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開啟企業信用“紅綠燈”

  • 發佈時間:2015-04-29 09:33:44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深圳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促進市場交易安全

  □ 韋和靜 本報記者 傅江平

  無論是企業貸款,還是政府採購、又或是項目競標,企業信用報告越來越重要,運用信用資訊已經成為政府和企業開展評審和經營活動不可或缺的要素。一次産品品質抽查不合格、一筆忘還的欠款、一張遺漏繳稅的帳單,都有可能影響企業的信用,甚至有可能眼睜睜地看到一筆筆生意流向信用記錄良好的企業。日前,記者在深圳市市場和品質監管委下屬的深圳市企業信用資訊中心的業務窗口看到,前來列印企業信用報告的隊伍異常火爆。

  2003年,深圳市企業信用資訊中心成立,其後經過多次機構改革,最終併入深圳市市場和品質監管委。歷經10多年的積累與打磨,該中心的“大數據”才積沙成塔、集腋成裘。目前,該中心已成為全國領先、華南最大的企業徵信數據庫。

  深圳市企業信用資訊系統(深圳信用網)已經歸集了270萬家(含注、吊銷企業)商事主體的登記、監管、資質認證、表彰與處罰、納稅、信貸、訴訟立結案和執行等共5.4億項信用資訊,廣泛應用於行政審批、信貸審批和日常市場交易活動,成為降低市場交易風險的有力屏障。信用中心在企業信用資訊系統基礎上還推動了深圳市商事主體信用資訊公示平臺建設,將市場主體登記資訊、企業信用資訊通過市場主體信用資訊公示系統向社會公開,使企業資訊透明化。而被載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商事主體及相關人員被納入信用監管體系,在辦理相關的登記許可審批、資質認定、銀行貸款等業務時受到限制,現今已初步實現“一處違法,處處受限”。

  打開深圳信用網首頁的“警示資訊”可看到,關於企業的不良記錄種類多達60多個,大到財政、産品品質抽查、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等多個職能部門開出的行政處罰資訊和違法違章資訊,小到企業拖欠水費、電費的欠費記錄。據了解,企業一旦有了這些行政處罰記錄,將在3年內出現在其信用報告裏。不僅目前處於經營狀態的企業有據可查,即便是已被吊銷的企業,只要曾經註冊過,同樣可以查詢到。“産品品質與食品安全抽查等有關品質的資訊記錄對企業來説尤為重要。”深圳市企業信用資訊中心主任洪雋説,千萬不能小看這些品質的信用記錄。如今信用記錄是企業參與各種項目招投標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政府招標的一個重要因素。對於某些上過産品品質抽查“黑榜”的企業,政府一般就不會考慮了,這無疑阻斷了企業的一條“財路”,也增加了企業的壓力,企業資訊信用系統的懲戒作用由此顯現。深圳科技、人力資源、金融、經貿等職能部門也先後在“創新人才獎”“政府領軍骨幹企業”“重合同守信用”“外來人員積分入戶”等活動中進行信用審查,對嚴重失信的企業實施否決。

  實際上,先查信用再做生意已成為一些企業的習慣。李先生是深圳一家高新企業的負責人,他時常通過點擊深圳信用網了解合作夥伴的情況。他説:“在確定做生意之前都會上信用網去查詢對方的信用資訊,滑鼠輕點,就可了解對方公司的規模、誠信記錄等,很方便!”深圳信用網建立以來,點擊量每年以100%的幅度增長。目前,網站平均每天線上點擊量達15萬人次以上,平均每年為5000多家企業出具無違法違規信用證明和信用報告。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信用網不僅記載著企業的“信用污點”,企業的“小紅花”也被保存了下來,像獲得名牌産品、企業500強以及官方頒發的各種榮譽稱號等,除此之外,還能查詢到企業擁有的專利和標準。洪雋談到,以往,違法違規成本低導致失信行為何等“任性”,嚴重影響了市場經濟的公平公正和健康發展。隨著企業信用的應用場景日趨豐富,誠實守信將會帶來諸多便利。企業徵信系統的建立和發展正督促企業家們越來越重視自己的信用記錄,促進全民提高信用意識,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構建。

  據了解,深圳市將加快推進公共信用資訊立法,加強誠信宣傳。洪雋告訴記者,為了貫徹國務院有關指示精神,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信用資訊共用交換平臺,推進信用記錄共建共用,建立違規失信經營主體“黑名單”,建立健全失信行為多部門聯合懲戒機制,深圳市企業信用資訊中心將加快推進企業信用資訊系統、個人徵信系統的互通連接、加強信用資訊披露,並提倡從政府到企業再到個人都要講信用,以進一步形成“講誠信、守信用、用信用”的良好社會氛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