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運營商和網民都應多些理性

  • 發佈時間:2015-05-28 09:33:48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張文禮

  日前,國內3家電信運營商紛紛推出了號稱“有史以來最大幅度的資費調整”方案。

  然而,這些在運營商眼中“前所未有”的降費舉措,並未帶來公眾預想中的歡呼點讚,反而由於部分條款“不給力”,再次引發了眾多網友的吐槽與批評。

  憑心而論,此次3大運營商的降價方案也並非無可取之處。以中國移動為例,其一口氣推出12大提速降費新舉措。其中包括8大舉措降網費、4大工程提網速,並表示到2015年底,上網流量綜合資費將同比下降達35%以上,網路能力和網路速率將大幅提升。但有意思的是,只因其中一個“夜間流量套餐”被認為是“毫無誠意”,罵聲便紛至遝來。同時,對於眾多細節之處的考慮不週以及“流量不清零”等關鍵問題的處理不妥也是導致此次運營商再次被“炮轟”的導火索。

  多年來,由於強勢的運營商一直主導著電信資費的調整過程,在基於“老子天下第一”的慣性思維下形成的調整方案,並無法讓消費者每次都真切地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導致其和網民間已經形成的心理隔閡無法在短時間內消除。而這隔閡也是導致形成一方面運營商“割肉”降價,另一方面消費者吐槽不息的電信資費調整“怪圈”的重要原因。這種怪圈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

  但一個很明顯的事實是,在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於網路的需求已經進入全新層面的時候,運營商提速降費的速度和力度,始終無法解決整個社會和網民們對於網路服務提升的渴求。在“網際網路+”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網速慢、網費貴的事實,已經成為了制約經濟社會向前發展的一個因素。而運營商是“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軍,理應也必須擔負起推進“網際網路+”、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重任。

  單説運營商此次推出套餐時的“匆忙”,便值得仔細商榷。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電信運營商的改革勢在必行、迫在眉睫,消費者所渴求的是真正的讓利於民,並非“放空炮”式的説説而已。對網民而言,每一次微小的調整都關係到切身的利益,這就需要運營商儘快調整長期以來養成的強勢思維,真正站在落實國家戰略、推進社會發展、服務消費需求的角度上來思考電信資費調整的重要性,從而制定切實可行的、而非迎合某種時勢或者作秀式的方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