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國內經濟 > 正文

字號:  

郝福慶:新常態下應對老齡化 需把握好四個關健

  • 發佈時間:2015-02-26 10:50:19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中國網財經2月26日訊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第68期“經濟每月談”今日發佈,主題為“人口老齡化趨勢及其影響”。國家發改委社會司副巡視員郝福慶談到老齡化對新常態的影響時表示,聯合國有關報告指出,人口老齡化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場無聲的革命,足以影響或改變未來。人口老齡化對人類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將産生重大的影響,對所有國家的發展,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毫無疑問,人口老齡化將成為中國基本國情的組成部分,成為中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進程中必須考慮的一個長期的變數。”

  郝福慶認為,老齡化之於新常態增添了一些困難和不可控的因素,一是影響經濟增長。新常態雖然不能達到動輒像過去那樣10%以上的增速,但是也不像有些發達國家從8%的增速一下子落到4%以下,而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換擋穩定在中高速的水準上。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老齡化持續發展對中國經濟下行帶來的負面衝擊。

  首先,老齡化直接導致勞動力供給的減少,潛在經濟增長率面臨下行的壓力。特別是人口紅利形成的勞動力成本低這一比較優勢下降乃至消失,將明顯影響中國製造業出口利潤。2012年是中國勞動力供給的一個拐點,15-59歲人口第一次出現絕對值的減少,那一年減少了345萬。按照目前的趨勢預測,2010年到2050年,我們勞動年齡人口將由9.4億縮減到7.1億。其次,老齡化使人口結構老化,居民儲蓄率的變化因而呈現先增後降的倒U型,由於退休金的替代率下降速度更快,最終導致全社會儲蓄率下降,影響社會資本的形成,也會使消費能力下降,導致需求不足。在此,政府財政面臨收入減緩和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支出增加的雙重擠壓,將嚴重制約政府之間投資和間接引導投資的能力。目前中國財政增收減緩是非常明顯的。

  二是影響結構調整。完成壓縮産能過剩,淘汰落後産能,發展現代服務業等促進産業轉型升級的任務都需要調整勞動力的結構,提高勞動力的素質。從常理上講,中國企業更傾向於向年輕的員工投資、對年輕人進行培訓,老齡化將使勞動力結構老化,企業對人力資本提升意願降低,從而影響産業轉型升級。時政研究顯示,隨著年齡的增長,勞動力個體的生産率呈現先增後降的發展態勢,一般是在40歲達到頂峰,此後明顯下降。今後一個時期,中國勞動年齡人口中位數將快速上升,到2030年45歲以下的勞動年齡人口將減少四分之一,勞動力整體老化。

  三是影響創新驅動。新常態下,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是必由之路。從經濟增長理論出發,在我們生産函數決定産出的幾個變數,這裡面有個著名的公式,這個公式中,資本和勞動力都難以像以往那樣快速增長。勞動力絕對數是在下降,我們的資本,整個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總額增速從前些年的25%下降到近兩年的20%,去年到了15.1%,增幅都在減少。勞動年齡人口也步入了下降的通道,剩下的只能從全要素生産率上做文章,特別是在創新上做文章。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了,中國向西方學管理、學經驗,管理水準應該説還是有很大提升的,這方面的空間,未來的空間不是很大,所以只能在創新方面上做文章。

  四是帶來更多的挑戰。首先老年人口增加將使政府保基本的壓力很大,據測算,2015年到2050年期間,全社會用於養老、醫療、照料、福利與設施方面的費用佔GDP的比例將來可能會接近歐洲國家的平均水準。其次,人口老齡化改變家庭結構和規模,撫養比上升,削弱家庭的養老功能,導致家庭養老的風險增加,家庭的代際矛盾顯現化。目前“421”這樣的家庭結構面前,比如過年的時候,可能涉及到回誰家看哪位老人的問題。從全社會的角度分析,如果生育政策不變,未來我國的勞動人口和老年人口之比將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的7:1發展到本世紀中葉不足1.5:1的局面。社會撫養結構的變化將深刻改變社會公共資源的分配格局,容易誘發代際利益分配的矛盾。

  郝福慶認為,在新常態下應對老齡化。如果説“新常態”抓住了今後一段時期經濟發展的關鍵,在這一階段,如何應對好“銀色中國”也需要把握好幾個關健詞。

  一是謀長遠。人口老齡化將伴隨中國現代化的全部過程,必須站在戰略高度上對老齡化進行再認識、再把握,做好頂層設計,把老齡化作為一項基本國情,作為今後研究和處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出發點,納入國家的發展戰略,納入宏觀調控,納入國家的規劃。

  二是抓根本。人口老齡化已是必然趨勢,不可逆轉,要減緩過度老齡化帶來的影響,根本是要進一步研究、調整、完善人口的生育政策,改善人口結構,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三是可持續。解決我們未富先老問題,根本問題還是要發展經濟,使現代化步伐跟上老齡化的步伐,實現現代化和老齡化的相適應。中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只有使我們的GDP保持合理的區間,不斷積累社會財富,增強社會保障能力,把我們的蛋糕做大,才能打好老齡化的持久戰。

  四是保基本。保基本是現階段我們中國社會的底線思維,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和諧發展的基本要求。一個完整的養老體系,應該能夠滿足所有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在這當中,政府需要履行提供基本養老服務的職能,織牢織密兜底網。現階段重點是保障好三無老人,低收入、經濟困難、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需求,保障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這也是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規劃提出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