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新聞 > 財經評論 > 正文

字號:  

中國要始終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熱土

  • 發佈時間:2016-03-18 16:17:43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式。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強調“將營造更加公平、更為透明、更可預期的投資環境,中國要始終成為富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熱土。”

  此前,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新聞發言人王國慶也指出,中國創造投資環境,保護外商投資企業政策不變,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

  有輿論認為,中國利用世界矚目的全國兩會,強調吸引外資的決心,有力地打消了此前一些外國投資者和媒體的疑慮,為繼續深化改革開放、方便外商投資提供了保障。

  儘管2015年中國GDP6.9%的增速在全球鶴立雞群,但國外一些媒體近來用“外資撤離潮”的説法表達對中國經濟的擔憂。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上,俄塔斯社記者就提出“有人認為現在外國的經營包括俄羅斯人在中國的經營環境比以前差,甚至有外企認為在中國遇到不公平對待”的問題,集中反映了這種擔憂。

  對此,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用數字駁斥了“外資撤離潮”的説法:“2015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263億美元,增長5.6%”。並強調,2016年將繼續提高利用外資的水準,繼續放寬投資準入,擴大服務業和一般製造業開放,簡化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程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內陸和沿邊開放模式,打造新的外向型産業集群,引導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

  事實上,早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中國執政黨——中國共産黨就提出要完善法制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促進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公平競爭。而李克強的這份工作報告就是在這一方針指導下提出的具體舉措。

  背景分析+圖表

  産業升級下的外商投資路徑

  一段時間以來,個別外企撤資、資本流出、經濟增速放緩,使得國外一些輿論憑此悲觀地推測:中國吸引外資的能力在下降,外資正在大規模逃亡中國。

  根據一些現象妄下定論,既非科學態度,又更易誤導市場,外資問題尤其如此。經濟數據和産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都表明,所謂的“大量外資撤離”只是一個假像。

  中國商務部發佈的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中國吸引外資規模比“十一五”增長30%,其中2015年吸收外資1263億美元,同比增長5.6%,再創新高。這些投資中,來自美國、歐盟等主要國家/地區的對華投資總體保持穩定,合計投入1073.1億美元,同比增長7.3%,佔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的94.1%。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中國産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一些從事低端産業的外資企業正在撤離中國。與此對應的是,流入服務業、高端製造業和高科技行業的外資卻有增無減。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15年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695.8億美元,同比增長18.8%,佔吸引外資總量的61%;高技術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85.4億美元,同比增長11.7%。

  同時,中國吸引外資的方式有了新變化,從以往的外商直接投資逐步轉變為外商直接投資與並購融資等方式共有的多種方式。2015年,中國以並購方式實際使用外資168.2億美元,同比增長181%,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6%上升到14.7%。

  中國正在推行的自貿區也使外商投資力度進一步增強。2015年1-10月,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共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159家,同比增長2倍,擴展區域後的上海自貿試驗區吸收外商投資佔全市一半。融資租賃、科技研發、創業投資、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等高端産業向自貿試驗區集聚的態勢明顯。

  這些事實説明,一些位於産業低端的外資企業離開中國,是産業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外企將與國內企業一樣,必須面對經濟轉型升級所帶來的新挑戰。隨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以及外資管理制度進一步改革,中國吸收外資還將繼續保持增長,但側重點將發生巨大變化。未來,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將在4個方面為外資企業創造更多機遇:一是國內消費快速增長;二是城鎮化進程繼續推進;三是第三産業迅猛發展;四是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的新能源需求。

  故事

  東莞外資的悄然變化

  賀婷

  經濟學家總喜歡將東莞與相離不遠的深圳進行比較,認為兩座城市代表了兩個不同的發展層次:東莞集中了上萬家勞動密集型的外資企業,是中國傳統製造業的中心;而深圳則網羅了數百家知名的高科技企業,走向了高研發、高技術、高附加值之路,被譽為中國的“創新之城”。如今,隨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巨大變化,東莞面臨著劇烈的産業升級,這無疑對同時具有深圳和東莞工作經歷的袁寶成是一個考驗。

  袁寶成是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目前,袁寶成的職務為廣東省副省長、東莞市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袁寶成表示東莞五年來在轉型升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無論是創新驅動,還是産業佈局及發展前景,都是珠三角乃至廣東省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引擎,並強調“東莞已經初具高科技城市的雛形”。

  袁寶成説這些話是有原因的。東莞素有“世界工廠”之稱,自金融危機之後,遇到了“倒閉潮”、“用工荒”等質疑。對此,袁寶成表示,剛剛過去的2015年,東莞交出了靚麗的經濟成績單,GDP邁入“千億美元俱樂部”行列,其中利用外資達到53.2億美元,都是面向技術升級和高科技等領域。

  2015年,南韓人鄭寅株來到東莞註冊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打包了70多家南韓企業,來東莞推廣雲技術和物聯網,鄭寅株説,正在轉型升級的東莞會需要這些。

  已在東莞耕耘20多年的利威鞋業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查克•吉裏思説,“我們當下正在做的是提高企業在東莞的運營效率”。

  利威的母公司美國布朗鞋業擁有百年製鞋歷史,是全球最大的鞋業貿易公司之一。近年來,東莞在其全球佈局中的角色不斷變化,最初主要集中在製造環節,現在則成為布朗鞋業在全球最重要的設計研發中心。“我們幾年前關閉了台灣辦公室,義大利設計部只剩20多人,東莞公司則不斷擴容,現在的600多員工來自14個國家和地區。”

  據統計,“十二五”期間,東莞外企新設立研發機構943個,新增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1379個。

  也許,東莞的這份靚麗的成績單終於可以使袁寶成松一口氣了,他説:“深圳的今天有可能就是東莞的明天,東莞成為第二個深圳,也就是成功了”。

  代表委員看“外資”

  通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各行各業都已經發展起來,但是還存在很多的發展機會,還沒有發展到那個瓶頸頂點的時候。無論是企業家也好,外商也好,未來30多年離開中國市場就一定會後悔。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香港中國商會主席、香港經緯集團董事局主席陳經緯

  開放發展是中國基於改革開放成功經驗的歷史總結,也是拓展經濟發展空間、提升經濟發展水準的必然要求。中國開放發展,既向世界表明瞭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的立場,也揭示了中國經濟的命運與世界的命運息息相關的內在共贏邏輯。

  ——全國政協委員、杭州市副市長謝雙成

  十三五規劃草案提出支援港澳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到內地發展創業,相信澳門的15000多家中小企業未來將更多受惠于內地自貿區發展、金融稅制改革、粵港澳空中樞紐建設等重大政策。

  ——全國政協委員、澳門中小企業聯合總商會會長周錦輝(來源:人民畫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