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消費 > 正文

字號:  

産品名稱:藍印花布

  • 發佈時間:2014-10-16 10:34:13  來源:中國品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家公告號: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13年第190號

  保護範圍:江蘇省南通市現轄行政區域

  産品標準號:DB32/T 2693-2014

  藍印花布為純手工製作,圖案有斷刀特點,産品上具有在染色過程中自然形成的冰裂紋;色花比較完整、圖案自然、美觀、分佈合理;允許有輕微色差,無明顯搭色、集中的小色點和影響外觀的露底。

  南通歷史上以生産“南通小布”著稱,當地的農婦有“農暇之時,以織取耕”的習慣,所以紡織出的棉布非常精美。棉花種植的興起、紡紗織布技藝的不斷成熟,為藍印花布在南通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障。藍印花布在南通地區能夠不間斷的傳承,與南通獨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歷史文化及紡織業的興盛是分不開的。製作藍印花布的主要原材料棉花、藍草在南通地區較為普遍且大量種植,為藍印花布的製作提供了便利。

  南通藍印花布的歷史可追述至南宋時期(西元1127年~1279年),當時油紙傘在民間廣為流傳,民間印染藝人用聰明和智慧,巧妙地把油紙和刻花版結合在一起,由黃豆粉加石灰、米糠等作防染漿料發明新的印染製作技藝,推動了油紙版漏漿防染印花業的發展。據《古今圖書整合·職方典》記載:“以布抹灰藥而染色、候幹、去灰藥,則青白相間,有人物、花鳥,作被面、帳簾之用。”隨著元末明初棉紡織業的發展,南通藍印花布染紗、染布的技術逐步形成的。當時所用的染料以藍色為主,其次為黑色及紅色,都是天然染料。清《光緒通州志》中,還專門記載了南通地區藍印花布制靛的過程。

  1998年中國藍印花布展在日本的日中友好會館開幕,展示了186幅古舊藍印花布精品。2001年中國藍印花布展分別赴美國亞利桑那州、法國南錫國際博覽會展覽,2005年中日韓成立藍染振興研究會,並在南韓和南通舉辦了中日韓藍印花布展,2009年赴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書展舉辦藍印花布展示活動,赴美國休斯頓參加國際拼布藝術展,2011年赴義大利展演,中國藍印花布頻頻出現在國際舞臺上,為宣傳中國傳統民間藝術,擴大藍印花布在國際影響,為申報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打好堅實基礎。

  2006年南通藍印花布印染技藝經國務院批准,被文化部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