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為重慶製造走出去提供通行證

  • 發佈時間:2015-07-23 09:31:51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張 鵬 記者蔣維勝)“標準是企業競爭的重要工具,標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標準化涉及社會管理的方方面面,落實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結合重慶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進一步深化重慶市標準化工作改革,發揮標準化的‘助推器’作用,對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7月2日,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黃奇帆主持召開市第四屆人民政府第97次常務會議,就抓緊貫徹落實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作出指示。當天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重慶市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實施方案(送審稿)》(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這意味著重慶在貫徹落實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率先出臺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實施方案。

  在審議《實施方案》中,黃奇帆特別要求:一是突出重慶特色。堅持與國際接軌,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支援和鼓勵重慶市單軌交通、內河船舶製造等優勢産業參與國際國內標準制定,為重慶産品、技術、裝備和服務製造“走出去”提供有力支撐。二是積極推進試點改革。按照國務院要求,結合簡政放權,全面清理、整合、修訂重慶市現行地方標準,簡化標準制修訂程式,提高審批效率,縮短制定週期。三是建立有效協調機制。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牽頭負責市級部門標準化協調推進機制,統籌標準化重大改革事項。

  《實施方案》提出,按照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工作部署和要求,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國際接軌、適合市情,統一管理、分工負責,依法行政、統籌推進的原則,改革標準體系和標準化管理體制,改進標準制定工作機制,強化標準的實施與監督。力爭到2020年,重慶市龍頭骨幹企業參與國內外標準化活動能力顯著增強,高技術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創新成果標準轉化率大幅提升,重點産業採用國際先進標準化比率明顯提高,“重慶製造”先進標準體系基本形成,標準化促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取得新突破;基本建成新型工業、電子資訊産業、新型城鎮化、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生態文明建設7大新型標準體系,建立完善統一協調、運作高效、政府與市場共治的標準化管理體制,加快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社會參與、協同推進的標準化工作格局,為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根據《實施方案》要求,重慶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主要任務包括統籌改革地方標準、培育發展團體標準、放開搞活企業標準、提高標準國際化水準、建立完善標準化地方法規5個方面。除落實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中的6項改革措施外,《實施方案》還結合重慶實際,提出了多項符合地方特色和實際情況的措施。如結合重慶在“一帶一路”戰略中作為西部開發開放重要支撐的定位,提出創建重慶標準品牌,加強“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沿線相關國家、地區標準研究,推動將先進技術、發明專利轉化為國際標準;加強國際標準文獻服務工作,強化技術性貿易壁壘應對,為“重慶製造”走出去提供“通行證”;開展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試點,完善企業産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並在全市全面實施;建立完善標準化地方法規,制定《重慶市標準化條例》和《重慶市地方標準管理辦法》等。

  據悉,自2011年出臺《關於加快實施技術標準戰略打造內陸技術標準高地的若干意見》和《重慶市標準化發展戰略綱要(2011-2020年)》以來,重慶市標準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截至目前,重慶已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22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1266項,制修訂地方標準766項,備案企業標準43762項。海扶鐳射超生聚焦刀、金山科技內窺智慧膠囊機器人、重慶郵電大學物聯網、恒通新能源汽車等一批國際國內先進標準的涌現,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