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萬台電梯事故死亡人數持續下降

  • 發佈時間:2015-06-24 10:32:03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張宏偉記者趙陜雄)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特種設備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電梯事業也取得長足的發展與進步,2014年,在用電梯總數已達360萬台,每年仍在以15%至20%的速度增長。電梯保有量、年産量、年增長量均為世界第一。近日,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局局長宋繼紅回顧特種設備安全工作60年發展史時,向記者濃墨重彩地講述了我國電梯産業和安全監管取得的成就。

  60年的風風雨雨,翻天覆地的是歷史的變遷,永恒不變的是“特種設備人”提升電梯品質安全的承諾。宋繼紅説,1998年以前,我國電梯由技術監督、勞動、建設等多個職能部門分段實施監管。1998年,國務院政府機構改革,電梯納入特種設備範圍,由國家品質技術監督局統一實施安全監管,電梯安全監察工作逐步得到加強和完善。2003年6月,《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正式實施,電梯納入法制化監管的軌道,特別是2014年1月1日實施的《特種設備安全法》,強化了電梯安全工作的法律基礎,電梯安全工作進入了創新發展階段。

  近10年來,質檢總局和各地質監部門高度重視電梯安全監察工作,進一步理順了電梯製造、安裝、使用等各環節權責關係,初步構建權責清晰、職責明確的電梯安全運作責任鏈條,“企業全面負責、政府統一領導、部門聯合監管、檢驗技術把關、社會廣泛參與”的多元共治電梯安全監管長效機制逐步形成。宋繼紅説,為讓公眾安全乘梯、放心乘梯,質檢總局將全面系統推進電梯安全監管改革創新,以電梯使用管理單位首負責任為抓手,建立電梯事故責任保險制度,推動電梯維修資金提取制度的完善;轉變以強化行政手段為主要方式的傳統監管理念,減少事前審批和微觀管理,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和宏觀調控,加強部門合作和社會監督,努力營造自我約束、優勝劣汰、公平開放的市場競爭環境。

  通過完善規範和標準、嚴格市場準入、加強監督檢查和檢驗檢測、開展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等一系列措施,我國萬台電梯事故死亡人數持續下降,保持了總體平穩的安全態勢,為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快速持續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