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近日在博鰲亞洲論壇具體闡述金融業對外開放時間表 六項措施數月內落實 五項措施年底前推出。
“下一步,我們將遵循以下三條原則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一是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原則;二是金融業對外開放將與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進程相互配合,共同推進;三是在開放的同時,要重視防範金融風險,要使金融監管能力與金融開放度相匹配。”易綱同時指出,這些措施是經過慎重考慮後,在評估各項條件已經成熟、監管已到位、數據已到位後,才進一步推進的。
易綱透露,六個方面的開放措施將在未來幾個月內落實。第一,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産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內外資一視同仁;允許外國銀行在我國境內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第二,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保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3年後不再設限。第三,不再要求合資證券公司境內股東至少有一家是證券公司。第四,為進一步完善內地與香港兩地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從5月1日起把互聯互通每日額度擴大4倍,即滬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額度從130億元人民幣調整為520億元人民幣,港股通每日額度從105億元人民幣調整為420億元人民幣。第五,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第六,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範圍,與中資機構一致。
在今年年底以前,中國還將推出以下措施:第一,鼓勵在信託、金融租賃、汽車金融、貨幣經紀、消費金融等銀行業金融領域引入外資。第二,對商業銀行新發起設立的金融資産投資公司和理財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不設上限。第三,大幅度擴大外資銀行業務範圍。第四,不再對合資證券公司業務範圍單獨設限,內外資一致。第五,全面取消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兩年代表處要求。另外,金融業開放方面還包括,爭取于2018年內開通“滬倫通”。
金融業全面開放的大幕就此拉開,資本開放或有大進展。
下面談談對資本開放相關問題的一些觀點和展望。
1、資本市場對外開放,還將有哪些點?
資本開放應該會有比較大的進展。中國的資本市場在開放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比如説對qffi、rqffi開放,中國A股納入msc明晟指數,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相信已有的開放項目會進一步的降低門檻,擴大範圍,增加規模,對中國資本市場的起到更實質的國際化的作用。另外就是在資本市場體系當中也探索國外。
企業走進來,比如説一帶一路國家的企業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市,獨角獸回歸等,會有一些重大的進展。一方面中國的企業在資本市場上走出去,另外一方面,海外的企業也引進來。真正的國際化對外開放,還需要中國本土市場的改革進行深化。這是一個全面的,深刻的過程。促進中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從根本上從基礎上,在立法層面,在法律法規層面,要和國際接軌。包括註冊制在內的諸多改革可能會有一些推進。
2、怎麼看對外開放?
高品質的經濟增長需要市場化的的資本市場。中國資本市場真正實現市場化,那麼對外開放國際化是必經的途徑。中國資本市場經過近30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一些基礎,形成了相當大的規模,完成了初級階段的一些準備工作。現在是有必要,也有條件進行這個對外開放和國際資本市場接軌,進一步的升級。
這個難度雖然比較大,牽扯的利益方比較多,但是是必須要做的一個改革。要有非常堅定的決心,有非常系統的規劃,有力的推進,才能順利的實現。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和開放,是相互協調,相互一致的。
3、對現有對外開放,如滬港通等,還需要哪些優化措施?
現有的一些實現的對外開放的措施呢還是局部性的,更多是試點性的。給中國進行實質性的全面深入,開放資本市場,積累了有益的經驗。比如,滬港通,深港通等,在這些經驗基礎上,可以進一步的擴大互通互聯的範圍,從單向的向雙向的發展。還可以進一步探索中國資本市場和海外其他資本市場的聯通。當然,這其中要有序的,穩步的推進,加強監管,降低潛在的風險。
(付立春:東北證券研究總監,清華大學博士後,十年資本工作經驗)
(責任編輯:王文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