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敢擔當精神書寫“深圳特檢”新篇章
- 發佈時間:2015-06-16 09:33:57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佘協勇韋何靜傅江平
5月,深圳市特檢院工作人員又迎來了最忙碌的檢驗季節,各類特種設備報檢單都在大幅增長,而這種忙碌的狀態也許會一直持續到年底。5月21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決定自2015年起全面開展該市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工作,並安排專項經費對1600台老舊電梯實施安全評估,項目實施時間為6月至11月。實施評估工作的深圳市特檢院不僅要對電梯安全評估提供技術支援,也要對評估品質開展統一抽查。這是今年深圳市政府交給深圳市特檢院的又一項重大實事工程。
近年來,“深圳特檢”品牌在深圳市已家喻戶曉。多年來,深圳市特檢院先後建成5740平方米的實驗室、2500平方米的專用試驗場地,投入專項資金,不斷加大技術裝備升級的投入力度,重點支援電梯、安全閥、起重機械型式試驗室和金屬材料檢驗與機械設備失效分析中心的大型、先進設備的研製,著力打造一個覆蓋特種設備種類、門類齊全的集檢驗、檢測、試驗、研究為一體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為特種設備生産製造企業研發和技術創新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如今,該院電梯型式實驗室的試驗能力已從傳統的電梯四大安全部件型式試驗延伸到了電梯、自動扶梯和液壓電梯所有安全部件和重要部件的型式試驗和性能試驗,具備了多項在國內同行領先的檢測試驗能力,是國內電梯型式試驗能力最全面的型式試驗機構之一,多次承擔全國範圍內重大工程項目的電梯部件型式試驗工作。
“深圳特檢”品牌的知名度和認可度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從小到大的發展,從弱到強的騰飛,從蹣跚起步到日益成熟的跨越。但是,深圳市特檢院並不滿足於現狀,於是,拿出了一切從零開始的精神,開展全面提升活動,在新的征程上邁出了步伐。
強化能力提供優質服務
2015年,質檢總局決定將舉全系統之力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一年的電梯安全監管大會戰。此次會戰將全面開展風險大排查,對問題電梯進行評估建檔,逐一評估安全風險,逐一制定整治方案,組織力量集中攻堅、消除風險。特別是對“三無”電梯和使用15年以上的老舊電梯,將調動各方力量,推動老舊電梯更新改造。
今年3月,深圳市特檢院的“電梯制動器測試方法及技術標準修訂”項目榮獲2014年度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獎勵項3等獎,4月,承擔的質檢總局科技計劃項目《國外電梯安全管理體系研究》經鑒定,項目成果在相關技術領域已達到國內領先水準,具有顯著社會效益。深圳市特檢院院長譚建軍説,這兩項科研項目的研究將對電梯安全監管大會戰提供技術支援和保障,有利於推動大會戰的順利實施。今後該院將繼續秉承以檢驗促科研,以科研強檢驗的理念,為特種設備的安全運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對於國家和政府的要求,深圳市特檢院總是在第一時間內積極響應。近年來,該院堅持在重大節日對重點監控特種設備使用單位、交通樞紐區域、人員密集公共場所等地開展安全檢查,目前,還承擔著深圳寶安國際機場T3航廈轉場,供港天然氣、LNG液化石油天然氣儲罐等市政重要工程特種設備的檢驗任務;參與深圳市氨介質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電梯過度裝修嚴重事故隱患排查等特種設備專項整治;配合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推動老舊電梯的更新改造工程;為深圳市人居委、交委、住建局等部門,提供特種設備檢驗、評價或技術諮詢服務;承擔了廣東省質監局下達的高鋁鋅基合金曳引機蝸輪監督抽查和風險評估任務,為該局制定下一步決策,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支援深圳市電梯安全監管方式改革,制發首批電梯“三合一”標識1.3萬個。
此外,深圳市特檢院還發揮技術優勢,走進企業、社區等地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節能知識宣傳,提供諮詢服務,並免費發放特種設備安全知識宣傳資料、地圖,以宣傳促進公眾安全意識的不斷提高,切實履行好該院承擔的社會責任,有效擴大了“深圳特檢”的輻射面。
精益求精保障檢驗品質
用苦、臟、累、險來概括特檢工作一點也不為過。特檢工作苦,無嚴寒或是酷暑,在幽閉的壓力容器內、在瀰漫著垃圾氣味的垃圾焚燒發電鍋爐中、在高高的塔架上、在黑暗的電梯井道裏、在佈滿煤灰的爐膛內,總是有深圳市特檢院檢驗人員忙碌的身影;特檢工作臟,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工作服洗了一遍又一遍,線手套換了一雙又一雙;特檢工作累,一天檢驗任務結束,檢驗人員往往已筋疲力盡了,卻還惦記著回到辦公室再抓緊時間錄入幾份報告;特檢工作險,檢驗人員往往需要穿著防輻射服裝、背著安全繩索爬上高高的腳手架才能進行工作。
特檢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現事故。然而深圳卻是全國特種設備事故最少的城市之一,2013、2014年深圳市特種設備萬台設備死亡率為0.051和0.048,遠低於全國特種設備萬台設備死亡率0.46和0.39。這個沉甸甸的成績,建立在深圳市特檢院工作者們踏踏實實、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的基礎上。
深圳市特檢院在對電梯進行定期檢驗過程中,先後發現數起曳引式貨梯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在對一寫字樓的電梯機房相關項目進行檢查的過程中,發現電梯正常運作時驅動主機噪音相對偏大,呈規律異常響聲,用手指觸摸曳引機蝸輪處防護外殼,感覺有輕微非正常振動。拆開曳引機頂部蓋子觀察渦輪情況,結果發現齒輪有嚴重斷齒現象。經全面檢查,發現整個渦輪除一個輪齒完整無斷齒外,其餘輪齒都在同一側邊發生全部或局部斷裂現象,且所有蝸輪齒與蝸桿嚙合的相同側面均有嚴重點蝕。該院檢驗人員立即要求使用單位與維保單位停止使用電梯並作出整改,整改完畢經檢驗合格後才批准投入使用。要知道,蝸輪狀況異常,將隨時可能致使電梯失控,發生墜落、衝頂等重大安全事故。正是這種刨根究底,一個都不能放過的精神,使得深圳市特檢院在檢查過程中消除了數起潛在的重大安全隱患。
起重機的檢驗檢測也是深圳市特檢院的日常工作之一。一天,檢驗人員在對福田區某工地一台型號為F0/23B的塔式起重機進行定期檢驗時發現,在塔機空載回轉時,作為其基礎支撐的預埋支腿上、下位移嚴重。該塔機的基礎是塔機的預埋支腿與鋼筋混凝土整體澆築而成,是塔機最重要的受力部件之一,必須牢固可靠。當發生相對位移時就意味著基礎的牢固性發生改變,如未加整改繼續使用,塔機將可能因此倒塌,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檢驗人員立即將該隱患告知相關負責人,建議立即停止作業,並現場出具了整改通知單。
利用精湛的檢驗技術,盡己所能消除安全隱患的例子,在深圳市特檢院工作中俯拾皆是。該院不僅注重全面檢驗,增加檢驗數量,保證不漏檢,而且對檢驗品質要求甚嚴,堅持安全為重、責任到人、環節到位,該檢驗的項目一定要檢到,確保隱患排除、品質過關。2013年全年,檢驗檢測工作中發現各類特種設備存在並消除的安全不符合項共計26萬多個(次),發現並消除特種設備隱患(重大問題)1933宗,隱患(重大問題)及時移送率達100%;2014年全年,檢驗檢測工作中發現各類特種設備存在並消除的安全不符合項共計31萬多個(次),發現並消除特種設備隱患(重大問題)1789宗,隱患(重大問題)及時移送率達100%。
營造科技興檢的良好環境
今年以來,深圳市特檢院可謂捷報頻傳。近日,繼2014年深圳市特檢院的首個發明“連續分析pH值、酚酞鹼度、總鹼度和氯離子濃度的分析方法及裝置”獲得國家智慧財産權局發明專利授權後,又一發明“一種鋼絲微動摩擦磨損試驗機”也獲得了國家智慧財産權局發明專利授權。
多年來深圳市特檢院始終以保障特種設備安全為立身之本,同時著眼長遠發展,提出了建設“國際先進,國內一流”技術機構的目標,深入貫徹質檢總局“科技興檢、人才強檢”發展戰略,堅持“追蹤國際先進技術,增強機構核心競爭力”,走出了一條以科研提升檢驗能力的強院之路。
為了提高科研創新能力,深圳市特檢院在制度建設、資金投入、人才建設等方面採取系列措施。該院制定了《科研工作管理辦法》和《科研獎勵辦法》,設立專門科技發展基金,大量引進相關領域人才,並對科研部門給予專項科研補助,支援科研部門所屬實驗室購買先進的儀器設備,全方位調動了技術人員的研發積極性。
良好的科研氛圍使科技人員在立足基礎性科研課題的同時,還抓住那些具有戰略性、前瞻性、企業歡迎的重大科技課題,在各自舞臺上演繹著精彩的篇章。當重大科研項目來臨,深圳市特檢院集中優勢兵力聯合攻關,先後主持或參與了3項國家級課題、34項省部級項目、還有3項廳級項目。其中,已有一項國家級課題、23個省部級項目、兩項廳級項目通過驗收,相關研究成果經過業內權威專家鑒定均達到了國內領先乃至國際先進水準。
深圳特檢人用智慧和勤勞、用青春和汗水、用實力和能力播散特檢文化的燦爛之花,築起了一道保障特種設備安全的綠色長城。近年來,通過科技部門鑒定的省部級科研成果23項、市級成果7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兩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0項。相關科技成果獲得國家質檢總局科技興檢獎3等獎、國家安監總局第五屆安全生産科技成果獎3等獎、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3等獎、深圳市科技進步獎……另外,深圳市特檢院還在國內專業期刊上累計發表科技論文293篇,並先後兩次承擔了全國電梯檢驗人員考核復習參考教材的編寫工作,均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教材編寫任務,教材以內容豐富、視角全面贏得業內的一致好評,創造了深圳速度和深圳品質。而這些科研成果一定會轉化為保障電梯安全的新元素,撐起不斷長高長大的特種設備。
中共深圳第六屆黨代會剛剛閉幕,深圳市公開亮明“將繼續弘揚敢闖敢試、敢為天下先的特區精神”,譚建軍説:“我們特檢人會繼承特區敢闖敢試的優良傳統,向著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技術機構前進。”時代在進步,深圳市特檢院將以更加緊迫的責任感和危機感,砥礪奮進,開拓創新,以追求卓越的姿態,搶抓新機遇,迎接新挑戰,承接新使命,實現新跨越,為“深圳特檢”品牌書寫燦爛新篇章。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