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開啟標準化事業發展新征程

  • 發佈時間:2015-04-01 09:34:31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3月30日的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對全面深化標準化改革作了動員和部署。就如何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科技部、工信部、商務部和質檢總局等部門分別提出了各自的政策措施。今天刊登四部委領導在會上講話的相關內容,以饗讀者。

  深入實施技術標準戰略

  本報訊(記者徐風)3月30日,科技部副部長侯建國在2015年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講話中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關鍵之年,科技部將進一步深入實施技術標準戰略。

  侯建國指出,適應發展新常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需要加快實施技術標準戰略。落實中央新佈局,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需要強化技術標準在科技創新中的導向,充分發揮技術標準的橋梁、紐帶和擴散作用,打通科技與經濟聯接渠道。深化科技計劃體制改革,整合形成重點研發計劃,要求從基礎前沿、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到應用示範進行全鏈條創新設計,一體化組織實施,將有更多科技項目産出技術標準,需要標準化管理部門和技術組織積極參與,加強標準研製的指導和協調。

  侯建國強調,國務院審議通過並印發了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開啟了標準化事業新征程。科技部將進一步深入實施技術標準戰略,落實好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更好滿足科技創新對標準化工作的需要;強化技術標準創新發展頂層設計,進一步深化科技與標準結合,引導和促進科技創新成果通過標準化,實現市場化、産業化和國際化;在科技計劃管理改革中加強協作,在國家科技計劃中進一步強化技術標準的導向作用,將形成技術標準作為技術和産品相關類科研項目的重要考核指標之一,以技術標準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商務部副部長房愛卿——

  推動傳統優勢服務標準“走出去”

  本報訊(記者徐建華)“標準化是資訊化全球化條件下商務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由於標準化建設沒有跟上,使得我國一些本具優勢的傳統産業‘走出去’受到影響。”3月30日,在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上,商務部副部長房愛卿透露,商務部將會圍繞貫徹“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推進標準國際化進程,推動中醫藥、中餐等我國傳統優勢服務標準“走出去”。

  對於標準化在全球化商務事業發展中的作用,房愛卿用了兩個鮮明的案例予以了説明。第一個例子是中餐。他透露,2013年中國烹飪協會在聯合國總部舉辦了“中國美食走進聯合國”活動,組織了一批中國餐飲企業和廚師,為聯合國官員和各國外交官提供中餐。活動非常成功,是聯合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參與人員級別最高、持續時間最長的活動。各國外交官普遍認為,原來他們國家的中餐不是真正的中餐,這就是中餐沒有標準化的問題。另一個例子是中醫。現在中醫診斷、用藥都沒有標準化,完全靠大夫主觀判斷,外國人就覺得中醫不科學,因此走出去很難。上海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中心通過大數據分析,把懸脈、浮脈、沉脈等脈象的診斷都數據化、標準化了,用儀器把人的脈搏一測,就為中醫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礎。

  “下一步,商務部將按照國家標準化改革的總體要求及相關發展戰略,結合自身實際,繼續深入做好商務領域標準化工作。”房愛卿表示,商務部將圍繞貫徹“一帶一路”戰略積極推進標準國際化進程,通過對外貿易、投資、合作、援助等工作,在推動我國産品、技術、設施等“走出去”的同時,帶動相關國內標準走向世界;通過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推動中醫藥、中餐等我國傳統優勢服務標準“走出去”。

  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

  主動適應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

  本報訊(記者徐風)3月30日,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在2015年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上表示,2015年,工信部將主動適應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的要求,充分發揮熟悉産業、貼近市場、了解企業的優勢,一手抓工作機制的改革創新,一手抓産業發展和行業管理急需標準的制定實施。

  懷進鵬指出,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標準化工作越來越成為工信部推動産業發展、實施行業管理的重要手段。2014年,編制完成了19個行業和3個綜合領域的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方案,明確了産業發展和行業管理的重點領域和標準項目;標準國際化工作取得新進展,支援國內企事業單位主導制定的107項國際標準提案。

  懷進鵬強調,2015年,工信部將發揮主動適應全面深化標準化改革的要求,重點抓好6方面的工作。一是抓準化工作改革措施的落實,主動參與《標準化法》修訂等法規制度建設,認真做好強制性標準清理整頓、團體標準試點等工作;二是抓技術標準體系建議方案的落地,大力支援重點標準、基礎通用和公益類標準制定,提升標準水準;三是抓重點領域綜合標準化的推進,研究編制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或建設指南,創新綜合標準化工作的組織形式和運作機制,推動跨行業、跨領域重大標準的制修訂,提升標準對全産業鏈的支撐力度;四是抓國際化水準的提升,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為中國製造走出去提供“通行證”;五是抓民生標準宣貫新模式的啟動,選擇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和熱點,積極宣傳標準,促使生産企業提高貫徹標準的主動性和內生動力;六是抓“十三五”標準化規劃綱要的研究。

  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

  提升標準先進性有效性和適用性

  本報訊(記者徐建華)“國家標準委將按照‘改革創新、協同推進、科學管理、服務發展’的基本要求,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加強標準化體系和法治建設,夯實標準化發展基礎,推動標準國際化,提升標準先進性、有效性和適用性,更好發揮標準化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的基礎性、戰略性作用,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3月30日,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在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上如此説。

  田世宏説,改革創新是促進標準化發展的不竭動力。從改革看,標準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改革發展的歷史;從創新看,標準服務於創新,在創新中發展。當前,標準化正處於體系調整、管理創新、水準提升的關鍵時期,必須堅持改革創新,增強內生動力,突破發展瓶頸。推進改革方案的落實,必將打破現有的工作格局和管理方式,重新調整各方的權利、責任和義務,這就需要各部門、各行業、各地方以及社會各方面,要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和全局思維,各負其責,協同推進,確保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改革目標和改革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田世宏指出,科學管理是提升標準化水準的有效手段。我國標準化事業近年來快速發展,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總數超過十萬項,企業標準達到百萬餘項,但標準管理“軟”導致的標準體系“亂”、標準水準“低”狀況,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解決這些問題,必須依靠科學管理,應當運用法治思維、國際視野、科學方法,加強標準化科學管理,努力構建系統完善、科學規範、運作有效的標準化管理體系,促進標準化水準整體提升。要發揮好標準的杠桿作用、規製作用、門檻作用、支撐作用和引領作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