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標準”助力經濟社會發展

  • 發佈時間:2015-08-10 08:32:23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二五”以來,廣州市財政共投入6700多萬元標準化戰略專項資金,帶動了8個區相繼制定、設立實施標準化戰略的專項財政資金6400多萬元,推動企業技術標準研製經費投入近20億元,帶動企業投入比例到達1:17。

  5年來,廣州市在標準化戰略的引領下,已經有102個國家和省級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SC/WG)秘書處落戶廣州,引領産業健康發展。

  5年來,廣州市在標準化戰略的帶動下,該市企事業單位主導和參與制修訂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分別為687、450、319項,掌握産業發展“話語權”。

  目前,廣州已逐步建立起了國家、行業、地方3個層次、構築形成了覆蓋一、二、三産業的標準化體系,不僅促進産業轉型升級,提升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而且實現了企業由數量效益型向品質效益型的跨越。

  抓頂層設計 使企業成為標準制修訂的主體

  當前,我國已融入國際社會的歷史性變革,使得標準化工作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這不僅關係到我國科技、産業、貿易和社會的全面協調發展,而且關係到我國國際競爭的成敗。為此,廣州市將標準化工作上升到經濟發展與競爭的戰略層面。

  早在2009年,廣州市政府就印發了《廣州市標準化戰略實施綱要(2009-2012年)》,全面規劃了標準化戰略工作的主要任務、發展目標和保障措施。作為廣州市第一個實施標準化戰略工作的綱領性文件,為該市標準化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理論指導,開創了標準化工作支撐産業經濟發展的新局面,亮出了標準化戰略助推“廣州製造”的旗幟。

  2010年,為有效調動企事業單位參與標準化工作的積極性,激發社會各界對標準化工作的投入力度和關注度,廣州市設立了每年1100萬元的標準化戰略專項資金,用於支援企事業單位參與標準制修訂、承擔標準化研究項目和示範試點建設、承擔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建立企業標準體系等工作。

  2013年,為適應標準化工作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在總結借鑒以往工作經驗、深入分析國內外標準化形勢、結合全市標準化狀況的基礎上,廣州市政府又制定了《廣州市標準化戰略實施綱要(2013-2020年)》,全面謀劃未來8年標準化工作的發展藍圖。同時,還組織編制了標準體系框架及標準制修訂路線圖規劃和服務業標準化行動計劃。

  這一系列高規格、系統化的政策文件,旨在引導和推動區級黨委、政府重視標準化戰略的實施,推動廣大企事業單位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加強技術創新成果向標準的轉化,從而加速推進“廣州製造”向“廣州智造”的轉變,以及助推現代服務業做強做大。

  廣州市番禺區政府財政累計投入標準化專項經費3300多萬元,推動企業技術標準研製經費投入超過6億元,為全區實施標準化戰略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番禺區企事業單位主導或參與國家、行業、地方和聯盟標準制修訂數量從2010年的72項增加至當前的325項,增長351.4%。企業已成為標準研發、制定的主力軍。

  廣州市蘿崗區政府參照國家、省、市各級標準創新貢獻獎制度,率先在全市設置第一個“區標準化創新貢獻獎”,去年兌現企業標準化獎勵資助1320萬。目前,已經累計推動企業主導或參與制定國家、省、市級以上標準600多項,承擔各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或工作組(TC/SC/WG)秘書處達54個,不僅為促進廣州市産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大的助推力,而且推動了自主創新和技術標準的融合,搶佔了産業制高點。

  標準化戰略資金的引導和帶動效應,極大提升了企事業單位參與標準化工作的積極性,進一步推動了標準化戰略的實施,一些企事業單位通過實質性參與國際和國家標準化活動成為標準制修訂的主力軍,不僅掌握了行業發展的主導權,而且在各自的産業中,保持著領先地位。

  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始終把標準化戰略作為工作的重要行動指南,“十二五”期間共獲得政府標準化戰略資金資助231.3萬元,帶動企業投入科研及標準化經費累計4.6億元,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近400項,有力推動了我國電器領域的標準發展和産業升級,極大提高了電器電工産品的國際影響力。

  廣州金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我國改性塑膠行業的龍頭企業,探索出一條科研成果標準化、産業化的有效途徑。“十二五”至今共獲得政府標準化戰略資金資助167.4萬元,企業主動投入科研及標準化資金累計達15.4億元,先後主導和參與起草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分別達40、10、6項,有效提升了技術標準的品質水準,佔據了市場競爭的有力地位。

  廣州市質檢院在“十二五”期間參與完成了46項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的研製工作。特別是在食品安全標準方面,該院完成了農藥殘留、污染物、有害微生物等限量及檢測方法標準和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及檢測方法等30項標準的研製,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益。

  5年來,廣州通過實施標準化戰略,組成了主導和參與國際、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制修訂的“廣州團隊”,成為産業轉型升級和應對國際市場競爭的有力武器。

  抓先進製造業標準體系建設 提升企業競爭力

  長期以來,廣州大力自主創新,鼓勵將自主智慧財産權轉化為專利成果,但專利技術轉化為代表先進生産力的標準明顯不足,與世界發達國家和先進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由於缺乏核心技術和技術標準,製造業仍處在全球生産價值鏈的中、低端位置,産品的國際競爭力偏弱,産業國際化發展步伐較慢。

  為實現“廣州製造”的跨越,廣州的産業規劃和佈局更加明晰,戰略性新興産業、優勢傳統産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通過標準提升核心競爭力、掌握行業話語權。

  為此,廣州市質監局順應産業發展趨勢,通過借力各級標準化示範區試點建設、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創建、採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等,積極搭建科學合理的標準化工作機制,為企業主導和參與標準制修訂提供明確的方向和詳細的指引。

  一是編制出臺《廣州標準體系框架及標準制修訂路線圖規劃(2013-2020年)》,從重點産業、傳統産業、基礎産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5大方面的現實基礎和發展需求,按時間和階段對標準制修訂的方向進行了整體設計與規劃,這是全國第一個圍繞城市産業發展打造的標準體系框架,有力提升了廣州標準制修訂的數量和品質。同時,結合廣州市産業發展需求,近年來陸續組織完成了LED半導體照明、電子商務、新一代無線局域網、垃圾焚燒鍋爐、皮革皮具、車用液化天然氣鋼瓶等9個標準體系框架的研究,為企事業單位參與標準制修訂工作指明瞭方向鋪平了道路。

  二是借力國家、省標準化示範區試點建設,選擇裝備製造、電子資訊、LED照明、汽車製造等領域企業,啟動了先進製造業標準化試點工作,旨在引導和鼓勵企業將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為先進的企業標準並建立先進標準體系。在試點工作的引領下,推動一批企事業單位實質性參與標準化活動,不僅將自主創新成果轉化為先進的企業標準並建立先進標準體系,而且也使廣州先進製造業技術優勢通過相關標準的實施,凸顯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截至目前,該市建立國家級標準化示範試點30個,省級標準化示範試點41個,覆蓋農業、服務業、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高新技術産業等多個領域,基本形成佈局合理、層次清晰的試點建設格局,有效發揮了試點的示範帶動作用。

  三是將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以下簡稱標良)的創建作為重要手段,195家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産業、現代服務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農業等領域的企業獲得“標良”稱號,不僅通過“標良”使企業建立了一種整體運作、協調發展的管理意識和方式,一、二、三産業有了規範企業經營管理的標桿樣板,而且在消滅無標生産、提高産品品質、降低成本、減少能耗、保護環境、帶動産業轉型升級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是大力推進企業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以下簡稱採標),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鼓勵企業“採標”的政策措施,對推動企業開展採標工作、提高標準技術水準、提升産品品質和檔次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將企業技術創新與“採標”結合起來,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各級標準的制修訂,鼓勵企業將科研成果轉化為企業産品標準,同時融入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另一方面,通過標準化戰略專項資金和各區配套標準化戰略資金對“採標”企業實施政策獎勵,切實提高企業採標的積極性。目前,該市累計採標産品數量超過3700個,尤其是在電器、電力設備、電線電纜等重點行業的重點産品平均採標率超過了85%,這不僅提升了企業産品的市場核心競爭力,而且實現了重要工業産品主要技術指標基本與國際接軌。

  在大力推進先進標準體系建設的背景下,廣州企業制定出了嚴於國際、國家、行業或地方的企業標準,為“廣州製造”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抓現代服務業標準體系建設 助推服務業做強做大

  服務業發展水準是衡量現代社會經濟發達程度的重要標誌。標準化作為提升服務品質的重要技術手段,對優化、規範行業發展環境,提高服務品質水準,增強行業競爭力,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自2010年5月廣東省質監局啟動現代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工作以來,廣州市質監局為破解一些服務業無標可循的困局,選擇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服務業企業開展現代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工作,以此改變長期以來標準化工作基本上都圍繞製造業,導致服務業領域標準化工作相對滯後的局面,進而構建以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為特色的現代産業體系。

  為此,廣州市質監局針對服務業領域標準化相對滯後,服務標準數量少,覆蓋面有限,工作基礎薄弱等問題,著重在金融業、物流業、會展業、資訊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社區服務業、旅遊業、文化創意服務業等重點領域的企業中開展現代服務業標準化試點工作。通過制定和實施服務標準,推行服務業標準化,實現有效規範服務市場秩序,向消費者提供統一的、可追溯的和可檢驗的服務,從而確保服務業在該省生産總值中有大幅提升。

  廣州魚珠國際木材交易市場(以下簡稱魚珠木材市場)在市、區兩級質監部門的幫助下,將木材商品報價企業標準上升為廣州市《木材與人造板及其製品商品報價》地方技術規範,使魚珠木材市場規範了市場內企業的木材商品報價,促進了木材交易的公正性和真實性,從而提高了中國木材價格的公信力。正是這一《報價規範》,使魚珠木材市場的價格指數系統研發有了科學的依據,成為2012年首個國家級“魚珠·中國木材價格指數”發佈單位。自該市場取得價格指數發佈以來,每天有5000多家國外商家關注魚珠木材市場的價格和指數,市場流通交易額從兩年前的160億上升到去年的400億元,約佔全國木材市場份額的45%。

  廣州市商業儲運公司在省、市質監部門的幫助下,將標準化理念與物流服務實際相結合,通過建立物流銜接、金融項目運營流程等一系列標準,把669項標準全面覆蓋企業物流倉儲運輸、物流金融、專業市場三大業態,對行銷與運作各流程節點實行標準流程管控,實現了行銷與運作的無縫銜接,使經營運作更加順暢,成本測算與控制更加科學,從而建立和完善了現代物流標準體系,使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了58.95%。

  廣州港南沙港務有限公司通過建立物流服務業標準化體系,將技術管理創新與標準化管理相結合,再將標準引入港口物流管理,從而建立起了一套制度化、規範化、流程化的完整服務標準體系,使生産鏈、供應鏈、産業鏈能夠較好地銜接,每個集裝箱的裝、卸等綜合物流業務節約能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達到65%和63%,而集裝箱的吞吐量和效益分別增長了18.8%和30.9%。

  5年來,廣州市質監局在推動現代服務業標準化工作中,按照“政府引導、企業為主、仲介支撐、社會參與”的工作模式,鼓勵現代服務業企業積極建立先進標準體系,通過制定和實施先進服務標準,推行服務業標準化,使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雙提升。

  抓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標準建立 推動公共服務水準提升

  當前,隨著打造法治型政府、服務型政府、績效政府、陽光政府步伐的加快,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作為政府和社會組織促進社會系統協調運轉,滿足公眾普遍需求的重要環節,在提供公共産品和服務,促進公眾參與經濟、政治、文化等活動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標準化在服務型政府建設和規範化建設的合力推進下大步走來。

  廣州市質監局按照“民有所求,我有所為”原則,用標準化的理念改變傳統社會公共服務管理體制權責模糊、環節繁瑣的弊病,構建規範化、優質化、效益最大化、服務陽光化的政府管理與公共服務標準,使每一項具體事項都有標準可依循、可操作、可檢查、可評價,從而保證政府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行政職能統一、規範、明確地履行。

  一是通過理念創新,改變傳統公共行政向現代公共治理管理模式轉變相對滯後的局面。現代政府的職能歸根結底是向社會和公眾提供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為此,廣州市質監局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充分發揮標準的規範、引領作用,結合廣州特點開展市地方技術規範研製,發佈實施了市政、水務、交通、衛生、民政等150多項服務業類廣州市地方技術規範,在提供民生保障、優化城市環境、服務宜居城市、規範公共服務、提升政務水準等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如廣州市在國內首創商貿企業安全生産標準化工作,得到安監總局高度肯定,並於2011年3月在廣州召開了全國工貿行業安全監管工作會暨安全生産標準化現場會,廣州市地方技術規範《商貿企業安全生産標準化管理規範》的主要內容被安監總局推廣到全國各地實施。目前,廣州市通過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使政府管理和服務體現了“公民本位”和“社會本位”的公共治理理念,與傳統重經濟、輕民生的公共行政理念相比發生了質的轉變。

  二是通過標準體系設計創新,使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在經濟發展、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社會服務等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廣州市質監局在標準化體系設計中,為提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按照政府宏觀職能的要求,從橫向到邊,覆蓋所有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範圍,到縱向到底,細化到各具體事項的辦理流程,將政府所有職能進行全面梳理,逐層細分,構架完整進行標準化體系設計。目前,該局會同各職能部門組織制定並批准發佈的268項地方技術規範,主要涵蓋在市政、林業、旅遊、經貿、環衛、物流、資訊化、安全生産、家政服務、檔案管理等多個領域,為實現城市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如《井蓋設施建設技術規範》從材質、結構、技術及管理等方面全方位進行規範,解決了廣州市150萬個設計10多個行業的井蓋設施以外開啟,被盜(致使井口裸露)、異響、沉降、凹凸不平等問題,用標準化從根本上保障了井蓋設施品質和管理,預防了“吞人”事故的發生。規範發佈後社會反響強烈,中央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進行了專題報道。

  5年來,隨著政府管理與公共服務標準化體系的構建逐步完成,廣州實現了標準化工作由工業向工業和社會管理、公共服務並舉發展的巨大轉變。

  抓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 助推農業“接二連三”發展

  近年來,廣州市將農業標準化工作緊貼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以建立農業綜合標準體系為重點,大力推進優勢農産品區域化種養殖,帶動區域結構調整,為農業提質增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在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中,堅持“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帶動,農民參與”的工作方針,強化農業標準的實施推廣,以國家級和省級標準化示範區建設為重要載體,強化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對分散農戶的示範帶動作用,運用標準化手段提高組織化、專業化程度,把一二三産業間相關聯的技術和管理要求進行了有效融合,使示範區不斷向二三産業延伸,通過“接二連三”真正實現産加銷協調發展、生産生活生態有機結合,推動農業生産經營向規模化、産業化邁進。

  目前,廣州市在13個國家級、73個省、市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的帶動下,圍繞示範區建立“公司+基地+科技+標準+農戶”的産業化經營模式,催生了200多個輻射面廣、帶動力強、科技水準高的農業龍頭企業,不僅推進了該市農業産業化進程,而且使大批農民放下鋤頭,邁入了第二、第三産業,實現了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

  一是通過創建一批龍頭示範基地,對農、林、牧、漁生産的全過程系統化、整體化制定實施標準,從而使農業科技成果轉變為易於掌握的先進農業實用技術。通過建立特色和重點農産品的標準化體系,推動農業標準化示範區把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制定為農民便於接受、易於掌握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帶來了種植和養殖方式的改變,加速了農業現代化進程。

  二是建設一批龍頭示範企業,在示範基地上建立加工企業,使農産品就地轉化。為此,廣州市質監局把農業標準化作為助推農業産業化的重要手段來抓,建立起一批“公司+農戶+標準+基地”的産業化模式,全市形成了一批以示範區為依託的200多家農産品深加工龍頭企業。這種由龍頭企業起帶頭作用,用經濟紐帶將成千上萬農戶聯結到龍頭企業之下,用一系列標準規範農民的農業操作過程和農産品加工過程的模式,保證了企業有能力為市場提供高品質的農産品。

  廣州大丘有機農産有限公司自2013年通過廣東省火龍果農業標準化示範區建設,成為一個集農業觀光、飲食、購物、科教于一體的生態休閒莊園。在示範區平臺的引領下,該公司與所在村及村民形成以特色産業為紐帶,互利互贏、和諧發展的良好關係。在公司的帶動下,當地農村流轉土地達800公頃,超過100家適度規模農業企業落戶到萬花園,農業産業結構,農村經濟發展模式、農民增收渠道正向著良性方向發展。

  從化鄉村旅遊自2012年2月作為廣東省服務業先進標準體系試點以來,質監、旅遊、農業部門結合轄區實際,將農業標準化示範區與鄉村旅遊相結合,進行服務標準體系頂層設計,建立了432項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和技術規範的鄉村旅遊服務標準體系。通過開展試點建設和示範帶動推廣,有力地提升了從化鄉村旅遊服務品質,也極大地推動了從化鄉村旅遊業的蓬勃發展。目前,從化共涌現出30多個鄉村旅遊景點,從事餐飲、住宿的鄉村農莊近200多個,從業人員10000多人。

  在標準化的引領下,各示範區通過市場拉動、標準帶動、幫助扶持,將眾多的農戶串成一條産業“巨龍”,實現了示範區發展和帶動農民致富的“雙贏”局面。

  5年來,廣州市在標準化戰略實施過程中,借力各級標準化示範區試點建設、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創建、採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技術性貿易壁壘應對等工作,鼓勵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國際、國家標準的制修訂,爭奪産業發展“話語權”。與此同時,為大力發展第三産業,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服務業企業開展現代服務業標準化試點,修補了服務業在標準方面的“短板”現象,從而構建起了以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為特色的現代産業體系。

  (沈 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