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大飛機裏的大文章
- 發佈時間:2015-11-06 09:32:43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胡立彪
我國自主研製的C919大型客機正式下線,引得國人紛紛點讚。業內普遍認為,這標誌著我國已經開始踏入大飛機製造的大門,中國人乘坐國産大飛機翱翔藍天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
不過,再好的事也有潑冷水的。有人看到C919的機體結構分解圖與主要供應商名單,發現除了機身之外,包括發動機在內的核心部件全部來自美國或法國合資公司,於是就提出這“算不算國産”的質疑。對此,專家解釋稱,就目前階段而言,國産化率是C919不能不關注、也不必太過糾結的問題。我國民用航空工業起步非常晚,如今能夠把系統整合和總體設計做好,就已經相當了不起了。而系統整合與總體設計正是C919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體現。
關於“是否國産”這個問題,中國商飛大型客機C919項目常務副總設計師陳迎春打了比方:就像服裝設計,設計師把布變成衣服、變成時裝,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品牌,至於布料産自哪、棉花誰種的,這都不重要。事實上,C919是採用國際通行的“主製造商-供應商”的模式進行生産的,按照自己對飛機的定義採購各種系統和設備,研製出自己的飛機,這是一個創造的過程,也是核心過程,體現了自主創新,其智慧財産權完全在製造商手裏。所以説,C919儘管有很多國外供應商,但這不影響飛機本身的國産屬性。
其實現在許多領域都採用這種生産模式。比如蘋果手機,其螢幕、應用處理器、相機組件、電池等重要部件,都來自日、韓、德等國供應商,就連組裝也基本都由台灣的富士康來完成,蘋果公司所做的只是設計。有人會因此懷疑iPhone不是蘋果公司産品、蘋果公司不是美國企業嗎?
就像蘋果通過擁有智慧財産權而獲得巨大市場利益一樣,C919大飛機的國産屬性背後,也是一座價值無限的富礦,還需要不斷開發。而這種接續的開發所能帶動的經濟效益,才是這架大飛機真正要做的大文章。
中國商飛在擇優選擇跨國公司作為大型客機機載系統供應商的同時,推動這些供應商與國內企業開展合作,組建了航電、飛控、電源、燃油和起落架等機載系統等16家合資企業,通過技術轉移、擴散、溢出提升我國民機産業研發與製造的整體水準。這個過程有點類似于我國汽車工業發展所走過的路,但在飛機製造方面,我們更注重技術和工藝的引入和吸收,而不是“市場換技術”。
尤為重要的是,現在花大力氣研發製造大飛機可以對我國的産業升級和經濟發展産生巨大的拉動作用。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民用飛機銷售額每增長1%,GDP就增長0.74%。另有研究表明,向航空工業每投入1萬美元,10年後就可以産生50萬至80萬美元的收益。因此,航空産業被稱為“工業之花”。而航空産業中的大飛機更被譽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大飛機項目的創新輻射,可以帶動材料、化工、資訊、自控、動力、機載設備及機械製造等許多基礎産業和高新技術的發展,加快國家傳統産業的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中國製造的整體水準和能級。
利用大飛機項目帶動國家的産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德國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上個世紀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德國都是靠汽車製造和其他機械製造來拉動本國經濟,可後來發現,這種拉動越來越乏力,效果越來越不明顯,於是德國轉而跟法國等聯合起來,共同研製大型客機(也就是現在的空客),大大拉動了德國國民經濟的增長和製造産業的進一步升級。德國的這種做法很值得中國學習借鑒。
當然,我國大飛機的成熟還要經過一段時間,有關方面在進行大飛機的生産和市場拓展方面還要有戰略、有步驟地穩步推進,不能急功近利,要將技術、市場、安全和品質等因素綜合起來考慮,慎重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