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資源配置下的財富管理
中國網財經1月4日訊 以“全球資源配置下的財富管理——探尋2017不讓財富縮水的N種路徑”為主題的2016中國網財富管理論壇2016年12月28日在北京舉行。華商基金總經理梁永強在演講中表示,在過去大概近十年的流動性過度衝擊下,一定程度上現在所有的資産都存在高估的情況,流動性氾濫對創造新的需求並不現實,全球經濟出現問題後也不要過高依賴科技復蘇,同時,全球經濟的網際網路化趨勢導致全球市場的需求逐步下行。 對於個人投資者,梁永強建議:“一定要選相對比較靠譜的機構或者專業的人士去做。如果你自己全身心去做,當然是另外一回事兒,如果始終想著以套利的心態,這塊套一把,那塊套一把,很容易把自己套進去。”
以下為梁永強演講實錄:
謝謝大家!今天很高興能來這裡跟大家作一個交流。對於理財或者整個投資來講,今天我們也要向厲老師一樣,厲老師這麼大年紀,已經在經濟學界這麼高的地位,實際上他今天早上講的還是在各地調研,還是思考很多問題。如果大家能夠向厲老師學習,很多問題都能很好的解決。
今天我在這裡做一下自己對於投資管理的思考。題目就是“在全球配置下怎麼做財富管理”,但是有一點我覺得始終要思考的,財富管理一定要搞清楚財富來源到底是什麼地方,到底是在各個環節裏面的空轉,還是來自於實業真正貢獻出來的東西。
對財富來講,根源始終在於實業。各塊的金融機構和金融類型一定要基於對實體的服務産生或者貢獻自己真正的社會價值。而在這個過程裏面,它所産生的回報一定程度上也是比較高的,因為對投資來講,一定程度上投資可以看作是一座現在和未來之間的橋梁。未來和現在之間最大的差就是投資最需要做的地方,也是未來財富能夠增長最快的地方。
所以,要做好投資,首先要想清楚到底現在處在什麼樣的狀況上,未來會怎麼樣變化,這實際上是做投資和財富管理最需要理解和最需要想清楚的一個方面。
回到現在來講,因為最近出現過很多的債券流動性問題,包括國外一年來所發生的英國脫歐、特朗普上臺,包括歐洲選民面臨的法國選舉,當黑天鵝越來越多的時候,大家要考慮一下,探究黑天鵝的偶然與必然。
我自己做了一個比較發散性的想法之後,我覺得既然出現這麼多而且這麼頻繁,一定有背後的必然性。因為就現在來講,就全球一定程度上在過去十年,全球所有地方都在用流動性,用過度的流動性氾濫來把整個經濟維持得更好或者怎麼樣嘗試著培養出一個新的需求點出來。但這一點讓人比較失望,在過去這麼長時間的過度流動性的衝擊下,就全球來講,目前還沒有看見新的需求點。
因為每一輪經濟出現問題以後,就全球來講,大家把希望更多寄託在科技上面,認為通過科技,我們能夠創造出一個新的需求方向,然後這些新的更大的需求方向把人類從過去的泥潭裏面再拉出來,再往前推一步。現在這一點讓人有點失望。
這十幾年,全球最大的變化一定程度上是網際網路的變化,但是網際網路不是一個刺激需求,而是一個緊縮需求的工具。大家現在也能有些體會,這幾個作用,首先,是通過網際網路對資訊傳遞的資訊對稱化,實際上首先把過度的需求或者冗余的需求替掉,就會導致生活的冗余需求和生産的過度需求不斷往下走,一定程度上造成總需求的下降。
第二個,通過共用。同等的需求量所要匹配的支援或者供給方面的要求越來越低了,優惠導致需求是變小的。
第三個,因為網際網路通過對於整個定價還有定位精準化,實際上導致金融是越來越精準化的。比如過去要買一個東西,從出門到坐車,再到選東西,再到購買一系列的需求。但是現在通過網上購物,用一個小需求替代過去大的一系列需求。更加典型的比如像現在一些VR包括觸感的出現,人的很多需要,人的很多感受都被通過觸感解決了,而不是像以前一樣通過一系列的很大的需求來解決。所以,整個資訊所帶來的變化剛剛開始,這也是就全球來講,我認為全球的需求實際上逐步往下走,一定程度上沒有新的蛋糕,老的蛋糕在縮水,大家面臨的外部環境都是越來越差的環境,所以出現了剛才説的像歐洲、海外所産生的變化,當外部越來越差的時候,大家會越來越關注自身的一個感受,越來越往民族化、民粹的方向走,這也是一個長期的趨勢。這一點對於整個全球來講都是這樣的。
在這個過程裏,貿然進行全球範疇的一個配置,我認為風險實際上是在加大的,不是配置減少了你的風險。在這個過程裏,對整個金融來講,在特別不確定的過程裏更需要認識自己本原的一個功能,在這個社會裏面到底起著什麼樣的功能或者需要你承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然後在角色回歸的過程裏面,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角色。因為就國內來講,大概差不多兩三年吧,在前期的金融流動性過剩的過程裏面,實際上這兩三年出現了很多金融跨界的行為,各類機構逐漸往監控,往監管盲區的業務延伸方面走。這種跨界一定程度上是在風險上的,實際上跨越了很多的防控的點,因為就本質來講,通過跨界一定程度上不斷通過政策套利空間,本質上是不斷增加杠桿的倍數,杠桿的程度實際上在不斷加大。
所以,在這個過程裏,所有這樣的體系或者機構未來面臨的壓力和環境需要很好地認識,現在大家面臨的環境可能並不是很好的,這個時候可能不是很合適,可能需要往更加專業化的方向走。
對現在整個社會來講,網際網路的發展也導致每一塊的功能定價越來越精準,越來越準確化。所以對裏面各個體系的功能來講,需要的不是你去跨界,而是需要你通過專業化,通過互補來整體往前走。這也是在未來發展裏面,類似的這些機構,像銀行、保險、信託、證券公司包括基金都需要回到自己本原的功能裏面,可能在整個發展風險防控上會更好一些。
對於整個市場來講,就現在整體的所有資産來講,因為在過去大概將近十年流動性的過度衝擊下,一定程度上現在所有的資産都存在高估的一種狀況,僅僅是高估程度的差異。
對於未來來講,哪一類資産可能更佔優,實際上取決於這類資産未來在承載流動性或者在杠桿承受度上有沒有可以再放的可能性。
就全球來講,這個也很清楚,因為有人做過一個統計,到2015年底,全球投資性資産的總值佔全球GDP的比,在4.5到5倍之間的,在歷史上也是最高的一個水準,中國也是這樣一個情況。
從大類來看,現在從房子、債市來講,尤其從去年到今年,又加了一定的杠桿,股市從去年到今年是降杠桿的。所以在這個程度上,在未來兩年,股市未來風險收益比更佔優一點,這是從大類的角度來講。
所以,未來幾年大家往這個方向配置,這種投資目標實現的概率會更大一點。
另外,對於個人投資人,因為我管理基金時間比較長證券從業14年了,而且這一年多來,整個市場的波動給所有人的心裏帶來的衝擊是非常巨大的,而且現在資訊的傳遞速度從過去的鏈式傳遞變成現在的即時化或者病毒式傳播。所以,從一個資訊幾乎在同一時間到達所有人,所有人在同一時間作出反應。這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前一階段,剛才徐行長講到的,發生的債券的變化。因為就存量的流動性來講是非常寬裕的,但是在過去的金融自由化過程裏面,一定程度上這種金融的主體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散戶化、越來越羊群化。
然後傳遞的方式變化了以後,一旦有一個需求,大家的反應都是一樣的,再多的流動性也沒有用的。所以,未來出現流動性短期匱乏的情況,出現的時間、次數可能會越來越多,因為這是目前整個現狀決定的。所以這樣對整個市場裏面的參與者,對於他專業技能的要求是越來越高的。所以,對個人來講,因為我對很多朋友來講,也是一個建議,實際上現在這個市場真的不適合個人去拼殺了,一定要選擇相對比較可靠的專業機構去做。如果你自己全身心去做,當然是另外一回事兒,如果始終抱有套利的心態,這套一把,那套一把,很容易把自己套進去。
所以,我給個人投資者最大的建議就是,慢慢退出這個專業化的市場,交給更加專業的機構幫助你打理,這樣你才會真正有一個財富管理的概念,而不是去冒險的一個概念。
我今天就講這麼多吧,謝謝大家!
以上觀點不代表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任編輯:張明江)