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 中國網財經李春暉 攝
中國網財經3月11日訊(記者 李春暉)當前我國農業的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玉米高庫存是農業結構的突出問題之一。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鼓勵多渠道消化玉米庫存”,玉米去庫存打響發令槍。
去年,我國啟動了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將實施了8年的“政府定價、政策性收購”改為“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變玉米價格國內外倒挂,為去庫存創造了前提條件。但改革之後部分地區出現玉米價格下跌、農民種糧收入受到影響,對此要全面、客觀、長遠的看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在接受中國網財經專訪時表示,靠政府價格補貼實現農民增收的方式難以持續,“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才是我國未來農業補貼制度的改革方向;玉米價格下跌只是暫時現象,隨著價格形成機制理順,玉米去庫存有望取得長足進展,價格也會隨之回調。
價格補貼扭曲供求信號 “價補分離”勢在必行
我國在2004年出臺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最初是運用在小麥和水稻上,玉米並未列入。2008金融危機,全球大宗商品暴跌,為了保護農民利益,國家開始實行玉米臨時收儲政策。
2008年-2015年,國家不斷抬高玉米臨儲價格,由最初的每斤7毛多抬高到了2014年的每斤1.12元,2015年微降為每斤1元左右。
收儲價格不斷抬高,增加了農民種植積極性和收入,但也使市場供求機制變得不靈敏,農民不看市場、只盯著收儲價格選擇種植品種,致使玉米供大於求。同時不斷推高的收儲價格也造成了國內外價格倒挂,經營者和消費者將購買力轉向國際市場,這就造成玉米“高庫存”與“高進口”並存的結構性矛盾。庫存高企致使財政負擔沉重,資源浪費大。
“不能只靠政府的價格補貼來實現農民增收。歐盟和美國都做過這樣的嘗試,後來發現都不行。”柯炳生表示。一來我國農業人口眾多,依靠財政補貼實現農民增收難以持續;二來此前的“價補不分”並不是科學合理的補貼方式。
柯炳生介紹,目前我國主要糧棉補貼是三種方式並存:稻穀和小麥實行最低收購價格政策,價補不分;棉花實行目標價格政策,價補半分離;玉米實行市場定價和面積補貼,價補分離。這三種補貼方式,從原理上,大致分別對應著歐盟2003年以前政策、美國現在的政策、歐盟現在的政策。
柯炳生認為,國際經驗和我國具體實踐經驗都表明,“價補分離”是未來我國農業補貼方式的主要改革方向,而歐盟現在的補貼方式是最徹底的“價補分離”:補貼只與農民擁有的土地面積有關,而與種植的作物種類無關,更與市場價格無關。在這樣的補貼政策下,農民完全根據市場需求情況,自由選擇種植品種,做出調整或者不調整生産結構的決策。
柯炳生稱,目前玉米的“價補分離”政策,還不夠很徹底,還與玉米的面積有關。這樣的政策在操作層面還是有些矛盾,最主要的是,難以同時實現調整生産結構和保護農民收入的目標。因為實行市場定價之後,由於玉米過剩,玉米的市場價格必然走低,這樣就會減少玉米種植面積,起到調整生産結構的目標效果。但與此同時,種植玉米的農民認為國家補貼太少,不足以彌補市場降價的損失,要求增加補貼。而如果繼續按照種植面積增加補貼,那就又不能起到調整生産結構的目標了。將來深化改革的方向,就是補貼只與土地面積有關,而與種植什麼無關。
而農民的增收更不能只依靠財政補貼來實現。柯炳生認為,實現農民增收應該依靠提高效率,增加産量,降低成本。“一是經營規模的擴大,二是技術創新,提高單産,使用現代化機械手段,降低成本,提高品質,以及種植一些高附加值的産品。”柯炳生表示。
柯炳生委員與中國網財經記者合影
玉米價格下跌是改革陣痛 “去庫存”後有望回調
“去年部分地區玉米價格的下跌是改革陣痛,但確實是必須要改。”柯炳生表示,“去年試行下來很不容易,結果表明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從宏觀上講是經受住了考驗的。”
在3月7日農業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聞發佈會上,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理順了價格,激活了市場,提高了競爭力,帶動了玉米加工,也倒逼了結構調整。“那些停産、半停産的玉米加工企業都轉起來了。”韓長賦稱。
去年收儲制度改革後玉米價格下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國內玉米市場供大於求。全國政協常委、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副組長陳錫文在3月6日的新聞發佈會中對媒體透露,中國去年玉米的總産量是2.2億噸,現在庫存還有2.3億噸。
因此今年玉米“去庫存”被提上日程。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適度調減玉米種植面積,糧改飼試點面積擴大到1000萬畝以上。鼓勵多渠道消化玉米庫存。
國家糧食局在今年年初的糧食流通工作會議中也提出,2017年將加快玉米“去庫存”:配合做好擴大燃料乙醇産量和使用區域工作,並且要深入研究探索消化玉米庫存的新門路。結合發展産業經濟,加大力度支援玉米加工轉化。
“國內玉米價格下跌只是暫時性現象,隨著玉米去庫存的推進,供求關係變化,玉米價格未來有望回調。”柯炳生稱,“國際市場玉米價格低廉主要是受到國際油價下跌影響,使其生産成本下降,但國際油價也有回升可能,其低價優勢不會永久維持。”
(責任編輯: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