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誠信這場考試有人考砸了

  • 發佈時間:2015-10-26 09:32:07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誠信這場考試

  有人考砸了

  □ 胡立彪

  對於企業而言,誠信或許是一道終極考題。即使是在市場打拼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字號企業,也有可能考砸。大眾汽車因尾氣排放造假事件被判誠信不及格,78年苦心建立的市場形象幾乎毀於一旦,就是很好的例子。而在中國市場,可口可樂也沒做好這道題,剛剛被扣了分。日前,甘肅省蘭州市場環境監察局會同蘭州市公安局環保分局執法人員,對甘肅中糧可口可樂飲料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時發現,該公司通過改變污水線上監測設備採樣方式偽造監測數據,逃避環保監管。

  《大學》有雲:“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心誠求之,雖不中亦不遠矣。”大眾和可口可樂沒有“思誠”之意,卻在逃避環保監管這種不誠之事上“心誠求之”,兩家手法“雖不同亦不遠矣”。不遵“天之道”,不行“人之道”,當然要受到懲罰。大眾在美國被罰180億美元,股價大跌市值蒸發數百億美元,這都是外傷,而最嚴重的內傷,是品牌形象受損。可口可樂也因環保數據造假事件,自污形象。被監管部門罰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多年來打著“節水、零排放”的旗號會倒,其品牌價值也必嚴重折損。

  企業誠信出了問題,影響的不只是企業自身,基於“天之道”(市場規律)“人之道”(消費者選擇)的懲罰,還會向更遠、更深處延續傳遞。有人用“誠信株連”一詞來表達這種具有強大負能量的誠信危機。在他們看來,隨著現代傳媒的日益發達,一旦有問題企業被曝光,消費者就會本能地從自己的購買清單中刪除掉相關産品,該企業沒問題的産品會因此一併遭到冷遇。原因很簡單,在資訊佔有方面處於不對稱地位的消費者,只有把這些出自不誠信企業之手的所有産品都推定為問題産品,才能實現最徹底的自我保護。此乃對不誠信企業生産的合格産品的“誠信株連”。由此推演,“誠信株連”還會從單一産品或服務延至整個企業、一個行業、一個地域甚至一個國家。近些年來,中國市場外資品牌危機不斷,民眾對它們的認可度、信任度急劇下降,即拜“誠信株連”所賜,而危機的現實又助長了株連的漫延。

  古希臘思想家梭倫説:“道德是永遠的,而財富卻日易其主。”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市場體制給了人們巨大的逐利空間,利益追求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必須承認,逐利是所有企業的生存本性,也具有其合理性。然而,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逐利行為必須設立道德前提,更何況,在法治建設不斷完善的今天,法律為企業逐利設置了共同的規則。人們看到,失去了正確逐利原則的企業,不斷上演唯利是圖的活劇,最終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並成為彰顯法律威嚴和道德審判力量的新佐證。而無數的教訓,也一次次提高了誠信這道道德考題的分值,讓它成為企業市場生存中必須承受之重。

  表面看來,企業在市場中的常態表現是競爭,是與對手展開不間斷的拼殺,所謂商場如戰場,而濃烈的硝煙似乎很難透射出道德的身影。這當然是一種錯覺,因為企業間的對抗,只是其生存的一種手段,或者説是一種表現形式,最終目的在於贏得消費者,因為消費者才是企業獲取市場生存力量的唯一源泉。了解了這一點,企業應明白,即使商場依然如戰場,但最大的“敵人”已不再是競爭對手,而是自己。能不能戰勝自我,就要看企業的道德修養如何了。所謂“惟賢惟德,能服於人”,企業只有講道德、守誠信,才會有良好的信譽,才能贏得市場和消費者的信賴,進而給企業帶來長遠利益,使企業立於不敗之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