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消費警示 > 正文

字號:  

微整形"各種忽悠大行其道" 色情從業者變"醫生"

  • 發佈時間:2015-11-06 08:48:2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金瀟

  近年來,注射、微創技術已成為整形美容醫學的主流,因為宣稱“創傷小、見效快”,受到不少求美者的追捧。市場需求劇增、行業發展迅猛但良莠不齊,微整形引發的醫療事故屢有發生,且有逐年增多的趨勢。專家表示,微整形絕不等於微風險,一些無證非法的微整形會給求美者帶來不可逆的永久傷害。微整形是醫療行為,要選擇正規醫療機構進行相關治療。

  炒作概念吸引消費者

  “概念混亂,各種忽悠大行其道。”在談到當今美容整形市場時,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整形外科博士生導師靳小雷如是形容其亂象。他表示,常規整形手術無非幾種,因為南韓整形文化發達和影視劇等文化滲透,令“韓式雙眼皮”、“韓式隆鼻”等一些所謂韓式概念成了時髦,“都是為迎合哈韓族心理而炒作甚至生造出來,在醫學教科書上並沒有這些概念。”

  例如雙眼皮手術,所謂“韓式三點”其實就是三點縫線法,“高分子雙眼皮”不過就是埋線法,很多人乍一聽這個概念還以為是個很高科技的術式,實際上都是簡單手術。“很多概念,我們這些專業醫生都完全聽不懂,純屬忽悠,非常不靠譜。”靳小雷説。

  “還有所謂的‘蘋果肌’,這壓根不是解剖學上的名詞,沒有準確的位置指向,跟‘蘋果’和‘肌肉’都沒關係,實際上指的是顴部豐滿程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整形美容外科評審專家、北醫三院整形外科副主任薛紅宇表示,如今整容行業新名詞新概念五花八門,但這些不是化學名而是商品名,像藥品一樣,化學名只有一個,商品名卻千奇百怪,弄得專業醫生也雲裏霧裏。而這些新概念一般都是來自於一些美容院和私立整形診所,他們不時“發明”一些新名詞用來打廣告,以時尚之名來吸引眼球,忽悠消費者。

  除了對整形術式和概念的包裝,一些有資金實力的美容診所和私立醫院還不惜重金對自己的診療醫生大做廣告,除了標榜的各種出處不明的頭銜外,更多的是號稱“本店擁有國際著名的南韓某某專家坐診”以抬高身價,收費高出國內醫生一大截。

  色情從業者變微整形“醫生”

  調查顯示,除了影視明星,從18歲到70歲的普通女性和男性都有注射美容的需求。據某機構對100位美容顧客關於微整形的調查,有83.5%的人希望做填充除皺等微整形手術。

  正是看準市場的巨大商機,各整形機構紛紛推出微整形服務。而根據有關規定,我國只有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醫院方可進行注射整形。但目前一些美容院、會所、黑診所甚至賓館等場所,隨意開診的不在少數。

  從某部隊醫院美容科退休的周醫生就是如此,因沒有開設診所的資質,她便在家接待求美者。相對於正規醫院,周的收費較低。例如,打一針玻尿酸在正規醫院報價6000元,而周只收2800元。不僅注射,她還以自己家為根據地,一次攢幾個需要開眼角、雙眼皮、去眼袋的患者,招徠外地遊醫來做手術,然後提成。周醫生告訴記者,她也在不斷學習,比如她學了最新的穿線提拉術,之後就在家給人做手術。北京的王女士聽朋友介紹來找周做面部穿線提升術,但由於周的技術還不過關,有一根線頭留在皮膚上,導致感染留疤。但由於沒有簽訂術前協議,最後王女士也沒有獲得任何補償。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微整形以注射和微創小手術為主,不少外行人士對這個需求大、“油水”足且門檻似乎很低的市場垂涎不已,競相“入行”,從業人員來源混亂,不少人對醫學美容完全無資質、零基礎。為速成“整形醫生”,大量未經許可的“黑”培訓機構應運而生。據了解,薛紅宇所在科室的幾位進修大夫就參加過這樣的培訓機構。一個班大約50人,醫生只佔5%到10%,剩下全是來自眾多行業的非醫者,包括紋繡師、理髮店小工等,甚至一些色情行業從業人員在高壓打黃形勢下“轉型”來參加培訓的也不少見。

  一位整形專家告訴記者一個事例:一位色情行業從業者,多年前該專家為其做過整形手術,如今也來北京某醫學類大學參加此類培訓,已經轉行成立微整形工作室,搖身一變成了微整形的“醫生”。在微信朋友圈裏她謊稱參加培訓是“回到母校”,但實際上她根本沒上過大學,從未接觸過醫學。

  靳小雷告訴記者,是否穿透皮膚是臨床上區分生活美容和醫學美容的金標準,一旦進入皮膚,就屬於醫學範疇了,必須具備醫生執業資格才能從事相關事宜。一個合格的整形醫生專業知識要學5年,臨床要學2年,經驗累積至少3年,而在黑培訓機構裏,這些並無醫學基礎理論和臨床經驗的學員們用鹽水注射相互打針練手,練上三天就算出徒了,穿上白大褂就成為“醫生”,就敢四處吆喝給人做微整形了。

  耗材來源不明

  在整形耗材方面,更存在不少問題。根據相關規定,所有注射美容産品都必須是可吸收或半吸收的,産品來源、使用等過程要可追溯,以確保安全。但由於微整形市場方興未艾,微整形注射産品價格昂貴又不進醫保,為許多不法商販提供了可乘之機。一些完全沒有經過權威部門認證的非法藥物,如美白針、溶脂針、人胎素等,通過各種非法渠道進入市場,藥品來源和操作環境無法保證。據悉,到目前為止,市場上的溶脂針沒一支是合法的。美國FDA最近剛批准通過一種溶脂針的使用,還僅僅限于頸部溶脂。薛紅宇就碰到過一些患者,因打溶脂針造成臉部凹陷,需要引流修復。

  “由於國內産品審核制度與國外不同,目前中國合法的注射産品屈指可數,很多人就從國外帶走私貨或是從其他渠道引入非法産品。由於相應的消毒設施不達標,操作者水準有限,加之國內市場認識能力有限,導致求美者身心遭受巨大傷害。”上海藝星醫療美容醫院微整形主任劉宇蘭説。

  不當注射造成的栓塞後果更為嚴重。由於玻尿酸注射不當造成的血管栓塞案例屢屢出現,“每個月都會碰到,10例栓塞,9例都是玻尿酸注射造成的”,薛紅宇説,“因為非醫注射者不懂解剖學,不了解血管的走向,一旦打到血管裏,就會進入血液形成栓塞,導致潰爛、偏癱、失明等重大傷害。”

  在美容設備方面,熱瑪吉是前幾年美容機構熱推的鐳射抗衰老儀器,目前價格在1.5萬至6.8萬左右。據恒大原辰醫學美容醫院負責人介紹,價格差距大,因為有很多醫美機構為節省投入,使用的依然是幾年前的舊産品。此外,熱瑪吉的治療頭相對其他鐳射設備屬於較大的成本耗材,部分醫美機構為減少耗材,將本該一次性使用的治療頭消毒後重復使用。還有部分醫美機構為減少人力成本,聘請沒有醫師資格證的人員進行治療。

  恒大原辰打造標桿式醫美機構

  當前國內微整形行業已呈現無序發展苗頭,如不加以及時規範和監管,任由發展,勢必失去消費者的信任,損害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業內人士呼籲,應該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建立監管體系,維護消費者權益。

  鋻於此,一些具有先進技術和頂尖醫療設備的醫療美容集團開始大規模進入市場。今年6月,恒大健康産業集團斥資五億元建設的恒大原辰醫學美容醫院正式對外營業,這是國內首家與南韓資本跨境合作的國際化醫學美容醫院,也是目前中國境內唯一一家上市的醫學美容機構。

  恒大原辰醫療美容醫院有整形美容外科、皮膚美容科、口腔美容科、中醫美容科等科室,該院斥鉅資引進世界上最先進醫療設備。醫院負責人表示,醫院注射産品採購確保正當渠道,鐳射刀頭也保證每人專用。恒大原辰醫學美容醫院就是要在全行業打造技術上乘、服務優良的標桿式醫療美容機構,藉以提升國內醫療美容機構的規模和檔次,為規範國內醫療美容秩序起到示範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