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為轉型升級化解危機闖出新路

  • 發佈時間:2015-11-16 10:33:55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新雯

  裝備製造是東北傳統優勢産業。面對全球低端製造業向其他發展中國家轉移,高端裝備向發達國家回流的“雙向擠壓”,東北製造在逆市中推動國際産能合作,為轉型升級、化解危機闖出新路。

  放眼海外尋求突圍

  近日,70多名來自德國、法國、土耳其、智利、南韓、日本、印度等20多個國家的銷售人員走進北方重工集團,參加了公司舉辦的首個海外代理商大會。北方重工進出口分公司總經理楊溢説,這種實地學習有助於他們對企業産品和文化增加認同,進而更好地為公司深耕國際市場服務。

  北方重工的這一轉變,代表了東北裝備製造企業的市場突圍方向。去年以來,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處於産業鏈上游的東北裝備製造業深陷訂單下降、利潤下滑和産能過剩的窘境。從“眼睛向內”到“放眼海外”,已成為這些企業脫困轉型的選擇。

  今年5月國家出臺的《關於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的指導意見》,也因提供“走出去”的全新思路,讓東北裝備企業信心十足。

  不久前,瀋陽遠大集團位於哈薩克的工業園區又接到了一批來自東歐的新産品訂單。集團董事長康寶華對開發海外市場雄心勃勃:“目前集團在全球有130多個分支機構,未來這一數字要達到1000個,我們不僅賣自己的産品,也要為其他企業提供銷售平臺。”

  國際合作助力升級

  事實上,東北裝備製造業下滑既有市場低迷、産能過剩的外部因素,也有技術含量低、創新能力弱等內部原因。與中國製造當前面臨的“雙向擠壓”類似,東北裝備製造業正遭遇“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與南方地區相比,東北日用品製造不發達,而與日本、德國等製造強國相比,東北大型裝備的研發投入少、創新能力差、系統整合能力弱。

  在東北多地,經常會碰到當地加工企業不願用東北“母機”的案例。吉林艾斯克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産禽類屠宰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總經理宋岩冰介紹,公司很多關鍵部件和材料都從海外進口。“雖然進口部件價格要高出一截,但壽命和可靠性高出不少,綜合算起來還是划算。”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表示,中國從工業化中期向後期的過渡中,對重化工業的需求高峰回落,東北裝備亟須改變過去偏重追求數量效益的發展模式,轉為注重品質效益,向高端化轉型,這一轉型離不開國際産能合作。

  國際産能合作既意味著“走出去”,也包括“引進來”。兩年前,磁谷科技集團斥資收購了瀕臨破産的美國麥格納公司,如今公司採用這一先進技術生産的高科技産品訂單不斷。遼寧省經信委經濟運作處處長李懷東説,海外並購既提升技術,也學習了先進管理經驗和精益求精的製造業精神,已成為改造、提升東北裝備製造業的一條捷徑。

  “走出去”未來可期

  在國家今年推出的“中國製造2025戰略”中,東北裝備扮演了重要角色。東北是新中國工業搖籃,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三省工業的比重都超過20%,近年來東北攻關的一批重大裝備填補了國內空白。專家認為,東北作為中國裝備製造業的先發地區,推動行業向智慧化、資訊化、整合化方向邁進,有利於挺起中國重大裝備的脊梁,成為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和帶動因素。

  日前在瀋陽舉行的“經濟新常態下的東北振興論壇”上,不少專家學者和經濟界人士都看好東北裝備的外向型路徑。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建議國家加快在東北設立自貿區,並且建設對接周邊國家的交通大通道,支援設立境外産業園區。

  大連市副市長曹愛華表示,東北各地亟須聯合實施大企業帶動策略,以“製造+服務”的模式整合産業鏈上下游資源,推動機車、造船、工程機械等優勢産業和石化、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傳統産業走出去。

  分析人士指出,以促進走向世界為目標,東北裝備製造業通過擴大開放倒逼行業改革,並輔以政府部門的適度扶持,其轉型升級未來可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