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5日訊(記者 郭偉瑩) 今日上午9時,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其中,共提及15次“保險”關鍵詞,涉及養老保險、大病保險、長期護理保險、農業保險、出口信用保險、商業保險等方方面面。
提高社會保險保障水準
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回顧過去一年來做的主要工作時提到,建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以及提高居民基本醫保補助標準和大病保險報銷比例。
而在闡述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時,再次提及要明顯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負擔。例如,下調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各地可降至16%。繼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加快推進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改革,繼續提高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比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保險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目前來看,對於一些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來説,養老保險繳費負擔較沉重。如此一來,不利於擴大就業、企業投資等。而適度降低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對於降低企業成本和激發企業活力均有幫助。另外,針對各地老齡化發展程度不一的情況,作為過渡措施,提高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比例,有利於最終實現全國統籌。
同時,在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方面,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準,居民醫保每人平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一半用於大病保險。降低並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醫療負擔。同時,在推動消費穩定增長方面,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
“在大病保險方面,可以引進商業保險機制,提高服務效率性。數據顯示,40%以上鄉村居民的貧窮是疾病因素帶來的。通過完善大病保險機制,非常有利於緩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朱俊生如是表示。
而針對長期護理保險,朱俊生表示,各試點地區長期護理保險制度運作相對平穩,試點初步成效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失能人員及其家庭經濟負擔減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個人及家庭的支付風險。第二,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建立與實施使失能參保人員獲得了專業化、規範化的護理服務,維護了個人的獨立與尊嚴,改善了個人及其家庭的生活品質。第三,長期護理保險有效需求的增加帶動了老年護理服務市場的形成,帶動了相關老齡産業的快速發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實施在擴大勞動力需求、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市場競爭、細化社會分工、提高服務品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第四,醫療、養老資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大部分試點地區安排的照料護理服務均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相聯繫,符合條件的失能人員在家或社區就能享受到照護服務,這就相當於把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的床位留給了更需要住院治療的病人和入住機構的特殊困難老人,從而提高了醫療、養老資源的配置效率。
但接下來要注意兩個方面。第一,長期護理保險發展的可持續性。目前,長期護理保險的成本越來越高,接下來的籌資問題和壓力要特別考慮。第二,發揮商業長期護理保險的作用。長期護理保險涉及養老、護理等一系列的鏈條服務,因此可發揮商業保險在長期護理中的積極作用。
另外,對於長期護理保險的籌資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教授孫潔在今年的提案中建議從養老保險用人單位繳費中劃轉1%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基金。
增強保險業風險保障功能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闡述2019年政府工作任務時,在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方面還提到,增強保險業風險保障功能。加強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和化解處置。
而對比2018年,對政府工作的建議、深化基礎性關健領域改革方面時則談到“拓展保險市場的風險保障功能”。
對此,朱俊生表示,商業保險強調保險姓保、回歸保障,這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保險保障,二是風險保障。過去一年來,理財型産品在市場中佔比不斷下降,保障型産品不斷增多,但在此方面還要繼續強化。
從保險業過去一年的運作數據來看,提供保險金額6897.04萬億元, 同比增長66.23%。其中,産險公司保險金額5777.37萬億元,增長90.65%;人身險公司本年累計新增保險金額1119.67萬億元,增長0.10%。另外,保險業提供賠款和給付支出12297.87億元,同比增長9.99%。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院長助理王國軍表示,保險最主要的功能是保障,其次是經濟補償。提前預防比事後賠付要重要得多,增強保險業風險保障功能,有助於保險在國民經濟中持續發揮作用,將各行各業的風險管理起來,保障人民生活安全。同時,在保險業施行嚴監管以來,保險公司逐漸將重點放在風險管理上面,在此方面值得肯定。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