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中國人舌尖上的“蝴蝶效應”

  • 發佈時間:2015-07-23 09:31:50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柳 絲

  最近,國外媒體接連報道了不少和中國有關的新鮮事。

  英國媒體7月21日説,中國中産階層熱衷於購買美國豬肉,導致美國北卡羅來納州豬場旁的居民叫苦連天,因為豬的增加帶來豬糞臭味問題。

  還是英國媒體的報道:中國大幅減少進口牛奶,全球牛奶過剩,國際奶價降到6年來的低點。

  隨便翻翻,這類新聞真是不勝枚舉,諸如“中國需求推高日本水果價格”“中國需求拉動馬來西亞燕窩價格”的報道隨處可見。舌尖引發的“風暴”只是冰山一角。澳大利亞媒體21日就説,由於中國市場出人意料地拋售數噸金條導致金價大跌。還有美國媒體“叫苦不迭”地説,“中國需求放緩令美國煤炭業雪上加霜”。

  一句話,中國需求在全球市場上擁有“蝴蝶效應”一般的巨大威力。

  先看看2014年的幾個數字: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近30%,中國市場已成為全球500強企業利潤增長的保障;中國煤炭、鋁、鎳消費佔全球一半以上,銅和鋅消費比例超過40%,大豆消費佔據近乎三成……

  對中國市場的趨之若鶩,不只是在商品消費上。隨著中國邁入全面深化改革,政府致力於推動産業升級、打造更健康的經濟發展模式,中國經濟向擴內需、促消費方向轉型,對世界各國來説,這將意味著更多的貿易、投資和發展機遇。中國對全球經濟的溢出效應日益明顯。

  這不,最近幾個月來,矽谷多家科技巨頭,包括英特爾、惠普、思科等等,都爭相向中國科技領域投資,把對中國市場的投入翻倍,或是與中國企業合作。為什麼?普華永道全球科技産業專家拉曼·奇特卡一語道出了背後最大的動機:“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目前全球500強企業中已有480多家在中國投資設立了企業,跨國公司在中國設立研發中心近1000家。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即使中國經濟增長放慢,但放眼全球,從絕對數量來説,中國仍如世界銀行行長金墉所説,“是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對世界增長的最大貢獻國”。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亞投行、自貿區等重大舉措,會讓中國更加開放地面向世界,也將讓中國的發展為全球經濟注入澎湃動力。

  未來,可能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吃上美國豬肉,而美國豬場的臭味或許也只是經濟效益之後一個甜蜜的煩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