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守住校服品質安全底線

  • 發佈時間:2015-07-17 09:34:03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觀察家

  □ 胡立彪

  近日,教育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4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針對校服管理的關鍵環節,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形成有效管理服務體系。《意見》特別強調要把保障品質安全作為校服管理工作的底線,並在執行標準、品質檢查、監督懲處等方面提出措施方法,這對進一步規範校服管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毋庸諱言,我國校服設計難看,廣遭吐槽。而醜之外,品質也差,動輒被查出甲醛含量超標、pH值項目不合格,甚至被檢出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有一次媒體曝光校服品質問題後,記者問一位小學生對事件的看法,這位學生説:“作為祖國的花朵,我認為,我學習一直上不去,就是因為這個校服的問題。”把學習成績不好也歸因于問題校服,作為祖國的花朵,這位同學的想法雖説有些奇葩,但也表達了他對問題校服的氣憤。有人對此如是評論:這個借機吐槽的小傢夥,用他的歪理給問題校服事件帶來短暫的娛樂效應,但笑過之後您是否想到,作為最直接的受害者,問題校服不僅影響孩子們的健康,更影響他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當抱怨的種子被埋下,今天的玩笑明天又會長成什麼呢?

  校服品質問題的確開不得玩笑。但問題是,校服難看,品質不高,已有經年,為什麼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決?某地教育部門面對校服質監抽查合格率低下問題,反思認為,導致校服品質問題的原因是校服等校園後勤物資的“行業標準”與教育部門不對接,缺乏溝通。正是由於溝通不暢,或者換句話説是溝而不通,才導致廠商投標時“挂羊頭”,交貨時“賣狗肉”的事情發生。廠商很清楚,訂制的校服不會進入市場,基本上就逃過了市場監管部門的抽查監管,而學校和學生家長因非專業人士好蒙好騙,於是,在缺少監管的情況下,校服品質不佳幾乎就成為必然。

  事實上,校方和校服廠商所謂“標準不同”“溝通不暢”,反映的是我國關於校服管理標準規範的缺失。目前各地方均沒有統一訂購校服的規定,教育主管部門只負責校服價格監管,校服徵訂工作由學校自行決定,無需向上級部門報備。正是由於採購權歸學校,缺乏統一的外部監管,才使得校服品質難以保證。而且,目前校服尚無國家標準,因此也就沒有什麼準入門檻,只要是服裝廠都可以生産。一位業內人士坦承,校服品質主要依靠廠家的質檢和學校的把關,而這兩個環節往往都只是走過場,與學校“關係好”的廠家更是不用為品質抽檢操心了。問題的嚴重性正因為各環節的不負責特別是內幕“關係”,而呈示出來並加劇了。

  所謂“找準病灶,對症下藥”,現在校服品質問題的根源已經找到,就看怎樣開方施藥了。《意見》在保障校服品質安全方面提出的3項措施,就非常對症,而且也體現了藥力:關於嚴格執行國家標準,要求採購單位在進行校服招標採購時,要在合同中標明校服執行標準,並在生産中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標準要求;關於加強校服品質檢查,提出建立明標識、雙送檢制度,這樣既能把好出口關,又能把好入口關;關於建立監督懲處機制,要求既要加強企業監管,建立內部“黑名單”制度,又要加強人員監管,依法嚴肅查處相關人員違法違規行為。

  當然,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絕不只是學校、家長和教育工作者的事,而是人人有責,需要社會各部門、各環節共同用心,而守住校服品質安全底線,也需要學校、生産企業、家長、監管部門共同努力才行。唯有明晰責任、齊抓共管、確保落實,才能讓將問題校服擋在校園之外,讓青少年真正擁有一個健康、安全、和諧的成長環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