體流量、電子資訊等計量標準的準確度等級,提高校準或檢定的自動化程度和資訊化水準,並有效擴展檢測範圍。每年新建社會公用計量標準不少於20項,至2020年,新建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20項以上,力爭建立更多覆蓋面廣、實用性強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進一步提高計量服務成都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推進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加強計量科研重點項目培育、創新人才培養、創新載體建設、重大課題研究、科技交流合作以及科技政策激勵工作,構建引領和支撐全市計量發展的計量科技創新體系。將科技經費的配置從項目經費為主逐步向“環境、人才、載體、項目”多方位配置轉變。加快計量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把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作為項目立項、執行、驗收的全過程評審指標;緊扣企業的計量測試技術需求,與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實現成果共用;研究制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政策措施;積極鼓勵計量技術機構與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各類科技創新載體。
——提升計量服務與保障能力。統籌規劃全市量值傳遞與溯源體系建設。統籌全市社會計量資源,積極發揮法定計量檢定機構、計量校準機構的作用,分階段推進全市基於産業佈局的計量服務網路體系建設,到2020年底,基本形成滿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量值傳遞與溯源體系。重點加強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推進民生計量和能源計量等領域量值傳遞與溯源能力建設,滿足計量行政部門履行法定職責的要求。加強符合成都産業特點的計量校準或檢定能力建設和産業計量創新能力建設,因地制宜建立具有成都優勢的産業計量測試中心,積極建設服務於區域經濟、城鎮化建設、中小微企業等的量值傳遞與溯源能力。
構建服務産業發展的計量技術服務平臺。圍繞成都市重點優勢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五大高端成長型産業和現代産業集群,加強國家及省級專業計量檢測中心建設。在能源計量領域,繼續推進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成都)建設,在汽車製造、生物醫藥、電子資訊技術、環境保護等領域積極創建1至2個國家産業計量測試中心,爭創精密機械檢測、流量校準或檢測2個計量重點實驗室。
提升計量檢測機構的技術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積極培育和開放計量檢測市場,推動計量檢測機構的發展壯大。加快推進成都市品質技術監督檢驗檢測服務中心建設,著力打造中西部一流的計量檢測平臺,推動成都檢測機構走向全國,促進計量檢測結果互認。在科學計量、法制計量、産業計量方面完善計量服務的激勵機制,促進行業的市場規模和服務品質再上新臺階。
大力夯實企業計量基礎。鼓勵企業建立符合生産需求的計量實驗室,指導企業在原材料驗收、生産加工、産品檢驗等關鍵環節合理配置計量器具,準確分析和運用計量檢測數據,實現對生産全過程的有效控制,推動企業産品升級和精細化管理,實現能耗物耗下降、産品品質提高的目標。引導企業採用智慧化計量儀器和設備,充分發揮計量測試技術在智慧製造、智慧生産中的技術支撐作用。
加強計量交流合作。建立計量交流合作平臺,學習和引進國內外先進計量技術和管理理念,重點在學術交流、人員培訓、計量標準比對等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
——提高計量監督管理水準。加強計量政策法規體系建設。積極組織修訂《成都市計量監督管理條例》,結合成都實際,研究制定計量器具管理、計量技術機構規範、財政經費保障等配套性文件,基本形成適應全市計量依法行政要求的政策法規體系。
強化民生計量監管。進一步加大對民生領域在用計量器具的監管力度,逐步建立檢定結果公示制度。加強對定量包裝商品的監管,健全市級定量包裝商品監督抽查機制。加強計量風險隱患的排查和預警處置,針對涉及民生、社會影響面大的計量器具可能存在的隱患或潛在風險,制定計量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建立風險排查和分析評估機制。
強化能源計量監管。進一步加強全市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管理,依法開展能源計量審查,強化用能單位能源計量主體責任。鼓勵重點用能單位開展能源數據線上採集、實時監測工作。充分發揮計量技術機構的技術優勢,開展能量平衡測試、能源審計、能效對標、碳排放檢測等技術服務,促進用能單位節能降耗增效。加強重點耗能産品能源效率的計量監督管理,開展能效標識監督檢查,積極推進能源計量示範單位創建活動,每年培育能源計量示範單位不少於20家,至2020年,培育能源計量示範單位100家以上。
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深入開展“計量惠民生、誠信促和諧”活動,大力推進民生計量誠信體系建設,強化經營者主體責任和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發揮行業組織作用,樹立誠信計量理念,培養自律意識,推動經營者開展誠信計量自我承諾活動。每年培育誠信計量示範單位不少於100家,至2020年,培育誠信計量示範單位600家以上,基本形成公平和諧的市場計量環境。
嚴厲打擊計量違法違規行為。建立健全查處重大計量違法案件的快速反應和執法聯動長效機制。對群眾投訴反映集中、社會關注度高的領域,聯合相關部門開展行業性、階段性、區域性專項計量執法行動。依法查處生産、銷售、修理和使用環節利用計量器具作弊的違法行為,依法打擊能效標識虛標和商品過度包裝行為,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和健康安全。
為保障《實施意見》的貫徹落實,成都市政府辦公廳在《實施意見》中要求,各區市縣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高度重視計量工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強人才培養與隊伍建設,加強計量宣傳和計量文化建設,強化評估考核,層層落實責任,把計量發展規劃納入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同時建立由質監部門牽頭,發改、經信、環保、教育、科技、財政、人社、商務等部門參與的協調機制,及時研究制定支援計量發展的政策措施,確保《實施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度萬物、量天地、衡公平。計量,不僅是科技的先行、經濟的支撐、公平的基石,更挺起了一座城市崛起的“脊梁”。當前,成都正站在“新常態、萬億級”的新起點,踏上了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新征程。作為引領成都未來五年的計量發展藍圖,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實施意見》的深入推進,成都計量事業不僅將在更高層面上取得更大突破、贏得更大作為,還將為完善中國計量體系、服務經濟轉型升級不斷創造“成都經驗”、樹立“成都標桿”!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