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互信互鑒 合作共贏

  • 發佈時間:2015-06-10 09:34:36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丁瑩)6月9日,在世界認可日論壇上,國家認監委發佈《共同推動認證認可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願景與行動》,提出構建互信互鑒、合作共贏的“一帶一路”認證認可雙多邊合作關係,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認證認可是國際通行的品質管理手段和貿易便利化工具,是各國建立互信關係、促進貿易往來的技術性措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起著促進貿易便利暢通、減少貿易技術壁壘、推動互聯互通建設、促進品質國際共治等重要作用。今年3月,中國政府授權發佈《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提出了中國和沿線各國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明確將認證認可作為合作重點,彰顯了認證認可的核心價值,體現了互利共贏的共同需要,為深化沿線國家認證認可合作提供了路徑指引。

  為了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認證認可領域開展更大範圍、更高水準、更深層次的務實合作,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立足自身職能,緊緊圍繞國務院要求,找準質檢部門支援的切入點和著力點,以“共商、共建、共用”為手段,“互信、互鑒、共贏”為目標,重點從“加強認證認可溝通交流、國際互認、能力建設、市場開放”4個方面提出倡議,著力加強跨部門合作、跨地區合作、國際合作,推動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網路化的互聯互通。

  倡議合作包括4個方面內容。在加強政策溝通和技術交流方面,加強各國政府主管部門在認證認可政策法規等方面的溝通,以及在相關國際事務中的磋商和協調,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在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上相向而行,避免不合理、不必要的障礙。鼓勵各國從業機構開展技術交流,共同推動認證認可的優良實踐。倡導建立涵蓋認證認可各領域的資訊交流機制,提升技術性貿易措施透明度,實現沿線國家資源共用。中方將不斷提高合格評定政策的透明度,通過WTO通報機制、對話機制等雙多邊渠道,讓國際社會及時、充分了解中國認證認可政策和工作動態;同時願與有關各方共同建立認證認可資訊共用及快速通報平臺,相互通報證書、機構、人員和執法監管資訊。

  在推進認證認可國際互認方面,加快認證認可雙多邊互認進程,促進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證書國際互認。基於各國差異化現實,積極尋求等效性、一致性的解決途徑,共同開展國別制度研究、標準比對、能力驗證等活動,推進認可和人員認證的互認,以能力互信促進結果互認;面對新能源電子商務等新興産業全球發展態勢,以及氣候變化、非傳統安全等共同關切,加快可再生能源、低碳、跨境電子商務等新領域互認進程;圍繞産能合作、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現實需要,推動各方在共同感興趣領域制定認證認可共通標準和一致性程式,最終實現“一個標準、一張證書、區域通行”。中方積極推動現有雙多邊互認機制發揮更加積極作用,將採取措施在人員認證、工廠檢查、食品衛生註冊等領域擴大互認範圍;同時願意與有關各方展開磋商,達成新的雙多邊互認成果。

  在提升認證認可服務能力方面,從各國發展需求出發,共同推動認證認可與産業經濟的深度融合,提升認證認可服務經貿發展的能力。共同應對品質安全挑戰,推進基於認證認可的供應鏈安全與便利化合作,確保互供産品品質安全;共同適應産業變革趨勢,加強各方在認證認可標準、技術層面的合作,推進認證認可標準和技術規範的更新;共同提升互聯互通水準,促進各方在認證認可基礎設施上的互援互助,鼓勵認可組織提供國際化服務,推動各國品質基礎共建共用。中方願為沿線國家提供更多的認證認可技術交流培訓機會,為各國合格評定能力建設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同時歡迎有關各方為中國合格評定能力提升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在促進檢驗檢測認證市場開放方面,在相互開放、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共同培育開發檢驗檢測認證市場,營造開放透明、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鼓勵各國檢驗檢測認證機構開展市場整合和區域合作,為目標用戶提供本土化服務,促進認證認可和檢驗檢測服務貿易。

  中方將進一步擴大國內檢驗檢測認證領域的開放,歡迎外資進入中國檢驗檢測認證市場,將為外資在華設立機構提供更多便利;同時願意與各國共同開發檢驗檢測認證市場,為當地企業提供更加便捷優良的合格評定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