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硯國
中國網財經3月13日訊(記者 張恒)目前我國老齡人口占全球老齡人口總量的1/5。從現在起到2020年,中國進入快速老齡化時代,2020年我國老齡人口將達2.5億,老齡化比例達17.6%。到2050年,我國老齡人口將達到4.8億,佔總人口的35%左右,我國將進入重度老齡化國家。在發展健康養老事業上有很多現實問題需要解決。
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鄭硯國看來促進醫養結合産業健康成長是目前的當務之急。
五大問題
鄭硯國在建議中表示,現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一是需求問題。受家庭傳統養老觀念和計劃經濟時代逐漸形成的“福利化養老”認識誤區等影響,中國當下仍沒有普遍形成“花錢買養老服務”的習慣,從而對養老服務需求産生抑製作用,影響了養老服務社會化、産業化的進程。到2030年,我國老齡人口疾病費用將佔衛生總費用的62%。
二是供給側問題。供給側的質、量和結構問題具體體現在産業鏈缺失、市場要素不健全,政府和市場責任不明導致價格機制沒有起到作用,資源獲取不公平等問題。將養老融入醫療衛生保健體系才有生機,才可能實現以社區為核心、家庭為基礎、專業老年機構為依託,及預防醫療康復護理臨終關懷為一體的服務。
三是統籌發展與産業主體問題。統籌是政府的職能,政府與市場責任不清,是抑制産業發展的突出問題。健康養老事業與養老産業的責任主體分別是政府與市場。
四是産業發展體制問題。養老産業的建立和發展始終離不開政府引導、投入和保障。中國養老産業體制簡單説就是政府和企業的合作模式,即籌資和投入模式。在諸多文件關於鼓勵社會舉辦醫療、養老機構提供社會化的養老服務方面,始終沒有清晰明確政府層面的具體職責。
五是機制和商業模式問題。在健康養老産業初始發展期,“醫療+養老”模式是解決健康養老産業供給側問題的首選。
穩妥推進與創新突破
鄭硯國認為,若解決以上五個問題需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科學制定健康養老産業發展模式。政府制定推進健康養老産業發展政策,要因地制宜,符合各地實際。
二、合理制定醫療機構參與養老機構經營的政策和辦法。要調動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兩者的積極性。醫療機構沒有積極性,醫養結合就難以實施。醫療機構參與養老産業,主要方式為現有養老機構或自設的養老機構提供醫療服務。醫療機構在提供服務取得收入的優惠政策要明確,但又不能加大養老對象的經濟負擔,加重養老機構的經營負擔。
三、強化對醫養結合機構從業人員的資質認可和專業管理。醫養結合模式的優勢之一,就是醫療機構可為養老機構提供和培養專業服務人才。國家對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機構的護理人員應有明確的職業定位,可實行與醫療機構護理人員一樣的教育、就業、職稱、待遇政策,納入醫療機構同等人事政策,促進醫護專業人才從事養老服務。
四、打破區域限制,促進醫療+養老社會消費市場化,實現公平消費。鼓勵社會辦醫療+養老機構提供基本服務與個性化服務,在公民享受基本養老服務方面,政府補貼政策要做到一視同仁。對有條件的公民,在享受基本養老補貼政策的基礎上,可以選擇其他滿足自身需要的個性化醫療+養老服務。
五、設立醫療+養老示範項目,以點帶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利用各地現有具規模、高品質的醫療+養老項目,設立典型示範項目,以點帶面,積極探索醫養融合發展的新模式,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責任編輯:張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