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關中“白菜心” 優質菜籃子

  • 發佈時間:2015-06-19 09:32:52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李 慶 本報記者 王 梅

  “菜值錢了,也好種了!我的2畝(0.133公頃)菜地,今年已經收入5萬多元,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提起蔬菜標準化種植後的變化,前來陜西高陵稞青農産品專業合作社交送黃瓜的農戶王勝利樂滋滋地告訴記者。

  高陵縣地處關中平原腹地,素有關中“白菜心”之美譽。面積較小,境內地勢平坦,自西北微向東南傾斜。但地平土肥,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奠定了高陵的涉農路線。

  然而,傳統種植蔬菜的産量低、品質差、農資費用高是當地蔬菜種植戶所面臨的問題。

  為了更好的扶持這一特色産業的大力發展,高陵縣質監局在2013年申報了陜西省第五批設施蔬菜標準化示範區項目,以標準帶動提質增效。

  這一項目建設得到縣政府高度重視,縣長范九利提出明確要求:“以示範區建設為載體,全力打造高陵蔬菜品牌,形成區域特色是當前適應經濟新常態的新動力。”

  縣政府成立以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縣農林、科技、質監、財政局等相關單位分管領導為成員的示範區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分工明確,通力協作。高陵縣質監局負責建立標準化體系,以及産地環境檢測、産品品質檢測配套的檢測體系等;縣農業局和科技局,負責成立設施蔬菜標準化技術推廣工作組,建立産業鏈資訊服務中心;核心示範區的3個示範點,負責推行“公司+基地+標準+農戶”經營模式,逐步形成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産供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的産業化經營體系。

  同時,在建立和完善更加科學的設施蔬菜標準化體系下功夫。該縣專門成立了高陵縣設施蔬菜標準化示範區技術工作組和標準起草小組,在原有栽培技術的基礎上,經過調研、起草、論證、意見徵集、專家審定、修改。如今,由示範區技術工作組和標準起草小組制定的《設施番茄栽培技術規程》、《設施黃瓜栽培技術規程》以及《設施辣椒栽培技術規程》3項標準成為西安市農業地方標準。

  在此基礎上,該縣積極開展設施蔬菜標準化技術宣傳、培訓、推廣工作,一方面利用媒體,廣泛宣傳推介;另一方面組織課堂培訓、現場示範指導與專題講座。截至目前,共舉辦農業標準化培訓班50多期,示範區內農戶的平均培訓率達到90%以上。

  “每期培訓我都參加,培訓的效果很好。比如説,一個大棚按照標準施肥6-8方就夠了,在以前我們都施肥10方,不但成本高,而且土地容易板結。”王勝利告訴記者。

  不僅如此,縣質監局與縣農業局、科技局全力配合,切實做好高陵示範區産品品質安全、搭建資訊平臺、農資市場監管等方面工作。

  經過3年的努力,提質增效作用明顯。該項目示範區的産品獲得2個國家註冊商標,4個産品通過了綠色産品認證,8個産品通過了國家農業部無公害産品認證。作物畝産量提高25%-30%,優果率提高10%-15%。全縣農村居民2014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627元,比2012年增長27.7%。今年5月,該項目通過省級考核驗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