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標準化改革:唱響“中國標準”

  • 發佈時間:2015-03-31 00:32:07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支樹平:要建立“政府和市場各就各位”的新興標準化體系

  ■懷進鵬:要找準産業發展中存在的重大標準化問題

  ■房愛卿:積極推進標準國際化進程

  ■侯建國:以技術標準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國務院剛剛發佈的《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是新中國標準化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它標誌著標準化改革全面啟動,標準化事業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推進標準化改革是破解標準化事業發展瓶頸的利器,必須打破標準化體制機制束縛,建立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互為補充、銜接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要努力做到大膽的‘放’,精準的‘管’,多元的‘治’,使政府和市場各就各位。”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支樹平在30日召開的2015年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上如此説。

  此次會議得到了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等部委辦局和眾多行業協會等方面的積極響應,質檢總局在會上研究部署了2015年標準化改革發展工作,全面吹響“聚力改革、推進標準化工作”的號角。

  全面開啟標準化改革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標準化工作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和《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聚力改革,唱響標準。”支樹平在會上指明瞭標準化工作的主要任務。

  支樹平強調,要建立“政府和市場各就各位”的新興標準化體系。同時,他也指出,要從三個方面唱響中國標準:要以改革引領創新發展,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支撐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在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中唱響標準;要以改革促進開放合作,提高標準國際化水準,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在支撐“一帶一路”戰略中唱響標準;要以改革促進品質提升,推進標準、計量、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協同發展,夯實國家品質基礎,在邁向品質時代中唱響標準。

  科技部副部長侯建國則表示,科技部將進一步深化科技與標準結合,健全政策、機制和環境,引導和促進科技創新成果通過標準化實現市場化、産業化和國際化。統籌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加強重要技術標準研究佈局,進一步強化技術標準在國家科技計劃中的導向作用,以技術標準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在分析我國産業所處的國際國內環境基礎上提出,要找準産業發展中存在的重大標準化問題,圍繞製造強國、網路強國的戰略全局,以改革創新、融合發展的理念,一手抓標準化工作機制的改革創新,一手抓産業發展和行業管理急需標準的制定與實施,著力提升我國標準的技術水準和國際化水準,服務工業通信業持續健康發展。

  商務部副部長房愛卿也表示,商務部將按照《改革方案》要求,大力深化商務領域標準化改革,進一步完善標準體系,強化重點領域標準的制修訂,提高商務標準立項和審批發佈效率,多措並舉深入推動標準應用,更好地適應流通創新轉型發展需要。圍繞貫徹“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推進標準國際化進程,通過對外貿易、投資、合作、援助等工作,在推動我國産品、技術、設施等“走出去”的同時,帶動相關中國標準走向世界。

  五大方面抓改革

  針對2015年我國國標的發佈,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表示,2015年,中國國家標準委將按照“改革創新、協同推進、科學管理、服務發展”基本要求,圍繞以下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展開:

  一是狠抓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要抓好改革方案的分解落實,現行強制性標準的清理整合,推薦性標準制定品質和效率,團體標準的試點和管理,企業標準的管理改革,組織機構代碼和物品編碼體制機制改革,標準化法治建設。

  二是加強重點領域標準制定,圍繞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不斷健全標準體系,圍繞助推産業邁向中高端水準加強關鍵技術標準的研製,圍繞發展現代服務業發揮標準化支撐作用,圍繞民生改善和社會治理推進相關領域標準化工作。

  三是提高標準化品質效益,充分發揮好各方面的作用,提升標準化試點示範水準,加強標準的實施監督,推動發展標準化服務業。

  四是加快中國標準走出去的步伐,推動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向高端邁進,加快推進標準走出去,持續深化國際標準化合作交流,加強統籌謀劃和協調管理。

  五是保障標準化事業持續發展,加強標準化資訊化建設,完善標準制修訂過程管理,嚴格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加強標準化與科技的互動支撐,加強標準化人才隊伍和科研機構建設,加大標準化宣傳工作力度。

  四方面推進企業標準管理制度改革

  中國國家標準委在會上稱,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精神,進一步放開搞活企業標準,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情,國家標準委正積極推進企業標準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企業産品和服務標準的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

  據悉,今年初已首批選擇上海、福建、山東等7個省、市開展了相關制度的改革試點工作。在試點地區企業産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全部實現網上辦理,不再受辦公時間和地點的約束;同時,進一步放寬辦理條件,簡化辦理手續,使企業辦事時更加便捷,受到企業的歡迎。

  那麼,企業標準管理制度的新國標將怎麼改?

  田世宏表示,中國國家標準委今年將採取四個方面的措施加快推進改革試點工作,首先制定《企業産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建設指導意見》,加快推進企業産品標準資訊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和完善工作。

  其次,在現有山東、福建等7個省、市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鼓勵企業進行標準自我聲明和公開。企業在公共服務平臺上公開標準的,視同完成備案。

  另外,也將加大服務力度,進一步整合標準資訊資源,加強資訊化平臺建設,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方便的標準化工作服務,不斷提升企業標準化工作能力。

  最後,還將鼓勵標準化專業機構對企業公開的標準開展對比和評價,強化社會監督。

  背景資料

  什麼是標準?

  1983年我國頒布的國家標準(GB3935.1-83)中對“標準”的定義是:“標準是對重復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統一規定。它以科學、技術和實踐經驗和綜合成果為基礎,經有關方面協商一致,由主管機構批准,以特定形式發佈,作為共同遵守的準則和依據。”1983年國際標準化組織發佈的ISO第二號指南(第四版)對“標準”的重新定義是:“由有關各方根據科學技術成就與先進經驗,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術規範或其他公開文件,其目的在於促進最佳的公眾利益,並由標準化團體批准。”

  在2000年發佈的GB/T1.1-2000中將標準定義為:“為在一定的範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活動或共結果規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導則或特性文件。該文件經協商一致制定並經一個公認機構的批准。(標準應以科學、技術和經驗的綜合成果為基礎,以促進最佳社會效益為目的。”

  根據WTO的有關規定和國際慣例,標準是自願性的,而法規或合同是強制性的,標準的內容只有通過法規或合同的引用才能強制執行。

  什麼是標準化?

  標準化是為在一定的範圍內獲得最佳秩序,對實際的或潛在的問題制定共同的和重復使用的規則的活動。

  標準化是一項制定條款活動;所指定的條款應具備的特點是共同使用和重復使用;條款的內容是現實問題或潛在問題;制定條款的目的是在一定範圍內獲得最佳秩序。這些條款將構成規範性文件。也就是標準化的結果是形成條款,一組相關的條款就形成規範性文件。如果這些規範性文件符合製定標準的程式,經過公認機構發佈,就成為標準。所以標準是標準化活動得結果之一。

  什麼叫推薦性標準?

  推薦性標準又稱為非強制性標準或自願性標準。是指生産、交換、使用等方面,通過經濟手段或市場調節而自願採用的一類標準。這類標準,不具有強制性,任何單位均有權決定是否採用,違反這類標準,不構成經濟或法律方面的責任。應當指出的是,推薦性標準一經接受並採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納入商品經濟合同中,就成為各方必須共同遵守的技術依據,具有法律上的約束性。

  目前我國標準是如何分類的?

  按照標準化對象,通常把標準分為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三大類。技術標準是指對標準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技術事項所制定的標準。技術標準包括基礎技術標準、産品標準、工藝標準、檢測試驗方法標準,及安全、衛生、環保標準等。管理標準是指對標準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統一的管理事項所制定的標準。管理標準包括管理基礎標準,技術管理標準,經濟管理標準,行政管理標準,生産經營管理標準等。工作標準是指對工作的責任、權利、範圍、品質要求、程式、效果、檢查方法、考核辦法所制定的標準。工作標準一般包括部門工作標準和崗位(個人)工作標準。

  中國國家標準按標準性質,可以分為為強制性標準和推薦性標準兩類性質的標準。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産安全的標準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強制執行的標準是強制性標準,其他標準是推薦性標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