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源頭防控電子垃圾污染

  • 發佈時間:2014-11-27 06:14:3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電子垃圾對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危害,但也極具回收利用價值。一些讀者來信認為,應拓寬電子垃圾回收渠道,加快電子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處理,同時,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

  上圖 11月22日,四川內江廢棄電器電子産品回收處理中心,工作人員正在拆解電子産品。自2013年8月開工以來,該中心已累計拆解處理廢舊家電近530萬台次。 蘭自濤攝

  右圖 北京右安門街道的公共文明引導員,定期到各個社區對居民家中的廢舊電池進行集中回收,並向居民宣傳低碳環保的生活理念。

  本報記者 翟天雪攝

  編輯同志:

  電子廢棄物中包含多種重金屬、揮發性有機物和顆粒物等有害物質,如果處置不當會帶來極大的危害。目前,一些電子垃圾集散地多以家庭小作坊為單位,以原始方式手工拆解,採用露天焚燒、強酸浸泡等方式提取貴金屬,並隨意排放廢氣、廢液、廢渣,對大氣、土壤和水體造成了嚴重污染,還會對人體造成不可逆轉的危害。電子垃圾回收缺乏監管、污染嚴重已經成為不可回避的生態問題,建立暢通的電子垃圾回收渠道,防控電子垃圾污染迫在眉睫。

  一是加快建立專業的回收機構。應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電子垃圾的回收、分類、迴圈利用處理等予以規範。在居民社區、大型市場等處設立電子垃圾回收點,形成全覆蓋、立體式電子垃圾回收體系。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應通過財政補貼、無息貸款或低息貸款、再利用産品減免稅、優先保障用地等優惠政策,大力扶持電子垃圾回收企業發展壯大,引導和扶持其建立再生資源回收網路和集散市場,推動資源迴圈利用。

  三是落實相關企業責任。監管部門應明確企業回收、處理的主體責任。家電生産、經銷企業應對産品承擔回收、處理責任,可在電器賣場設立廢舊電器回收綠色通道,並在産品的包裝上標示回收辦法,讓消費者回收有路。

  河南省葉縣 呂府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