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讓創業夢想照進現實

  • 發佈時間:2015-10-19 09:32:30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劉鐵鑒 本報記者 李 艷

  “眾籌依託網路,減少了中間環節和費用,讓普通消費者獲得了直接參與創新業務投資的權利,同時獲得創新帶來的收益,對消費者來説,這是一件好事兒。在“網際網路+”時代,眾籌這一新興融資模式讓小成本創業圓夢成為現實。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創業者通過網路,向大眾爭取資金支援,這種募集資金的方式,就是眼下被熱炒的眾籌概念。如今,公益、圖書出版、藝術品收藏、電影製作到創業項目,眾籌幾乎均有涉及。眾籌成功的項目,如單向街書店、3W創業咖啡,成為2014年網際網路金融最火熱的話題。

  7月12日,由內蒙古新商圈文化産業發展有限公司、中鐵諾德龍灣主辦,宜信財富呼和浩特公司、呼和浩特風景畫研究院協辦的趙福油畫收藏品鑒私享會上,趙福油畫首批股權眾籌作品發佈,主辦方稱發佈儀式後已有數位投資人成為首批眾籌參與者。

  據“新商圈”創始人馬健鵬介紹,中國首個草原主題藝術眾籌“花自草原開”2015年趙福北京個人藝術展發佈以來,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新商圈藝術品中心將眾籌藝術所得作品輸入數據中心,根據趙福油畫的價值上升,可以通過藝術品的再交易,確保藝術品的經濟價值流通。同時應投資者的要求,精選出10幅經典趙福油畫推出藝術品股權眾籌,這些作品大多是油畫家趙福的代表作具有升值空間,通過這一模式實現藝術品投資增值回報,獲得高品質藝術品衍生品以及享受原作升值帶來的收益。

  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影南街的聚咖啡,與其他咖啡館悠閒的氣氛不同,墻上挂著一塊“青年創業就業示範基地”的牌匾,伴隨著咖啡的陣陣馨香,不少年輕人在這裡對著電腦,討論著創業的夢想。聚咖啡是內蒙古本土化的創投圈子,聚咖啡項目是由9名發起人合力組建,囊括了領軍企業家、投資人、創業者等多領域的優秀人士;同時聚咖啡通過“眾籌”募集和會員體系發現和助力本地創業及投資圈的未來之星,打造思想交流、合作互助的會員圈。

  這樣的一家創業孵化基地的前身正是呼和浩特市青年創業服務中心引入的“眾籌”項目邦咖啡。“當時呼和浩特團市委正好有一個青年創業服務中心平臺,我們以‘眾籌’項目第一個入駐。”陳偉傑説。“一開始想法比較單純,就是想做一個很多人的咖啡館,後來計劃過程中發現,咖啡館盈利能力比較弱,於是我們將咖啡館定義為不以賣咖啡為目的的咖啡館,將關注點更多放在青年社交和創業方面,為來的人提供附加值。在‘眾籌’時,分三個階段,原始發起3000元一股,每人最多5股;第二階段4000元一股;第三階段5000元一股。通過‘眾籌’,我們籌集到了36萬元的資金。隨後,我們的平臺吸引到了非常有實力的投資人,更換了場地。‘眾籌’幫助我們起步,但現在我們更重視商業模式,要經得起市場的考驗。”陳偉傑告訴記者。“如今,聚咖啡是由本土企業家、創業者、投資人組成的人脈圈層,聚咖啡也是一個公司化運營的組織。我們的功能包括俱樂部、企劃諮詢、會議活動、政策解讀、項目申報、企業公關、天使投資和孵化空間等,也是一個咖啡館形式的創業孵化平臺。”聚咖啡市場負責人常峰對記者説。

  “眾籌”通過網際網路發佈籌款項目並募集資金。“眾籌”方式在國內主要面臨信用風險和法律風險。

  信用風險方面,一是項目發起者的資格問題。一些平臺不設門檻,任何自然人、法人都可以發佈徵集。二是項目發起者在募整合功後不能兌現承諾。因為一般成功募集到資金的項目,“眾籌”平臺會一次性將款項撥付到“眾籌”項目發起者的賬戶,此後不再負有對項目監督的義務。一旦項目發起者具有詐騙動機,出資者很難訴訟或取證。三是對“眾籌”平臺來説,資金託管有風險。目前“眾籌”平臺屬於普通的網際網路線上平臺,成立一家“眾籌”平臺只需進行工商登記和網站備案,沒有金融牌照,也不具有支付業務許可證。但實際上“眾籌”平臺承擔著仲介支付的角色,在籌資的過程中,錢一般放在“眾籌”平臺的賬戶上,一旦“眾籌”平臺出現信任危機,投資者的出資將難以追回。

  法律風險方面,比較顯著的是非法集資的風險,還有一些創意項目在平臺公開,會有智慧財産權受侵犯的風險。此外,目前“眾籌”項目的審核由“眾籌”平臺全權負責,也就是説,並沒有針對“眾籌”平臺的監督部門。“眾籌”平臺涉及大量公眾資金和社會群眾,一旦失控會産生大量爭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