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渠道的基礎是標準化
- 發佈時間:2015-06-11 08:33:25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徐風
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中國ECR(消費者響應)委員會,組織400余家知名企業召開的2015第13屆中國ECR大會已于6月5日在成都落下帷幕。在為期3天的會議上,國內知名學者和知名企業負責人、快消領域前沿人物深入闡釋了“全渠道戰略與企業轉型”這一會議主題。
全渠道的內涵是什麼?企業如何轉型?是否都要轉到全渠道上來?這些問題會上有共識也有爭議。但是全渠道的基礎是標準化,企業轉型必須依靠標準化,這些問題沒有任何爭議。中國ECR委員會聯合主席、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主任張成海認為,標準化是當今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以合作求發展,以合作求雙贏已經成為共識。無數案例證明,無論實體店還是網店或微店,只要合作得好,發展就會好。統一編碼是商品的身份證,編碼統一是提高管理效率的最有效途徑,把商品條碼用在訂單、銷售等環節,就為全渠道打下了基礎。
在新的網際網路時代,消費品零售渠道的轉型是必然的。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裴亮提出,不能再用電商和實體零售商來劃分市場邊界,因為實體零售和網路零售正在融合,雖然目前網際網路對零售業的影響還在前臺,主要在銷售。從自營商品利潤看,電商都是虧損的,虧損關鍵在於物流成本,目前送貨成本由資本市場而不是消費者買單,這是不可以持續的。京東、1號店、蘇寧等典型的網際網路零售商無一例外都控制自營部分。隨著網路零售商的平臺化,吸引更多的實體商進入它的平臺,最後都歸結到一個全渠道。網路零售和實體零售在網際網路化過程中表現比較突出的特點就是融合,跨界融合。
國家資訊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清華大學教授柴躍廷堅信電商一定會消滅經銷商,理由是經銷商承擔的資訊不對稱和物流集散兩個歷史使命將被電商終結。由實體商店到網店改變的一是交易方式,以前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現在是掛牌銷售、協議銷售;二是資金流、資訊流、物流的關係,實體店是合一的,網店是異步的;三是中間商越來越少,生産商家和用戶直接對接,這是最核心的。今天的網店供應鏈多是掛牌交易方式,是推式的供應鏈,用戶下單,商品就送到用戶家裏。而訂購和定制對提高供應鏈效率更有前景,如在網上訂購一箱水但需要當天到貨,或者3天、一週甚至一個月,到貨時間長價格就便宜些,是比較鬆馳的供應鏈策略。定制供應鏈策略,生産者直接面對消費者,會把中間商徹底滅掉。
京東商城研發部副總裁馬松強調的是從用戶體驗到精準行銷,實體店不容易做,電商對用戶端的把握非常好,能夠理解用戶,可以用大數據進行精準行銷,供應鏈效率是電商與傳統零售商最大的不同,提高效率的一個利器就是標準化的統一編碼。
菜鳥是做什麼的?按阿裏菜鳥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總監邢悅的説法,是做協同的,是協同的平臺。她認為傳統供應鏈和電商供應鏈並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在創造客戶價值,但是電商有了消費者的實質性參與。協同平臺將時間成本和空間成本做到最低,傳統供應鏈把物流切割成很多小段,電商物流將不同的供應鏈串起來。網際網路將消費者的行為沉澱成大數據,有了大數據就知道用什麼方法讓消費者體驗更好,才能結合消費者開發出更加適銷對路的産品。協同和大數據靠得就是統一的物品編碼,沒有統一編碼就不能將消費者和商品對接起來。
1號店供應鏈規劃和策略總監王嘉豪將現在的電商比作二三十年前的零售超市。傳統的線下超市重要的優勢就是地點,就近的便利對消費者很重要,但是對於電商來説,這個優勢已經不再存在。關鍵還在於,如果説線下有數萬種産品,那麼線上就是幾百萬上千萬種商品,每多一種商品,特別是不同類別的商品,對於供應鏈管理難度的提高是幾何級的。不管電商線上怎麼虛擬,但要實實在在把這些東西送到客戶手裏。而且線上拆零對電商的效率和出錯率也提出很高的要求,送貨到府目前比拼的是次日、當日,甚至幾個小時內。大數據的運用可以更好驅動後端供應鏈進行優化,提高庫存週轉。4年前1號店的庫存週轉天數是50天,現在已經到20天以內,個別月份甚至達到個位數。在這個變化中起重要驅動作用的就是商品條碼,這是供應鏈的基礎。如果ECR和管理部門能夠廣泛推行商品編碼統一化,成本可以進一步節省,效率可以進一步提高。
張成海強調,全渠道背景下,企業不能再關起門來搞個內部碼,只管自己的小渠道了。合作、融合、協同,以及物流、資訊流、資金流的整合,都需要統一的物品編碼作為基礎。一兩個月前提出“世界商店”概念的柴躍廷,對“世界商店”更加樂觀。他對“世界商店”的表述是:“世界商店”一個網店,而不是一個商店,統一的物品編碼肯定會成為“世界商店”最基礎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