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雅昌模式”成為藝術品市場的“清道夫”

  • 發佈時間:2014-10-22 09:33:27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楊貞晶 本報記者 傅江平

  2012年,著名畫家楊之光微網志打假成為在世藝術家鑒定作品的導火索。短短兩個月裏,楊之光就發現自己在市面上流通的畫作裏有42幅贗品,涉及17家拍賣行,其中,有80%是原作臨摹,有20%是憑空捏造,更讓楊之光難過的是,由於沒有查到原造假者,很難訴諸法律程式。

  “最近幾年,大家對印刷品都很困惑,不僅僅是我,畫家、藏家都害怕印刷品,現在大家看畫時候多了一種工具,就是高倍放大鏡,甚至還要閉眼去摸或用水去泡等多種方法。”曾被譽為當代中國畫僧的再傳人史國良同樣打假多年,面對自己的一幅幅偽作,他感到既憤怒又無奈。

  不論是楊之光還是史國良,因為有感於造假技術的升級對鑒定提出的新挑戰,雅昌文化集團推出的藝術品鑒定備案技術讓他們看到了一線希望,並“迫不及待”地參與鑒定備案,成為雅昌鑒定的一員,標誌著雅昌正式進入中國藝術品鑒證備案社會服務化模式。而這種“雅昌模式”也在今年獲得了質檢部門的認可,或將推廣為行業標準,成為藝術品市場的“清道夫”和“守護神”。

  打造藝術品的一張身份證

  據了解,雅昌藝術品鑒定備案運用了現代物理和分子技術對藝術品進行DNA數據採集的原理,為藝術品打造唯一、權威的“身份證”。雅昌藝術家服務中心副總經理申小波告訴記者,從2011年7月開始,雅昌就籌建雅昌書畫鑒定備案中心(現為雅昌藝術品鑒證備案中心),引進鑒定備案數據採集設備,隨著去年2月與楊之光簽訂鑒證備案,“雅昌模式”正式結合了業務和市場的需求。“我們邀請藝術家本人對藝術品進行鑒定,而後通過高科技手段對原作進行顯微結構檢測等,按照統一標準進行編輯,同意存入數據庫進行備案。以後在市場流通時,就可以對送檢的藝術品進行物理檢查,並與數據庫中的藝術品資訊進行比對,從而認證藝術品的真偽。”申小波描述道,其中把主動權交給了藝術家,讓其本人親自參與到最核心的藝術品鑒定中來,成為了藝術品領域充滿歷史跨越性的一步。這相當於既採集了指紋和眼睛的虹膜又提取了DNA樣本,多重的“唯一性”,讓雅昌的藝術品鑒證備案如同辦成了鐵案。

  “一個人一輩子做幾件好事不容易,有人用高科技來造假,我們就用高科技來打假,這是一定要做的,而且要做就要做好,堅決做到底。”作為參與雅昌鑒定的第一位藝術家,楊之光説道。

  “雅昌模式”獲得認可

  “鑒別藝術品真假是時代賦予質檢總局的責任。”今年8月20日,質檢總局召開一場藝術品鑒證專業技術委員會專題工作會議,中國檢驗檢疫學會會長魏傳忠、品質司副司長馬思宇等有關部門等40余位代表出席會議,其中雅昌集團副董事長何曼玲也位列在內。與會代表紛紛對藝術品鑒證問題進行了討論。此前魏傳忠在雅昌北京分公司了解情況時,就與雅昌董事長萬捷作了深度交流,對“雅昌模式”表示了認可。

  據申小波介紹,在今年北京的春拍中,附有雅昌鑒定備案證書的保真拍賣專場畫作共計18張,拍出16張,獲得了1000多萬的成交額,熱烈的市場反響,使得這些擁有“身份證”的作品,相比以前每平尺漲了5千到3萬元不等。

  目前,中國藝術品鑒證備案技術服務已經由原來面向的國畫和版畫藝術品,擴展到油畫和雕塑,實現了國、油、版、雕等藝術品的鑒證備案和認證服務,而雅昌在原來藝科所的技術基礎上,通過升級設備,開發定制化油畫的顯微圖像採集技術,並實現了非接觸式的自動圖像採集功能。申小波告訴記者,雅昌目前的技術應用環節主要有藝術作品的工業品篩查、藝術品的高清複製級別的圖像採集、藝術品的顯微圖像點採集、藝術品的X射線熒光光譜圖像採集。

  雅昌董事長萬捷説:“藝術創作無標準,但藝術品鑒定備案要有標準,通過高科技與標準化手段的融合,藝術品市場的打假保真已不是夢想,而由此帶來的藝術創作的繁榮和藝術市場的健康發展,則是雅昌應盡的社會責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