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應該給混合動力車多一點機會

  • 發佈時間:2015-09-01 10:32:23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胡立彪

  豐田汽車公司日前宣佈,其混合動力汽車全球銷量已經突破800萬輛。據豐田測算,與同等車身尺寸及同等動力性能的汽油發動機汽車相比,其所售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節約了220億升汽油,減少了約5800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可惜的是,豐田的這些節能減排貢獻在我們國家體現的並不多。原因很簡單,豐田混合動力汽車在中國的總銷量只有8萬輛左右,僅佔全球銷量的1%。按説,混合動力汽車技術發展了20年,已經十分成熟,安全性也比較高,而豐田和其他汽車企業在全球共賣出超過1000萬輛這個數字也説明,混合動力汽車已經得到市場認可,可為什麼在中國就受到冷遇呢?

  最直接而顯見的一個原因:貴。以豐田普銳斯為例,在美國市場,官方起售價2.42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5萬元。而國內一汽豐田普銳斯,普通版售價22.98萬元。當然,國內的高價也不是亂定的,要知道,目前混合動力系統完全依靠進口,無論是運輸成本還是關稅都不是小數字,這直接導致普銳斯和混動凱美瑞兩款國産豐田混動車的價格比同級別汽油發動機車要高出4萬元~5萬元。有人説了,要算經濟賬其實也不貴,這車這麼省油,三幾年下來多花的錢就省出來了。話雖沒錯,可起手就多花一大筆錢,大多數人過不了這個心理門檻啊。

  其實,混合動力汽車又是內燃機又是電機的,車上裝的東西多自然就貴一些,即使在國外市場,它也比同等級別的傳統燃油汽車的造價高出一塊。那麼問題來了:造價(成本)都不低的混合動力車為什麼國外賣的比國內便宜呢?這就涉及到政策問題了。美國、日本等國家是將混合動力汽車當作現階段乃至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節能減排主力軍對待的,所以政府補貼相當給力,可謂真金白銀。而我國政府目前只是把混合動力汽車歸為節能汽車,而非新能源汽車,最多也就拿到3000塊錢補貼,實在是毛毛雨。難怪有人質疑,“讓節油40%的車和節油4%的車拿一樣的補貼,想想還真是奇葩啊!”

  早在多年前,就有汽車界人士呼籲政府應在發展純電動汽車的同時,在政策上也向混合動力汽車傾斜。畢竟,純電動汽車受限于高成本、核心技術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因素,短期內難以大規模普及,而混合動力汽車作為一種成熟的節能減排車型應納入新能源汽車範疇,大力推廣普及。況且,混合動力汽車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也能推動電池、電機等技術升級,為純電動汽車産業化提供支援。可惜的是,這種呼籲並未受到重視。

  看在混合動力汽車能為節能減排做出巨大貢獻的份上,國內市場應該重視認識它,給予其足夠的政策支援。在不久前召開的2015中國500強企業高峰論壇上,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鐘發平提出建議,汽車節能減排也要百花齊放,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平行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讓它們同臺競技,各展優勢。兩者並不一定適用同一個扶持政策,政府要做的是給出相應的標準,比如按實現節能減排的能力設定指標,出臺可以量化的鼓勵政策,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簡單地介入技術路線中去。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節能技術也會一日千里,日後若有有利於汽車節能減排的新技術應用,政策也可以靈活對待。

  不管是純電動汽車,還是油電混合動力汽車,抑或是其他新技術節能汽車,都應該給它們發展的機會,讓它們平行替代傳統燃油車,用市場化的價值準則來推進,這樣才符合市場客觀經濟規律。讓所有能夠為節能環保做貢獻的車都跑起來,把環保、經濟效益等各方面的投入産出的賬都算好,我國的環境壓力才會逐漸緩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