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垃圾處理行業期待規範
- 發佈時間:2015-03-19 09:34:31 來源:中國品質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佳 博
環保問題是全球關注的大事。我國從政府到民間都越來越重視這一問題。電子垃圾的回收與處理問題一直受到各方的關注,但卻長期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廢棄家用電器與電子産品,被統稱為電子廢棄物或電子垃圾。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我國“四機一腦”年廢棄量達1億台,手機淘汰量為7000萬部。另據2012年電子垃圾處理行業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電子垃圾數量達1110萬噸,佔全球的22.7%。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電子垃圾生産國。此外,每年通過非法渠道進入我國的國外電子垃圾超過200萬噸。我國的電子垃圾總量大,同時處理技術手段落後、相關監管不到位,導致再生資源流失浪費、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
業內人士近來在相關會議上分析了我國電子垃圾處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欠缺制度設計,缺乏科學回收體系,導致灰色回收處理鏈興盛。目前我國電子垃圾回收處理行業還處於粗放型的狀態,90%以上的電子垃圾都是由個體戶回收,並由小作坊處理,這種方式已形成一條完整成熟的灰色産業鏈,年産值達千億。2014年,獲得環保部門技術資質認證的104家企業,因前期建設投入高、處理成本高,面對電子垃圾回收渠道和數量匱乏的困境,導致無法開工生産,處於虧損的尷尬境地。
其次處理水準低,資源浪費,污染環境嚴重。我國電子垃圾的處理還處於較低水準,大多采用“機械破碎+分選”的低端技術方法,未全面考慮再生資源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正規處理企業的處理技術與設備主要依賴從發達國家進口。在個體回收模式佔主導的情況下,處理手段大多采用手工拆卸、焚燒、強酸萃取、填埋以及丟棄等方式。如此處理導致較難回收的寶貴資源大量浪費,同時産生大量的重金屬和有毒物質,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第三是多頭管理,導致監管不力。我國對電子垃圾管理實行分級與分部門相結合的模式,涉及工信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環保部等多個部門。這種管理模式存在政出多門、職能交叉、職責不清、監管矛盾等諸多問題,致使在各環節中責任主體不明確,形成灰色地帶,産生“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以及監管體系失靈現象。
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業內人士提出了規範我國電子垃圾處理的建議。
——嚴格監管,從源頭減少電子垃圾的總量。
總量巨大是我國電子垃圾處理産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一方面,政府要大力倡導迴圈經濟,將“資源—産品—廢棄物”的傳統模式轉變為“資源—産品—再生資源”的綠色發展模式,從源頭減少電子垃圾的産生。另一方面,要加大執法力度,嚴禁國外電子垃圾流入境內,從而減少電子垃圾的總量。
——加強電子垃圾處理的制度設計。
首先是要理順管理體質,明確相關部門的職權,落實監管責任;其次是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法律、行業規範和環境標準,提高行業門檻,淘汰小規模、無技術的小作坊和企業。明確生産者、銷售商、回收處理商、消費者和政府之間的責任,明確“生産者責任延伸”管理模式。
——建立電子垃圾回收體系,系統解決電子垃圾回收處理。
建立電子垃圾回收處理準入機制,明確電子垃圾處理工廠必須是高科技、低污染的現代化企業,明確電子生産企業自建和社會開辦的專業大型電子垃圾處理工廠在電子垃圾回收處理中的主導地位,並制定相應合理的回收環節和運輸物流費用的國家指導價。同時加大監管和執法力度,提高非法回收渠道的營運風險和成本。
建立可追溯的資訊監管渠道,採用物聯網、電子標簽、大數據技術等建立一套電子垃圾科學回收的資訊化系統,提升回收環節的專業化、資訊化水準。
——重點扶持大型專業電子垃圾處理企業建設和技術改造。
電子垃圾處理是需要高成本、高專業性和高技術含量的産業,前期投入較大,收益較慢,企業負擔重、積極性不高。建議在短期內國家設立專項資金並與國家開發銀行長期無息貸款相結合,集中、重點支援大型專業電子垃圾處理企業的建設,支援引進高端處理設備和技術改造,逐步淘汰低水準、低效果的企業和小作坊。隨著電子垃圾回收處理行業的規範和市場的成熟,電子垃圾處理企業將逐步能夠自負盈虧,國家可以逐步減少補貼。
我們相信,這些建議將有力推動並規範我國電子垃圾的處理,對環保事業具有促進意義。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